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回归的课间

西安发布关于优化中小学校课间活动管理的通知

课间活动一般为10分钟 鼓励学校适当延长

不得对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放松身心

保护视力

提高身体素质

促进沟通交流

疏解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

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师按时下课

不拖堂、不挤占

督促动员学生

走出教室、到户外活动

每天上、下午各组织一次眼保健操

课间活动一般为10分钟

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列入作息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1小时

广播体操、武术操、自编健身操舞

跳绳、跳皮筋、踢毽子……

每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不少于30分钟

11月20日,西安市教育局官网发布《西安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优化中小学校课间活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双减”及健康教育、体质管理有关文件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好学生在校的学习、休息、体育锻炼和活动,优化课间活动管理。

《通知》要求“要充分认识课间活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课间活动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保障学生课间活动时间,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保护视力,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学生联络友谊、培养交际能力,促进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恢复注意力,疏解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

各中小学校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及家长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切实把学生健康放在首位,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赋予学生安排课间时间的主动权,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在课间科学合理地休息、交流、游戏与锻炼,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课间活动一般为10分钟,鼓励学校适当延长课间活动时间。

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或远眺等方式放松休息。

班主任、各学科教师要按时下课,不得采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要督促动员学生课间走出教室、到户外活动。每天上、下午各组织一次眼保健操。

学校要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1小时。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广播体操、武术操、自编健身操舞,以及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等简便易行、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游戏,使大课间活动成为学生巩固提高运动技能、发展体能素质的重要平台。大课间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各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最美大课间”展示活动。

《通知》同时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并完善学生校内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和流程,指导学生开展安全有益的课间活动,通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增加安全防护设施、指派专人在课间巡查等方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

要在优化课间活动方面密切家校合作,各中小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协同做好学生近视防控、肥胖防控、预防脊柱侧弯、心理健康、急救教育等工作,切实提升学生的健康教育素养和防病知识水平。要协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宣传栏、讲座、模拟演练等多元化手段,让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庭教育讲堂、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告知家长学校课间安排情况及应注意事项,获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协同学校教育学生养成安全习惯。

此外,各区县、开发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中小学校课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督促安排不合理的学校立即整改等。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新闻背景

课间10分钟变得安静不是今年才发生的

课间10分钟变得安静,不是今年才发生的。早在2019年,人民日报等媒体就曾发问:“能否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当时,有媒体调查,75.2%的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非常普遍,且在小学最为突出,课间不许外出玩耍,甚至不许在教室里大声说话、快走……

从近日多家媒体的报道看,在一些学校,此前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了今年。各地都有家长在社交平台反映,自己孩子所在的小学,要求学生课间除上厕所外不出教室,不能在教室或楼道追逐打闹。记者了解到,北京有的学校或班级,甚至会对课间在教室里走动、聊天的学生进行批评或扣分。

此外,从家长的反馈看,小学低年级对学生的课间活动限制普遍更为严格,到小学高年级及初中后,课间的要求会明显放宽。

担心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发生安全事故,是学校对学生课间10分钟严格约束的一个关键原因。

在2021年,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学校场地设施改造是一个长期问题,同时,教育部已经在研究如何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风险防控机制,以减轻或者化解校长和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受到意外伤害的后顾之忧。

在最新回应中,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将指导地方和学校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室外场所设施排查和人员值守,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教育部此次也提及,将要求学校密切家校社协作,争取家长理解和社会支持,共同努力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综合

家长热议

支持支持

憋教室迟早把娃憋坏

家长刘女士说:这可是好事儿!支持支持,憋教室迟早把娃憋坏!

家长王先生也说:以前没关注过孩子的课间10分钟,近期看到相关报道后和娃一聊,才知道他们现在连课间都有那么多限制!亏得有相关文件出台了,这下好了!

家长张先生说:课间“圈养”宣告结束了,我儿子终于可以体会到我们80后的快乐了!

家长华女士则说:肯定是好事儿,但深究一下,“课间10分钟活动”都要靠教育局发通知来保证,说明我们的教育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家长蔡先生说: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相关权利和责任,完善相关的保障、保险制度,这样大家都放心!

家长霍先生则说:我觉得娃确实需要课间活动和休息,可千万不要一刀切,从不让学生出教室到非让学生出教室,我看通知上也写了“要赋予学生安排活动的主动权”。

校长看法

依据自身条件

设计适合的课间活动

在新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岚看来,保证学生课间10分钟是学校必须做的事儿,新知小学多年来都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的课间10分钟更有趣,更好玩儿。

“下课时,我们各班都会念口令‘下课喝点水、上厕所、下节课是**课’,帮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的楼道宽敞,下课时常能看到低年级学生在楼道里各种与地面的亲密接触,我们老师也常调侃说‘保洁阿姨不用拖地了’,而吸引高年级学生的是桌面游戏。”刘岚说,“此外,新知小学每个班、每层楼都有开放的阅读角,学生们可自由拿取,在图书总馆则可凭借阅卡自由借阅,下课时有不少学生会去借书、还书。”

