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西安 > 正文

村民担心最后的墓冢遭破坏

“帽珥塚之谜”能否揭开?

“我们村当年有七八个塚,现在就剩这一个了。”村民感叹说,“村子2009年拆迁改造,2015年回迁。最近这片地又在进行新一轮施工。大家担心,这个帽珥塚还能保存下来不?可不希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被破坏呀!”

近日,有多名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办帽珥塚小区的业主打进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0000称,担心祖祖辈辈流传的与夏侯婴有关的帽珥塚极可能在新一轮施工中毁掉。

■“帽珥塚”危机

“夏侯婴墓地”越变越小

村民担心因施工被破坏

11月23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多名帽珥塚小区居民的引领下,从永信路帽珥塚小区以北一处施工工地向西走,很快就到了村民们所说的夏侯婴墓地——帽珥塚。

该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多为吴姓。村民吴树逊说:“帽珥塚因看起来像帽子而得名。祖辈流传下来的说法是帽珥塚即为夏侯婴的墓地,村里40岁往上的人都知道。”

据大部分村民回忆,20世纪80年代以前,帽珥塚一直是附近多个村子的制高点。“那时周围都是大片麦地,只有帽珥塚约3层楼高,占地约5亩,塚身长满各种植物,村里不少娃都喜欢在周围玩耍。”村民赵先生说,“塚顶还有个木质三脚架,据说是文物部门立的。”

不少村民记得,村里曾有一名叫吴长锁(音)的守墓人,“但这人已过世了。大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因村里土地调整,我村将包含帽珥塚在内的大片土地对换给邻村谭家村后,该块土地因易手也就无人看守。上世纪90年代起,这块地用作砖厂取土,2000年前后,又作为一家集团的仓储基地使用。帽珥塚逐渐变小,塚的高度由原十多米变成现在这样了。”

华商报记者看到,村民口中的帽珥塚现在被绿网覆盖着,因周边施工,塚身外沿夹着多块石块,塚高约3米,底座直径七八米,看起来仍像一个扣在地上的帽子。“肯定像啊,不然这名字叫了这么多年。只是现在连以前的四分之一大小都不到了。而且我们村当年有七八个塚,现在就剩这一个了。”村民感叹说,这个帽珥塚还能保存下来不?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可别被破坏了。

■相关部门说法

国土局:尚无后续手续

文体局文物科:正进行文勘

谭家街道办城改科一工作人员说:“据我所知,这块地目前施工不属于拆迁改造,已是储备用地,具体情况还得再找相关部门了解。”

西安市国土资源局未央分局土地储备中心一工作人员说:“村民所说的地块目前已通过招拍挂流程完成出让手续,但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等后续手续尚未办理。村民如果担心可向文物部门反馈。”

未央区文体局文物科党科长说:“帽珥塚是由多个墓冢组成的墓群。此前曾对其中几个墓冢进行过清理发掘。村民目前所称的帽珥塚正在进行文勘,具体情况需等文勘结束后才能公布。感谢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希望市民能多提供此类线索。”

得知有文物部门介入后,不少帽珥塚小区的居民称有些放心了。“这帽珥塚可是祖辈留下的,是我们帽珥塚村的标志,也是大家心中的文化符号和地标,是我们的‘乡愁’,我们希望它得到保护。”

■延伸阅读

>>“夏侯婴”何许人?

夏侯婴是沛县人,汉高祖刘邦老乡,公元前201年封为汝阴侯,死于汉文帝八年,因“为藤令奉车,故号滕公”,是西汉开国元勋,曾参与过鸿门宴、月下追韩信等历史事件。

《汉书》第四十一卷《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中有专写夏侯婴的一段文字,也是其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几件事:夏侯婴在刘邦任泗水亭长时,就与他“相爱”,曾被刘邦误伤,即使受官府多次施压仍不供出刘邦,帮其逃过一劫,自己却被“掠笞数百”;彭城大败刘邦逃命路上为减轻重量屡次将儿子和女儿(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踢下车,但每次夏侯婴都将两个孩子抱上车。此外,还有解救大将季布、帮助平定臧荼等叛乱及命令弓箭手将所有弓箭拉满弓向外,帮助刘邦逃出“白登之围”等。

《汉书》还记载,夏侯婴在高祖时获封“汝阴侯”,高祖驾崩后,他仍“以太仆事惠帝”。惠帝为了感激他当年的“救命”之恩,还赐他“北第第一”(北面宫殿第一等宅第),事“近我”之意。之后他又历吕后一朝,并和功臣们一起将文帝迎回长安。因此,夏侯婴一直未离开长安。

>>“帽珥塚”如何得名?

汉《西京杂记》记载,“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

汉长安的“东都门”即“宣平门”,在北魏《水经注·渭水下》一章也引用上述说法,并载“冢在城东八里,饮马桥南四里,故时人谓之马冢。”

北宋《长安志》继续沿用该说法但这些说法并未在正史中记载。

至于“马冢”何时转音为“帽珥塚”,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卞润梓认为,“珥字的儿化音用法应不早于元代。其附近还有元代安西王府斡珥垛、冢珥王等地名,之间或许有一定渊源。”另据卞润梓老师提供的多张历史地图显示,帽珥塚的名称也存在很多变化。清嘉庆《咸宁县志》北乡白花社图中,该地载为“帽儿塚”。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咸宁北乡各仓图中又载为“帽尔塚”。同期民国还有地图将该地称为“帽冢”。在1996年版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西安历史地图集》“西汉诸帝陵墓分布图”中,此处附近位置则标注为“太尉夏侯婴墓”。

>>夏侯婴果真葬于此?

1977年安徽省阜阳县发现汝阴侯墓,经考古人员证实墓主是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夏侯婴是否真如村民所传葬在帽珥塚呢?

卞润梓认为:“根据目前史料,夏侯婴墓位置在瑁珥冢附近应当没有问题,‘马冢’转音为‘瑁珥冢’的说法也说得过去。但不能确定保证‘瑁珥塚’就是夏侯婴墓。”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院长王社教认为:“文物部门进行钻探很及时,仅凭现存的历史文献资料记载很难判定帽珥塚与夏侯婴有关。”

知名新浪博主“考古系大师姐”认为,“发掘后才能知道是谁的冢,传说有不科学的成分。但我认为这肯定是一个重要人物的坟墓。”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文/图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