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患者福音

多部门深入优化短缺药品

实时监测预警与分级应对体系

短缺药品保供稳价

全力保障临床用药需求

历年来品种最多的一次

涉及肿瘤、罕见病、慢性病等领域

168个药品进入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环节

为期四天的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11月17日在京正式启动,最终结果有望于12月左右公布。在经过申报、评审、测算后,共168个药品进入谈判竞价环节,为历年来品种最多的一次,涉及肿瘤、罕见病、慢性病等领域。

根据2023年目录调整的工作方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还需要进入专家评审后,才能进入谈判竞价,只有顺利通过目录调整的所有环节,才能最终被纳入当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现“一年一调”,不少新药正更快惠及患者,超过80%的新药现在能够在上市两年内纳入医保。近年来,医保目录累计新增了618种药品,涵盖了新冠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临床治疗领域,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了目录范围。

据介绍,现行版医保目录药品总数增至2967种,品种已涵盖临床治疗所有领域,广大参保患者临床用药保障需求得到了更好满足。 据新华社

直击国家医保谈判首日

有药企负责人称“大幅降价”后才通过

据了解,此次医保谈判的地点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与此前只能在谈判会议室外等候不同,此次国家医保局专门设置了医保局会议等候区。

与往年设置专用会议场地不同,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会议区二层除了进行医保谈判,还同时进行着另外四场其他会议。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向医保谈判会议室需要通过一个狭长的过道,过道口张贴着“无关人员严禁在此逗留拍照”。过道间设置有红色隔离带,有工作人员负责把守,核对前来参加谈判的药企代表。在谈判会议室外设置有多个金属柜,据参加完谈判的药企代表透露,手机、计算器等设备均不能被带入会场,需要锁在会议室外的柜子中。

17日上午,记者在二层会议室外的通道区看到,一名女性药企代表从通道走出后,拿出手机请示报价情况,并向电话另一方请示能否降价到某一具体价格。有谈判代表走出通道后快步小跑下楼,并向楼梯下接应的同事打了“V”字手势。

据记者观察,今年来参加谈判的药企代表普遍没有在背包、外套上露出企业标识,一些谈判代表还拉着行李箱来到现场。

医保局会议等候区位于一个至少能容纳400人的大会议厅中,17日下午谈判开始前,记者看到有二十余家药企近百人在此等候。下午1时58分,工作人员来到等候区点名,江西亿友、海南合瑞等几家药企成为下午第一批谈判企业。

面对记者关于医保谈判情况的询问,多家走出医保谈判会议室的药企代表称“谈得不错”“挺好”。南京华盖制药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只有一款入围谈判,已经谈成了。记者也观察到,有的药企负责人在走出谈判会议室后表情凝重,一家药企负责人透露,在大幅度降价后才通过了谈判。

一家来自广州的精神类仿制药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的一款药将在18日进行谈判,提前一天来是想感受一下氛围,并想向同行了解些情况。该负责人表示“竞争还是蛮残酷的”,不过对于此次谈判他表示“有100%的信心,毕竟要是谈不出车票都白费了”。 据澎湃新闻

深入优化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与分级应对体系

短缺药品保供稳价

全力保障临床用药需求

多维度推进短缺药品信息监测共享

多环节发挥短缺药品清单抓手作用

多层次提升短缺药品应对处置水平

记者17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近阶段,相关部门持续依托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深入优化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与分级应对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临床用药需求。

据了解,短缺药品信息监测共享正在多维度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依托全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开展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与分级应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的生产供应情况开展动态监测与分析预警。国家药监局持续采集短缺药品生产供应及停产报告信息。

同时,多环节发挥短缺药品清单抓手作用。国家医保局密切监测国家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药品价格和配送情况。国家药监局加快短缺药品审评审批进度,持续开展短缺药品基础信息标记和数据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动尼可刹米、洛贝林原料药复产和制剂生产。

此外,多层次提升短缺药品应对处置水平。多部门加强医药领域监管执法,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地方加快医药领域垄断线索核查与案件办理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前应对秋冬季流感疫情,组织生产企业增产扩能。商务部分析研判汛情对药品供应链的影响,指导药品流通企业加大药品供应力度。国家邮政局持续推动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医院药品、互联网医疗平台寄递服务能力。国家中医药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推动中药材供需总体平衡。 据新华社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