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西安 > 正文

长安是诗意的符号 诗词是世界的遗产

“长安导师天团”助力长安诗词大会

“流觞曲水·诗意长安——禧福祥·6年西凤第三届长安诗词大会”自启动以来,报名的诗词爱好者源源不断。

本届诗词大会除了推广和传承长安诗词之外,6月6日还将在人民剧院举行大型诗词朗诵会,6月7日在西北大学举行“首届长安诗词论坛”。

“流觞曲水·诗意长安”第三届长安诗词大会由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总冠名,陕西省诗词学会、华商报社共同主办。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连续三年作为长安诗词大会的支持单位,坚持以文化推动品牌,以品牌凝聚文化理念,坚定弘扬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共同推动长安诗词文化的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著名文化学者康震教授将受邀出席活动,不少古诗词专家、学者将参与诗词论坛。

近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大会顾问团,听听“长安诗词导师天团”聊聊诗词。

胡安顺:唐诗画面感很强易被接受

陕西师范大学古汉语教授、博导,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语言学会会长,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胡安顺认为,唐诗是最容易被现代人所理解和接受的旧体诗,诗句中的用词很能突出全诗气象,画面感很强;宋词中加入典故,体现更多的是哲理思想。

长安诗词大会今年已经是举办第三届了,他觉得长安诗词大会形式非常好,希望能推广到全国,提高陕西诗词创作的知名度。

李浩: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化遗产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浩教授是研究唐诗和唐文化的专家,他说:“长安诗词大会不仅仅将唐诗的研究和探讨从学术层面深入浅出地融汇到大众艺术、文化审美中去,还面向社会大众和高校青年发起话题,对当代诗歌进行讨论、对古典诗词进行研究,并利用抖音、快闪的形式让经典诵读更有特色。”

李浩认为,古典诗词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李白更是世界的文化名人,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何说盛唐之后再无李杜?因为,活在快节奏下的现代人缺乏对生活诗意的发现与表达。快餐式的阅读和消费方式让现代人无法感触自然,发现自然之美,所以我们要激发和唤醒现代人对长安诗词的兴趣,从而带动人们主动去发现美。”

刘炜评:诗词大会呼应诗歌文化复兴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刘炜评表示,在诗歌与散文领域有源远流长的长安血脉。

他说:“唐朝时,杜甫、岑参、高适等诗人曾登上大雁塔,吟诵盛唐长安。唐诗深邃、悠长的文化倾诉,反思、叩问,打捞历史底蕴,让人可以从历史中寻找与现实对照的光芒。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诗风靡全国,朦胧诗代表人杨炼也登上大雁塔顶眺望南山,创作了《大雁塔》组诗。”

刘炜评认为,长安已经成为一个诗意符号,代表长盛、正大、庄严、活泼,生命力的勃发是盛世的表征,更是盛世声音的体现,而长安诗词大会正好及时呼应了中华民族诗歌文化复兴。 华商报记者 曲丽莉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