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我省昨日举办“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

远光灯等20个细节关乎生命安全

华商报讯(记者 于震 摄影 赵彬)系安全带、不分心驾驶、注意观察后视镜、礼让行人……这些小细节往往关乎大安全。昨日是第7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为“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

昨日上午,陕西省暨西安市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办“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副省长胡明朗出席活动并讲话,他强调,交通安全工作要坚持从小事细节做起,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每名交通参与者要注重日常细节,养成遵守交规、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要通过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营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活动现场对文明交通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赠送了交通安全学习用品和宣传器材,驾驶员、学生代表等进行了发言。

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520起,同比下降24.2%;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95起,同比下降13.6%;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5起,同比下降44.4%。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上升的情况下,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基本平稳,但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仍需高度警惕。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同时对当前常见危害安全的小细节进行了盘点,提示大家不要让“小细节”成为危害人身安全的“杀手”。

这些细节,你遵守了吗

细节1:经过十字路口提前减速,车速控制在30km/h以内,右脚始终保持在刹车上。

细节2:绿灯起步时不要猛踩油门,防备两侧有尚未通过路口的行人、非机动车突然出现。经过路边停驶车辆时,做备刹车操作,防备“鬼探头”。

细节3:在照明条件良好的城市道路上夜间行车,禁止使用远光灯;遇对向远光灯,可切换远、近光灯提醒,并适当减速;遇后方车辆开远光灯可适当减速让其先行。

细节4:经过公交站应提高警惕,拉开与路边公交车的横向距离,防止公交车头有行人突然跑出。

细节5:转弯应提前观察自己即将经过的整个弯道轨迹和周边交通参与者的状态,入弯时避开盲区危险。

细节6:前方是出租车时要防范其随时刹车,左前方是出租车时要小心其突然向右变道,路边客人的举动会随时影响出租车的轨迹。

细节7:停车等红灯时,应与前车保持一把方向能开出的距离,停车减速的过程中从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如遇后方有刹不住的车辆可以即刻逃离危险区域。

细节8:黄灯亮起时,切不可加速抢行过路口,否则极易引起严重交通事故,宁等三分不抢一秒。

细节9:斑马线上常有行动缓慢的老人、没有安全意识的儿童,养成斑马线前提前减速、停车让行的好习惯能让自己少一些意外麻烦。

细节10:超越并行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时,应尽量与其拉开横向距离,防止其突然变道或摔倒在车轮底下。

细节11:支路汇入主道时,特别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路汇入车速较快的主道,应减速或停车观察主道车辆情况,确认主路安全距离内无来车,再果断汇入。

细节12:行经路旁停有车辆的路段,或从排队等待通行的车辆旁边经过时,应提高警惕减速备刹,防止车辆中间窜出行人或电动车。

细节13:堵车或道路通行缓慢时,大车因为起步慢,车前常会留出一个空当,小车尽量不要贴近或挤进这个空当,大车的车头盲区可能会导致司机“视而不见”引发事故。

细节14:上车前绕车一圈,察看轮胎及出车库的路线,需要倒车时关闭音响、打开车窗,以最慢的速度倒车并轮流通过三个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

细节15:超车时应避免右侧超车,若在最左侧车道行驶时遇前方车辆压速占道,可通过闪灯、鸣笛提醒其让道。若前车置之不理,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向右变道,加速驶离。切不可采取别车、急刹逼停等动作进行报复。

细节16:在双向两车道路段或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超车,应选择线形平直、视野开阔的路段,确认对向无来车后,通过灯光、鸣喇叭等与前车进行互动后果断向左变道,加速超车,与被超车拉开安全距离后立即返回原车道,切不可与被超车辆长时间并行,禁止长时间占用对向车道逆行;若道路中间是实线,禁止变道超车。

细节17:跟车应保持安全距离,行驶轨迹可略偏向车道左侧,以便越过前车观察前方路况。前方是大车时,应找准机会及时变道,没有变道时机则要加大跟车间距。车速低于30km/h时可适当缩短车距,但必须保证留有前车急刹时自己能一脚刹住的安全距离。

细节18:弯道禁止超车,入弯前适当减速,防止弯内速度过快造成车辆失控,过弯时车辆靠右侧行驶,禁止压中线过弯,入盲弯前鸣喇叭示意,提防对向也有车辆过弯。

细节19:停车开车门时,应先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有无其他交通参与者,采取荷式开门的方式,可以避免开车门引发的事故,驾驶人也应该提醒乘客先观察再开车门。

细节20:进入居民区小街巷内,要小心有蹲在地上玩耍的小孩,特别是转弯时车头盲区加A柱盲区双重风险,应挺直身体减少车前盲区,并尽可能打开车窗减速慢行。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