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陕西 > 正文

脱贫攻坚陕西探索 商洛:

培育新民风 激发脱贫志 共走致富路

加强民风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区域的外部形象,乃至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商洛市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四扶五风六化”主题行动为载体,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婚丧嫁娶文明新风,形成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气,扎实推动全市移风易俗工作进入新常态,不断深化,为全面走出贫困,步入小康社会激发内生动力,提供必要的保障。

普及学风,让小康梦想飞扬

商洛市以“崇尚学风”为主题,以普及新技术为核心、以发展新产业为目的,着力培养有文化、知法律、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推动广大农民拔掉思想“穷根”,通过自己的双手共圆小康梦想。

柞水县在79个村开设“新农民讲习所”,累计开展讲习活动312场次;组织举办种植养殖、家政、电商等各类就业技能培训166期8347人次。洛南县抽调80余名干部组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典型人物事迹宣讲团、道德模范事迹报告团、文艺演出宣传团4个团队,深入全县90个预脱贫村开展宣讲展演;利用建成的143个农民夜校、新农民讲习所等阵地,引导贫困群众争做新型农民。市农业局发挥市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调度作用,推动13个市级产业脱贫技术服务专家团包县服务,组织职业农民、农村能人开办“田间课堂”“农民夜校”,培育职业农民1964人,培训服务贫困群众18.19万人。学技术、提素质、争当新型农民俨然成为商洛农村新风尚。

移风易俗,让脱贫轻装前行

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商洛市从革除农村的“歪风陋习”着手,狠刹“人情风”带来的“人情债”,培育新民风,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能让一门心思脱贫致富。

镇安县推行“一约四会红十条”制度,成立“四会”,将“人情随礼不超过100元,酒席每桌限200元,烟10元以内,酒30元以内;满月、祝寿、升学、入伍、乔迁、买车不置办酒席”等村规民约。贫困户郝家建高兴地说:“左邻右舍搬家都不请客不送礼,仅这一项,我一年就节省了几千元。”

商南县积极推行“九大行动”,126个村(社区)均制定或修订了《村规民约》,成立了“四会”组织。依托“一约四会”,狠刹送礼攀比、怕赡养老人、建豪华坟墓等不良风气。

柞水县今年在原有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增加移风易俗、精神文化脱贫等内容。目前,全县已召开脱贫攻坚扶贫、扶志专题评议会160余场次,贫困群众人心思进的新风尚悄然形成。

评树典型,让榜样发挥力量

身边的榜样最能鼓舞人、打动人。为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商洛市通过开展道德评议活动,举办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脱贫攻坚在行动”文艺汇演等活动,定期评选表彰一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山阳县在全县239个村(社区)中,深入开展“三讲三评三创”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乡贤”“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弘扬以德治家、文明立家、以廉守家、勤俭持家的良好风尚。大力开展脱贫致富好典型、脱贫致富好标兵、优秀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帮扶干部等先进评选,大力弘扬正能量。

文明创建,让家园更加美好

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商洛市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全力治理农村脏乱差,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全社会崇尚文明、节俭、科学的良好风尚,努力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商南县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和年度拟脱贫村全部纳入文明村创建范畴,并和家园清洁、“三美庭院”建设相结合,既完善硬件建设,又美化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目前,在建和建成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已达63个,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法正新风,让群众一心致富

商洛市注重运用群众身边的案例以案说法、为脱贫攻坚工作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让贫困户守法脱贫致富,不参与赌博、诈骗、传销等非法活动。同时,加大对“村霸”以及损害公众利益和不履行赡养义务、虐待妇女儿童等行为打击力度,为打赢脱贫攻战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柞水县不断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先后开展了“送法镇、村行”“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巡回各村(社区)开展法治讲座86场次,使1.6万余人接受了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使全县群众知法、遵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向81个村(社区)选派了81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对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商洛市新民风建设取得良好实效,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消除了部分贫困群众“习惯穷”、“争当穷”、“无奈穷”等思想顽疾,“人情风”、“攀比风”得到有效遏制,以“诚、孝、勤、俭、和”为新风尚的风气正悄然形成,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愿望更加强烈,奋力脱贫的内生动力正能量正在加速释放。 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通讯员 冀新鹏 文/图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