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西安城墙下 人间烟火暖

“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十年前的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市调研时,对西安城墙守护者提出殷殷嘱托。

十年后的今天,看着绵延13.74公里的西安城墙,它巍峨、宁静,一如既往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与繁荣。

回望往昔,它护着城里的人,城里的人也护着它。

展望未来,期待它永葆这份从容的姿态,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西安城墙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巨人,静静伫立,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城市的变迁。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墙,不仅是砖石构筑的古迹,更是西安城烟火气的生动舞台,每一天都在上演着触动人心的市井故事。

城墙根下的市井百态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城墙上,城墙下的小南门早市便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生活画卷,一个个摊位沿着城墙根依次排开,卖菜的、兜售小吃的摊主们,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这浓浓的烟火气,近些年成了游客们的最爱。清晨五六点,小南门早市上便涌来五湖四海的游客,宁波姑娘小刘捧着热气腾腾的柿子糊塌边吃边说:“看到网上的小南门,这次来西安的第二站就是小南门早市,吃的就是这份热闹和接地气,体验感很棒!”

建国门外的环城公园里,晨练的老人打着太极,遛鸟的大爷哼着秦腔,年轻人戴着耳机沿着护城河畔跑步……欢声笑语回荡在城墙下,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却是西安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城墙根下的惬意时光

午后,阳光透过城墙的垛口,洒下斑驳的光影。含光门城墙根下,老人们带着孩子一字排开,靠着城墙悠闲地享受着惬意时光。不远处的广场上,几位大妈正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马阿姨挥舞着红飘带,舞动着5米长的“龙”,好闺蜜蹲在地上用手机认真拍摄着。旁边的空地上,一位大叔提着水桶毛笔在地上挥毫,漂亮的字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时间引来不少围观者。在这里,那份对生活的热爱感染着每一个人。

黄昏时分,城墙被染成了橙红色,宛如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此时,玉祥门内城墙下的小吃摊开始热闹起来。烤羊肉串的摊位上,香气弥漫开来。食客们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拿着羊肉串,一手端着冰峰汽水,大快朵颐。“老板,再来十串!”一位年轻人喊道,那满足的神情,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美味中烟消云散。

城墙根下的传统与现代

夜晚,华灯初上,西安城墙被璀璨的灯光点亮,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城市之中。西南城角正上演一场灯光秀,高科技与声光电的加持让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南门城墙下的榴园酒吧和餐厅里,人们或开怀畅饮,或轻声交谈。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城墙上,灯光与月光相互交织,如梦如幻。文昌门城门洞内,驻唱歌手深情地演唱着,美妙的歌声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观众里三层外三层举起手机随着节拍舞动。环城西苑公园内,秦腔票友们在大槐树下拿着家伙操练,有了扩音设备的加持,让气氛更加浓烈。

2月9日晚11时,刚参观完新春灯会的安徽游客小张,和女友站在永宁门广场上,意犹未尽地用手机录着夜晚的永宁门。夜晚的城墙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内心也被浓浓的历史所震动着。

西安城墙的烟火气,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这浓浓的烟火气,如同城墙下的护城河,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滋养着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与亲切。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强军 文/图

致2125年的西安城墙

2125年的西安城墙:

我站在2025年的晨曦中,给100年后的你写下这封跨越时空的信笺。此刻的城墙,正沐浴在初春的暖阳下,熙熙攘攘的游客欣赏着新春灯会,斑驳的砖石间流淌着千年岁月的痕迹。

城墙是西安的脊梁,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倾尽全力保护你,修复你,让你在现代都市的繁华中依然保持庄重与古朴。你在这里,守护着西安城,滋养着西安人,更让我们和未来有了真实的联系。

我知道,在你们那个时代,这段见证了无数王朝更迭、历史变迁的古老城墙,依然巍然矗立,继续诉说着属于你的故事。我们期待,未来的日子里,城墙能够继续承载历史的记忆,见证西安的繁荣与发展。

未来的你,会是怎样的呢?我畅想、期望,你既有饱经岁月的沧桑、厚重之美,又能健康活力,永葆青春,继续向世界展示东方魅力。

100年后,你的每一块砖石或许都被植入了微小的传感器,无声记录着温度、湿度与时间的流逝;无人机与仿生燕群日复一日盘旋巡查,修补风雨的裂痕;全息投影在瓮城的夜空中重现盛唐灯火,让千年故事与未来科技在此交融。你的伤痕被温柔修复,但历史的褶皱却清晰如初——断裂的箭痕、模糊的铭文、战火与和平交替的印记,依旧镌刻在每一道缝隙里。

百年后的西安人,是否仍会骑着单车掠过你的脊背?

晨跑者的耳机里播放着从你记忆库中提取的“城墙之声”:也许是明代戍卒的梆子、民国早市的吆喝,或是2025年初雪的簌簌。游客戴上AR眼镜,看见虚拟的骆驼商队从永宁门缓缓走来,与悬浮轻轨在空中交错成时空的网格。而黄昏时,总会有老人指着某块砖说:“瞧,这是我祖父参与修复时亲手砌上的。”

但我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

春日的樱花仍会从环城公园一路灼灼烧到角楼,护城河倒映的月亮永远和李白醉饮时一样圆满。战争、灾害、技术的狂飙——你默默吞咽过太多人类的故事,却始终像一位缄默的守护者,用13.74公里的怀抱,让喧嚣止步,让乡愁生根。

愿2125年的你,依然能听见钟楼的晨钟,能托住坠落的星辰,能在数字洪流中坚守住“长安”的重量。当未来的孩子问起“城墙为什么存在”,愿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答案,还有我们此刻仰望你时,那份对永恒的谦卑与渴望。

愿这封信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将我们的决心与期待传递给未来的你们。愿我们共同守护的这段古老城墙,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书写着属于它的辉煌篇章。

此致

敬礼!

2025年2月15日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