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资源共享 协同创新 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陕西高校侨联联盟成立

  10月20日,陕西高校侨联联盟成立大会暨陕西省高校侨联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召开。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连小敏,陕西省政府党组成员陈春江,中国侨联基层建设部部长张毅,陕西省委统战部一级巡视员张林忠,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雷江声,陕西省侨联副主席余劲,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统战部副部长白莹,西安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天琦,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等出席会议,会议由陕西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主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国侨联十一代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高校侨联工作,推动发挥“地方侨联+大学侨联+校友会”机制作用,融合高校侨界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侨办、省侨联的指导下,由西安交通大学侨联牵头,联合全省已建立侨联组织的24所高校,成立陕西高校侨联联盟,共同探索高校侨联工作新模式。联盟首届会长单位由西安交通大学担任,联盟秘书处设在西安交通大学侨联。

  连小敏代表中国侨联对陕西高校侨联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强调,陕西高校侨联联盟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侨务工作的鲜明主题,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思想引领,凝聚侨界人心力量。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侨界独特优势,凝聚团结奋斗伟力,服务中心大局。要锚定党对侨务工作的明确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延伸工作手臂,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陈春江在讲话中指出,陕西高校侨界资源丰富,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要继续突出政治引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要发挥侨界独特优势,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大局中贡献高校侨界力量。要加强联盟自身建设,丰富工作内涵,增强组织凝聚力,搭建好高校侨联事业发展平台。

  张林忠宣读了《陕西省侨办、陕西省侨联关于成立陕西省高校归国华侨联合会联盟的决定》。陕西高校侨联联盟面向全省高校发出“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建新功”倡议,号召全省高校弘扬光荣传统,矢志跟党奋斗;凝聚侨心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深怀爱侨之心,恪守为侨之责;建强基层组织,贡献更大作为。

  席光代表西安交通大学致辞并介绍了首届陕西高校侨联联盟工作方案。席光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不断加强归侨侨眷思想政治引领,创新工作思路举措,服务中心大局,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交大侨界力量。下一步,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联盟第一届会长单位,将按照“15533”的工作方案,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个核心思想,围绕政治引领、引才育才、产教融合、服务侨胞、融合发展五个主要目标,制定五个方面具体工作计划,通过加强资源联通、品牌联创、活动联办三项工作举措,坚持组织协调可持续、合作对接可持续、细化督促落实可持续的三项保障机制,做好陕西高校侨联联盟工作。

  会议期间,西安交大侨联主席锁志海发布了“医心爱侨”——高校归侨定点医疗服务项目内容,“医心爱侨”项目是陕西省高校侨联联盟与陕西省优质医疗资源共同合作,积极为侨服务的特色举措。余劲与西安交大口腔医院党委书记滕晶共同为“医心爱侨”服务项目揭牌。滕晶表示,作为“医心爱侨”首批合作医疗机构,西安交大口腔医院将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为陕西高校侨界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高校侨联联盟章程》,各高校代表就做好高校侨联工作和陕西高校侨联联盟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西安交通大学侨联、西北工业大学侨联、长安大学侨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侨联、西安外国语大学侨联等五个单位做了经验交流发言。省委人才办解读陕西省高校人才引进政策,陕西省侨联组织权益部、经济科技部、文化交流部分别介绍相关工作。

  张毅在座谈交流中表示,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责任重大,希望陕西高校侨联以此次联盟成立为契机,深化机制探索,坚持内外联动,加强工作交流,发挥好高校侨界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余劲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各高校侨联要依托联盟平台,在人才引进、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广泛凝聚侨界力量,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侨办、陕西省侨联主办,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侨联承办,省内37所高校统战部、校友会、侨联负责同志近120人参加了活动。 华商报记者 杨芷瑶/文 赵彬/图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