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滴滴闪崩12小时 一次拉响的滴滴警报

那一夜 滴滴崩了

很多人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体量越大 能力越大 责任越大

数字化时代 作为亿级移动出行巨头 滴滴做到了吗?

从27日晚开始到28日

全国多地网友反映称

滴滴出行App崩了

不显示定位且无法打车

出的故障也是五花八门

滴滴『崩了』12小时

或损失千万订单、4亿元交易额

打工人出行严重受阻

很多人午夜时分找不到回家的路

上班迟到『这个月全勤奖没了』

拥有不小市场份额的出行软件突然宕机

让人始料未及

这一突发状况

也给『风险社会』这一概念

添加了深刻的注脚

这不只是滴的故障

这是城市生活节奏的信号杆

是一场对现代城市依赖性的直观剖析

是对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一次警钟

随着互联网应用深度嵌入大众生活

网络或某个应用系统突然『中断』

所可能引发的风险正在明显上升

风险社会好比充满风浪的大海

而我们是船舰上的旅客

寄希望于风平浪静不太可能

需要提升的是船舰的抗击打能力

从27日晚开始到28日,不少网友反映滴滴崩了,出的故障五花八门:有App网络异常的,有结不了账的,有点击不了到达的,有多扣钱的……更离谱的是,还有用户开玩笑说“打车打到欧洲去了”。滴滴这是怎么了?

>>滴滴回应

系统故障,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

针对滴滴出行App故障一事,27日晚,滴滴称,“非常抱歉,由于系统故障,今天晚间滴滴App服务出现异常,经技术同学紧急修复,目前正陆续恢复中。”

28日一早,滴滴再次发文表示,11月27日晚间因系统故障导致App服务异常,影响了一些用户出行和司机师傅们接单。

“经技术团队连夜修复,滴滴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用户可下载滴滴App使用打车服务。骑车等服务还在陆续修复中,所有可开锁或未关锁的青桔车辆均可免费骑行,希望能为缓解早高峰压力努力多做一点点。”滴滴表示。

滴滴还表示,因系统故障导致的费用支付异常、多扣费等问题,请大家不用担心,耐心等待,会在事故处理结束后统一结算补偿;个别司机师傅反映接到乘客后无法开始行程和计费,请司机师傅们正常接送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平台后续会根据行程计算和补发车费。

但根据记者实测以及网友反映的情况来看,滴滴出行在28日早上依旧存在大量无法使用的情况。

>>影响巨大

交易额损失过亿 订单损失千万单

这次突发事件无疑将带来巨大影响。

滴滴此前在官网发布的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滴滴核心平台总交易额915亿元,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总交易额725亿元,按照三季度92天来计算,日均交易额约为7.88亿元。

从订单来看,滴滴在第三季度的核心平台总单量达到35.79亿单,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总单量为28.78亿单。以此计算,中国出行业务第三季度日均单量达到3130万单。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滴滴若系统崩溃12小时,损失的交易额约4亿元,损失订单量约千万单。

相比之下,乘客、司机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

>>乘客抱怨

“滴滴打车打不到”冲上热搜第一

一整晚以及一早上的系统崩溃,为消费者出行带来严重不便。“滴滴打车打不到”在28日上午迅速超过“滴滴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等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名。

在深圳市互联网大厂工作的郭女士吐槽,27日晚自己已发现“叫车叫到崩溃”。她表示,滴滴出行是其公司指定的免费差旅平台,27日晚11点左右,打算从公司打车回家,但是滴滴出行App无论如何都打不开,在尝试叫车半个小时后依旧无果,“因为当时根本不知道是它的App崩了还是自己网络问题,幸好最后公司负责人通知说先用其他App叫车,可以走报销。”

郭女士还表示,28日上午10点左右,她再次尝试用滴滴出行叫车,依旧没成功。

杭州上城区一位用户表示,28日上午九点半上班打车的时候,滴滴根本打不了,“能定位,就是在叫车的时候,一直显示网络异常。”

有上海乘客表示:“早上上班用滴滴叫到了车,但无法取消订单,司机也无法开始行程。”该乘客进一步表示,看叫到的车子很远,大概要等15分钟,所以想取消,但页面提示“取消订单失败”。

