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独家解读渭南市临渭区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方案

教改实验区改啥 怎么改 答案在这里!

本学期,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百余所学校领到一项全新且极具挑战的任务,即以课题的形式参与到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这个系统性的大工程中来。至此,年初传遍陕西教育圈的大事——西安市碑林区和渭南市临渭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以下称教改实验区),终于进入实质性的阶段。教改实验区方案长什么样?有哪些重点任务?怎么开展?带着这些大众关注的问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日前来到渭南市临渭区,进行了走访。

教改实验区方案长什么样?

以学校申报课题的形式参与

关于教改实验区承担的任务,教育部文件用不到1200字做了阐述,包括:做好区域课程规划与实施管理,统筹推进区域教学改革,改进区域教育教学评价,强化教研支撑,推进数字化赋能,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以及指导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你们看,我们临渭区教改实验区方案有100多页,像一本册子。”临渭区教学教研室主任韩晓斌指着方案说。与教育部文件要求所不同的是,这份几经打磨的方案多了一项师资培训的任务。“8个任务下分别有一些子任务,这也是我们临渭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五年规划。我们很重视,请了陕西师范大学专业团队来给我们指导。”韩晓斌描绘了教育改革的蓝图,“一校一案”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完善并组织实施,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骨干校长名师,聚焦核心素养导向,2028年全区中小学各级“书香校园”覆盖率达到70%以上,90%以上学校实现千兆到校,百兆到班……

记者看到,方案非常详细,有具体到学年的目标分解图,有保障与支持,有包括当地文旅等相关部门的推动,还有专家智囊团的助力等等。该方案报到教育部后一次性通过。

开学前,方案面向全区义务段学校发布。根据临渭区教育局的安排,现阶段以学校申报课题的形式参与这一改革。截至9月20日,临渭区共收到课题1112个,其中,小学573个,初中162个;专项课题,涉及课堂的有20个(小学13个、初中7个),涉及课程的有17个(小学14个、初中3个),涉及教改的有34个(小学15个、初中19个),涉及思政的有17个(学前1个、小学12个、初中4个),工作室课题共54个。临渭区教研室将根据课题申报情况进行分类,确定种子学校,实施改革。

教改实验区难点与痛点

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关于教改实验区难点与痛点,韩晓斌并未回避。他坦承,在高考指挥棒下,既要教学质量又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要全面深入进行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挑战确实比较大。创新点在于如何进行数字化赋能和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改革的突破口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以“1+2+N”为推进方式(“1”:1个项目,“2”:至少2所种子学校,“N”:若干所实验学校)和研究形式(“1”:1个主项,“2”:两个副项,“N”:若干个学校特项),在“项目驱动、名校领头、梯队发展”中促进全区学校由点到面整体发展。

对于为何临渭区会成为全国教改实验区?韩晓斌说,源于临渭区多年来持续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全区以建设品质课堂为抓手,自2010年起便开始进行品质课堂建设,迄今品质课堂建设已进入新的一轮,在改变教师理念、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方面都取得了预期效果,形成了区域课改“一五六三”模式。“选定临渭区作为教改实验区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此次教改实验区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是平台也是挑战。相信到2028年底,全区一定会交出满意的答卷。”

渭南小学:科学教育是学校改革的主阵地

作为教改实验区种子学校之一,渭南小学校长郗莉坦言,学校申报课题迎接挑战是有底气的。学科融合下,科学教育是学校改革的主阵地。作为教育部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渭南小学将科学课与语数英同等对待,专职科学老师就有12名,课程设置占总课时的8%一10%。科学教育蔚然成风,家长和学生都尝到了甜头。

“尤其是科学组的项目化学习如火如荼。”渭南小学副校长刘娜说,在“让每一个人像科学家一样探索”这一理念下,“问题驱动式”探究课堂应运而生,比如在《月相变化的探秘》一课中,刘静老师带领孩子们聚焦问题、探索问题、研讨问题、拓展问题,课堂融入不同学科的知识点,以“诗词飞花令”引入,到古诗应用,再以古诗拓展结尾。这样的跨学科学习令学生耳目一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帮助。

“临渭区作为教改实验区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郗莉认为,借此机会学校可以在科学教育、思政课建设等方面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总结形成普遍经验,带动、辐射、引领更多的学校,携手提升教育品质。

渭南实验初级中学:将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渭南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张琛告诉记者,早在教改实验区启动前学校便已有动作。课程建设方面,多年来,学校坚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重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深耕校本课程研发。在作业设计上,学校尤其重视劳动课程+跨学科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比如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布置特别的劳动作业,如自酿醪糟(劳动+生物)、自制吸尘器(劳动+物理)等。除学校层面的作业设计外,每个班级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以周为单位设计作业。

张琛透露,未来,学校将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这次学校在品质课堂、品质课程、思政课教学等方面申报了课题,将以教改实验区为契机,根据校情适当调整,形成“实验经验”。

北塘实验小学:共申报了56个课题

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副校长刘贤介绍,此次学校共申报了56个课题,在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上持续着力。

近年来,“自主、互动、乐学、善教”的课堂文化一直是北塘实验小学的主旋律。同时学校还不断深挖“乐学课堂”新范式,不同学科老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聚焦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幸福成长。

作为“爱种子”平台试点学校,数字化建设也是近年来学校关注的重点,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北塘实验小学不断强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打造数字校园。“数字化推动教学品质课堂只是开始。未来,学校将会借助‘爱种子’平台,以数字校园建设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完善提升数字化建设应用水平,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刘贤说。

“向内+向外”

临渭区探索改革新路径

据悉,临渭区还将建立“省内外实验区联盟”和“区内实验校联盟”,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山东省潍坊区、重庆市江北区和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重庆谢家湾学校结成联盟,促进沟通与协作,在形成合力的基础上更有个性地推进改革工作。

作为陕西的另一个国家级教改实验区,西安市碑林区同样备受关注。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教改实验区最新进展。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耿艳红 杨芷瑶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