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陕西 > 正文

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成为野生动物的119和120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神”,还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呵护与治理,将学雷锋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在服务老百姓、资源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被命名为2024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

保护管理站

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果丰硕

为它们撑起了保护伞

近年来,汉中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和提升,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野生动物受伤害的事件频繁发生,这就需要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来当动物们的“保护神”。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成立于1989年,现有工作人员9名。今年是陈亮来到保护管理站工作的第20个年头,他有很多次和同事们助力伤病野生动物重回蓝天碧水绿野的经历,这其中不光有鸟类,也包括许多其他的野生动物,如梅花鹿、野生毛冠鹿等。“近年来如遇到救助野生动物需要麻醉时,在兽医根据动物的大小等确定好合适麻醉剂量后,我就利用好麻醉吹管对动物进行麻醉,每次效果都挺好。”陈亮说。

来到管理站工作3年多的李超,参与开展过许多野生动物的救助工作。对于不具备独立在野外生活的野生动物,他和同事们会送到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3月3日下午,李超忙完工作后来到收容救助中心,查看收容在这里的灰雁、鵟(读音为kuáng,形似老鹰)等野生动物。“具备放归条件的,我们会及时放归大自然,也有的因为伤病等无法重返野外,就会收容在这,有工作人员细心照料。这里有一只救助回来的‘三有’动物,之前不小心闯到农户的鸡圈里,救出来后发现前腿断了,就留这里了。”李超说,管理站可以说是野生动物的119和120,做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是为它们撑起了保护伞。

据了解,近年来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通过强力监管、细化措施,汉中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果丰硕,朱鹮野生种群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近7000只,遍及汉中全市11县区,过去难得一见的中华秋沙鸭、卷羽鹈鹕等也频繁出现。

全省首家实现野生动物致害

商业保险市域全覆盖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猪严重损害当地老百姓财产。那么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老百姓的利益,这是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做了大量工作。

据悉,在汉中,野猪致害的情况在2019年以来较为明显,玉米、天麻、猪苓等均出现过被野猪损毁的情况。保护管理站通过调研,摸清野猪致害发生规律等情况后,制定《汉中市陆生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理赔机制指导方案》,2021年在全省首家实现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市域全覆盖,2022年创新购买野生动物致害市级保险。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李耘介绍,开展野生动物致害保险,是市林业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制定上述方案,指导县(市、区)建立陆生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理赔机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政府补偿兑现+商业保险理赔”的补偿模式。

以发生在略阳县金家河镇一经济合作社种植的天麻被野猪损毁为例,承保公司与当地林业局野保站共同开展查勘,查勘员讲解赔付条件和要求,写好理赔公示牌,丈量损毁面积,最终按实际损失1亩(最终赔款金额2000元)确定。经过收集相关材料等,进入理赔程序,3个工作日完成理赔。

据统计,至目前受理群众报险11655起,理赔金额844.3万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23年,陆生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理赔机制被国家林草局纳入《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十四五以来投入资金3.33亿元

森林、湿地保护修复9.44万公顷

汉中境内有各类湿地58.9万亩,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涵养着30%左右的安全水资源。同时,汉中城区成为一江清水所流经的第一个城市群,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而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便承担着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李耘介绍,汉中境内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位居全省前列,为推动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出台了《汉中市湿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建立汉中市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以及市级湿地保护专家库,定期会商研判、提供技术支撑,构建了部门协作、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同时,建成涵盖“两江”“六河”和336座水库的湿地巡查监管体系,严格涉湿地项目选址选线审核,积极开展一般湿地范围及名录认定申报工作,严防擅自占用湿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此外,积极采取保护修复措施,完成全市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等调查和751个湿地样地综合调查监测,记录湿地野生动植物112科557种。

十四五以来,汉中累计投入资金3.33亿元,实施森林、湿地保护修复9.44万公顷,持续提升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不断优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湿地水体占比达到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李耘表示,该站被命名为2024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这份荣誉来之不易,但更多是激励、责任,雷锋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未来,他们将以最高标准、最实作风、最优服务,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守护好秦巴山水,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服务于人民群众,让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天汉大地上永远书写。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健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