“而在我们集团校——西一路小学,新建成的沙画教室从设计时就遵循‘开放式’的理念,以后投入使用时也会大门不关,下课时孩子们什么时候想来就来。”刘岚说,“在另一所集团校——太华路小学,因学校操场很大,我们在操场边堆放了篮球、足球等各类运动器材。”

对于下课时的追逐打闹,刘岚校长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学校安全的通道设计一些地面游戏,同时向孩子们征集他们喜爱的游戏并在全校推广,给孩子们创造游戏的条件。”

另外,刘岚校长还强调说一定要相信孩子们的创造力。“我们学校曾有位老师暑期旅游时给孩子们买了8款孔明锁,刚开学就被班里一名‘淘气包’拆成了零件。但同时,班里几名同学却自告奋勇站出来说他们愿意把零件重新拼好,接下来他们利用课间活动时间真的重新拼好了——我想这肯定是很多家长喜欢的课间10分钟益智游戏吧!”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新华时评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下课铃响了,本该热闹的学校操场却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孩子到户外活动,甚至除了去洗手间不能出教室,目前成了一些学校的规定。

这些所谓的规范,详细规定孩子们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范围、活动种类、声音大小,同时还规定班主任的监督职责并与班分的扣罚挂钩,貌似理由充足:课间打闹可能出安全事故,有序的课间更显校园文明等。然而,怕孩子出问题,怕被追责,就采取限制学生课间外出活动这种“省事儿又保险”的方法,实则是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懒政。

两年多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课间休息十分钟,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学校应当把立规定则的心思,更多地用在关爱学生、提升管理水平上,而不是牺牲孩子的课间休息时间,更不能剥夺孩子到操场上跑一跑、跳一跳、喊一喊、笑一笑的权利。

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需要奔跑跳跃,需要放松双眼,需要阳光雨露。囿于教室、教学楼中,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温室花朵,是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小眼镜”“过敏娃”。

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你来我往的社交活动,不是成年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的必需。玩闹更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紧张课程之余,让孩子轻松自在几个“十分钟”,才能更好地专注于课上的“四十分钟”,更好地为追逐星辰大海做好准备。

保证孩子享有课间十分钟,改变课间“圈养”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和家长互相理解,携手合作。相关部门应细化校内安全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指导孩子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采取增加防护设施、派设巡查老师等安全措施;家长应充分理解、信任学校和老师,出现问题积极沟通,依法理性维权。

课间十分钟多么短暂又多么珍贵。和同学聊天、结伴去小卖部、在操场嬉笑打闹……五彩缤纷、喧嚷活泼的一个个“十分钟”,组成了许多人难忘的校园生活,多年后仍倍感温馨。应该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让他们也能传续这份闪耀着金光的人生记忆。欢声笑语的课间,是学校靓丽的风景,也一定是家长们心头的期盼。 据新华社

>>马上就评

课间十分钟,呵护学生茁壮成长

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而言,课间十分钟能起到重要作用。教育从来不是只关乎分数成绩,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才称得上是科学的教育。以此为导向,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让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都成为呵护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阳光”。

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必要组成。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指出,学校生活是影响孩子心理状况的一大因素,一旦产生心理问题而未诊疗,就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如此一来,成绩再好也是得不偿失。近些年,伴随教育理念不断升级,国家在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双减”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使课堂更轻松、书包更轻便,原来由课业繁重、考试成绩带来的心理负担大大减轻。与考分相比,人格健全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当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身体健康应是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就拿课间十分钟来说,时间虽短但意义不小。经过四五十分钟紧张快节奏的课堂学习,课间休息十分钟有助于缓解疲劳、恢复调整,就像弹簧有张有弛才能保持弹性。但校方和老师或因担心发生意外,或是没有按原定计划完成授课进度,因而禁止课间出本楼层或直接连堂,导致学生休息不好,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使学习效率降低。这无异于本末倒置,捡了课间十分钟的“芝麻”,丢了长远发展的“西瓜”。把恣意奔跑、欢声笑语的活动时间还给孩子们,给他们劳逸结合、适当“放空大脑”的机会,反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关键目标。眼下,学校重视学生多维度发展。比如,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台,鼓励学生研学旅行。近年来,各类研学活动火热流行,孩子们走出教室,在大自然里、在古建筑中开拓了眼界。再比如,去年劳动课走入中小学生课程表,教学生如何将生鲜食材烹成美食、如何穿针引线缝补衣服等等;还有学校带领学生前往农村,下地插秧松土种菜……这些课程多维度地完善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告诉他们,知识不仅在书本上,也在生活中、实践里,令他们在知与行的统一当中增进了对世界的理解。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学校的每个举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三观。关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将为学生塑造好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成为了解世界、了解自我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在学生心底埋下一颗“什么才是教育”的种子。待其生根发芽,又会继续影响他人,对国家、民族的永续发展善莫大焉。 据人民网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