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西安博达软件过会近一年却要撤回IPO 原因何在?

近日,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达软件”)公告称,拟终止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并撤回申请文件。

去年“二次上会”过关

近一年迟迟未提交注册

博达软件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议案,拟终止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并撤回申请文件,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目前,博达软件在新三板挂牌。因此将在收到北京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审核决定后的两个交易日向全国股转公司申请股票复牌。

截至1月24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北交所官网发行上市系统尚未更新博达软件撤单事项。

博达软件在一年前已过会,距最终上市只差注册环节。回顾其IPO过程,可谓相当曲折。

2022年10月,博达软件向陕西证监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申请材料。2023年6月,辅导验收通过后,北交所正式受理博达软件上市申请。随后,博达软件完成两轮交易所问询。2023年11月29日,博达软件迎来首次上会却“暂缓审议”。落实上市委审议会议意见后,2024年2月5日,博达软件二次上会终于过关。

不过,成功过会近一年时间里,博达软件迟迟未提交注册,直至此次计划IPO撤单。

就撤单原因,博达软件董事会议案披露为:“鉴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转型等多方面情况的综合分析,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考虑。”

实际上,博达软件IPO的曲折不只体现在上市进程缓滞上。在审期间,公司曾两次因审计服务机构被监管行政处罚而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第一次是2024年5月。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涉金通灵案,博达软件变更审计机构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第二次是2024年8月,天职国际又卷入奇信股份案,博达软件由此将审计机构改聘为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

两度在新三板挂牌

“西安交大校友圈”参股

冲刺IPO之前,博达软件还两度在新三板挂牌。

博达软件前身西安网博电子,成立于2000年9月。成立次年的股权转让中,西安交大博通曾出资入股,后在2013年退出。2014年,博达软件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5年1月首次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12月主动提出终止挂牌。

摘牌近两年后,博达软件2021年11月重返新三板,很大原因是为转板上市而来。北交所2021年9月成立,博达软件也成为北交所成立后第一批挂牌新三板的公司。

Wind数据显示,二度挂牌新三板后,博达软件在2022年4月通过定增完成一轮融资,募资1969万元。当时参与股份认购的包括文投博达、西交创投两家机构及自然人樊五洲。其中,樊五洲是西安交大校友,曾通过旗下公司投资过多家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企业。

就目前股权结构看,博达软件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实际控制人魏小立、李传咏、王逸杰,分别持股41.75%、16.40%以及7.67%,三人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博达软件65.82%股份。

除了多位早期入股的个人股东,博达软件还有3名机构股东,其中,文投博达、西交创投为私募投资基金。文投博达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陕西文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西交创投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西安西交一八九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西交一八九六(西安)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属于“西安交大校友圈”投资平台。

超八成收入来自教育行业

清华大学是最大客户

博达软件主要从事全媒体数字内容智能服务,以自主研发的全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及其建设实施为核心业务,融媒体、内容安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为业务延伸,主要面向教育行业,并拓展到政府、企业、健康等行业,提供软件及软件实施、平台运维等技术服务。

高校是博达软件的大客户。过去三年半,公司超八成收入来自教育行业。博达软件早前称,根据教育部2023年6月数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820家。使用公司全媒体网站群产品的普通高校有1225所,占全国普通高学比例为43.44%。

招股书披露,博达软件标杆客户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过去三年半,清华大学有两年半(2021年、2022年及2024年上半年)为博达软件第一大客户,2023年则是第四大客户。

2021—2023年,博达软件分别实现营收1.3亿元、1.47亿元及1.7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62.09万元、2858.69万元及3719.61万元,经营业绩持续增长。2024年1—9月,博达软件净利润-1416.11万元,出现该情形的原因或与公司经营存在明显季节波动相关。

在两次审议现场,上市委曾对博达软件收入确认情况、财务内控等提出问询。

一位券商人士指出,IPO在过会后终止审核,除了行业环境发生变化,也不排除是审核部门对公司未来经营稳定性、增长性等存在疑虑。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普及,全媒体信息化平台行业快速发展。全媒体化平台提供了便捷的内容传播渠道,已成为品牌宣传和内容传播重要渠道。这些平台通过优化内容推荐算法、提升用户体验,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和参与。博达软件下游客户相对集中在高校,这可能会对未来市场增量空间有一定影响。

“首关告捷”后撤单

近一年过会后IPO折戟企业大增

按照过往逻辑,过会是决定企业IPO能否成功的关键一关。只要顺利过会,企业上市基本上就只剩下时间问题。而现在,这一切正在悄然变化。

Wind数据显示,2024年有64家企业在过会后IPO撤回。2023年,沪深北三家交易所仅有18家企业在过会后撤单。其中,迟迟未拿到注册批文而选择终止注册的数量占据一半以上。也就是,2024年过会后折戟数量,相当于2023年的3.5倍。2025年开年以来,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截至1月23日,已有8家公司过会后撤回或注册终止。

上述企业中,排队时间最久的是科创板申报企业华卓精科,达到1463天,该公司于2020年6月受理,12月底开始问询,经历过一次暂缓审议后于2021年9月17日过会,224年6月26日终止审核,排队耗时4年多。

企业成功过会,为何却在注册阶段栽跟头?

上述券商人士认为存在四种可能性,一是行业环境发生变化;二是在发审阶段,个别问题没有审出;三是发审阶段审出问题,但发审委就是否应当通过意见不一,暂且通过,注册阶段却被监管拿下;四是过会后注册前,企业出现影响上市的新问题。当然,从企业自身来讲,“后续经营方面出现波动,出现违规问题,行业环境出现变化等都可能导致主动撤单。”

此外,随着“A拆A”降温,不少“A拆A”企业也开始撤单。例如,江铜铜箔、歌尔微、宝武碳业等此前均已过会,其后主动撤回IPO申请。对此,知名财经评论人盘和林表示,去年以来监管收紧分拆上市闸口,这是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防止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

“从现有通过发审、成功上市的企业看,IPO进程持续推进企业均展现出相对‘过硬’质量,不少超过了现有上市标准。”盘和林表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程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