>>司机避险

部分司机进入平台提现

上海滴滴司机刘师傅表示,自己在27日晚间接到过一名乘客的电话,说自己叫到了刘师傅的车,希望他快点赶来。然而刘师傅的滴滴界面上,却没有出现该笔订单。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刘师傅表明自己系统异常,并请乘客取消了订单。

他表示,随后,在司机群里就出现了大量“滴滴崩了”的消息,“全国的都有,不是几个城市的问题,崩了的情况还五花八门的。有人打不开地图,有人地图光能看还没声音,有人莫名其妙被取消十几个订单。许多司机紧急避险,休息不接单了。”

刘师傅表示,最为夸张的是,司机群里流传着一张余额截图,显示一名司机的账户余额高达693亿元。

北京兼职滴滴司机付师傅表示,28日上午,西安、重庆、上海、南京等地都陆续有人可以使用了,但唯独北京一直没有进展。

对于本次滴滴系统崩溃带来的影响,付师傅说:“其实司机个人损失应该不多,最多就是影响出勤分,但就是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付师傅还补充说,“今天(28日)的滴滴平台上,可能都出现挤兑的情况了。不少司机都在提现,怕系统出问题自己的账户出问题或者被注销。”他还提到,系统提现也有问题,“我可以提现,但好久了一直没有到账。”

马上评

滴滴崩溃12小时

重新认识“风险社会”

这并非滴滴第一次出现“闪崩”的情况,在更早的2019年10月、2016年7月和2015年10月,滴滴同样发生过系统故障。但这一次情况显然更为严重:波及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媒体发布的预测数据称,滴滴“崩了”12小时,或损失千万订单、4亿元成交额。

而这背后是大量用户出行受阻,在热搜榜上,一条有代表性的网友评论是:“迟到了半小时,这个月全勤奖没了。”不少消费者则开始选择其他打车平台。

拥有不小市场份额的出行软件突然宕机,让人始料未及。很多人也是从这一次的宕机中,第一次领会到,“网约车作为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真切含义。这一突发状况,也给“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添加了深刻的注脚。

根据现代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社会中的风险,与我们过去所理解的社会风险,有几个重要区别。从性质上看,它区别于以往的自然风险,更多属于人类在“进步中”所衍生出的新风险。

这方面的一些代表性现象,如大面积停电、堵车、地铁停运等带来的风险,很多人已有所体认。而随着互联网应用深入嵌入大众生活,网络或某个应用系统突然“中断”所可能引发的风险,正在明显上升。就在前不久,阿里云也发生重大故障,导致全线服务宕机长达3个半小时,对用户购物、企业运营、公共服务等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对于这类风险的预防及相关责任的分配,法律层面已有明确回应。《网络安全法》明确要求,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以此次事故为例,关于起因,目前仍只有一个模糊的“系统故障”的说法,但有资深IT技术负责人分析称,滴滴这种复杂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服务,不同的业务板块之间应该是有隔离的,打车、共享单车等多个系统全挂,说明问题出在更加底层的基础设施上,“攻击者一般只能访问到应用层,基础设施访是问不到的。要么是被攻击者打穿,要么是自己系统操作不慎挂了。即便是前者,也算是一种系统缺陷。”

同时,滴滴打车业务板块之前也出现过多次系统“闪崩”的情况。再加之,这次崩溃时间长达12小时,也让外界对平台的应急处置水平提出疑问。这些或都反映出,平台方面在提高安全防范和抗风险能力上,仍需要做更多功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App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新型基础设施”,也对网络风险的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预防和管控互联网时代所伴生的种种技术性风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还是平台要在系统安全、运营安全等基础安全保障的投入与研发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正所谓“体量越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不仅是对用户,对社会负责,也是平台获得社会信任乃至安身立命的基础。 据澎湃

到底是什么原因?

内部业务调整导致的?

滴滴崩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滴滴官方尚未给出明确解释。360安全专家分析称,可能有几个方面原因:

升级时出错?

时间能对上

一是系统更新升级过程中出现了编程错误、逻辑错误或未处理的异常情况。一般情况下,互联网厂商发布更新都会在晚上,与滴滴发生故障的时间也能对应,当然业务升级维护是放量更新,但现在滴滴全平台、全业务都故障了,说明肯定是他“家里”的问题。

服务器故障?

可能性比较小

二是服务器故障:比如滴滴的核心机房,可能恒温恒湿环境出了问题,导致服务器过热、CPU烧了,或者核心机房所在地发生了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这种情况下,硬件需要重新更换,里面的服务软件也需要重新配置,恢复周期相对较长,但这个可能性比较小。

第三方故障?

估计不会委托第三方

三是第三方服务故障:滴滴的后台架构可能使用了第三方服务或者组件。如果第三方出了问题,也可能会影响滴滴的正常运行。但出于安全性考虑,滴滴可能不会将核心业务托管给第三方,这个可能性也较小。

黑客攻击?

一般会第一时间声明

四是攻击层面,如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黑客采用分布式拒绝服务的方式,抢占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导致用户无法访问,但这点的可能性不高,因为DDOS不会导致数据出错,而且滴滴从体量上来说,有足够的成本和能力去对抗。

或者其他网络攻击?比如某些黑灰产团伙可能会通过拖库盗取数据,然后在暗网上售卖,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会有误操作,破坏了数据库。

或者是黑客对滴滴的底层数据、业务代码进行了加密?据披露现象,用户的账单和打车数据都算错了,存在一定可能是滴滴为了避免更大损失主动暂停了业务。

但网络安全公司专家孙甫表示,如果是来自外部的黑客攻击,公司一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声明。他的猜测更集中于滴滴发生了内部重大业务调整,或有新业务接入原系统,但没有做好预案,导致关联业务或关联系统出现重大故障,这是大公司系统故障最常见的原因。

员工违规操作或误操作?

别家出现过这事

其他可能性包括员工违规操作或误操作,导致整个系统停产;员工误操作或违规操作导致内部系统或系统端口意外暴露,如员工为了方便远程办公,把3389、445等端口暴露在外,端口一旦暴露,就有可能打破一切隔离措施;或内鬼恶意行为,如前两年曾发生过微信供应商微盟的核心工程师因对公司不满,人为删除大量的用户数据,导致系统一度停止服务,很多数据最终也无法恢复。

但需注意的是,此次滴滴事故爆发后,滴滴体系产品全线崩溃,并未发生容灾设备及时响应进行辅助的情况。容灾是指在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操作破坏等的灾难发生时,在保证生产系统的数据尽量少丢失的情况下,保持生存系统的业务不间断地运行。

一位网络安全领域人士对记者表示,理论上技术平台会配有容灾设施,一旦数据中心、系统遭遇攻击或不可控外部问题,容灾系统应该自动启用,并继续提供不间断的服务。但从滴滴此次事故的表现来看,似乎云服务方面并没有提供充分的容灾支持。

自身业务调整引发?

好比楼房断电

孙甫对记者表示,容灾未能启动侧面验证他所猜测的主要事故原因——自身业务调整引发故障。因为灾备是在系统遭到破坏或攻击时,原有系统被迫停掉,灾备系统才得以启用。但如果是新业务接入,或是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结果就是整个系统都乱了,不知道从哪里进行恢复。打个比喻的话,就是大楼有备用电源,停电时是可以救急,但如果是维修工由于误操作或违规操作将一个楼层的电缆给剪断了,或者是正在对某个楼层的线路进行重新铺设——也就是所谓的企业业务调整,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将备用电源启动了,整个楼层照样停电。

更何况,孙甫强调称,灾备系统的切换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可以丝滑无缝。在很多情况下,灾备系统只能保证系统有救,但不是一定能瞬间得救。

另外,孙甫对记者表示,从已有报道所披露的信息来看,滴滴出现了很多系统“紊乱”状态,如价格混乱,一呼多应等,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崩溃或停服。这说明系统不是完全不能运行,只是运行得不对,之后又因为系统的校验机制导致大量出错被发现,从而又崩溃。如果是业务调整或新业务接入,其中没有做好充分的上线测试,或者上线后发生某些意外,就有可能造成上述情况。

除了主要猜测的自有业务调整原因,孙甫表示,滴滴事故不太可能涉及企业没做物理隔离或黑客只打应用层的原因。一方面,如果一家公司没做物理隔离,不用等别人攻击,网络蠕虫、扫描器等简易攻击就可以随时摧毁一家公司,对于一家这么大体量的公司来说,这么大的隐患不太可能一直隐藏。至于黑客攻击层面,孙甫表示:“黑客攻击哪里管你是哪一层,哪里有漏洞就打哪里。” 综合第一财经等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