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渭南分中心成立

10月18日,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渭南分中心在渭南市成立。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瑞,华商报社总编辑杨君等人出席了揭牌仪式。

今年7月12日,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和国际传播研究院在省会西安成立,并与侨界、商界、学界、全球主流华文媒体、各国陕西商会密切联系,目前已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美国等全球30多个国家的200多家媒体达成战略合作,聘请首席智库专家达60余人,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全球媒体矩阵已初具规模。

揭牌仪式上,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瑞对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渭南分中心的成立给予高度评价。田瑞表示,渭南市的外宣工作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下,已获得了一些成绩,希望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渭南分中心的成立,能让渭南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再添佳绩。她表示,期待华商报能用一系列的融合报道及线下活动,以渭南视角讲好渭南故事,让渭南的优质文旅、特色民俗、优势资源在世界闻名。

华商报社总编辑杨君表示,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渭南分中心的成立,是华商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履行新时代使命担当,推进国际传播工作的一次积极探索。他表示,华商报将发挥好自身优势、用好省侨联的侨界资源,将“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与渭南市对外传播高度结合,让世界看到渭南市的独特优势。

在随后进行的交流会上,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蒙胜军表示,渭南市很重视外宣工作,近年来也不断总结外宣经验、开拓新的外宣思路,希望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充分调动海内外全媒体资源,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好稿件、好视频,在世界讲好渭南故事。渭南市侨联主席刘建军表示,渭南市在对外宣传上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积淀,希望分中心可以将这些宝贵资源充分挖掘,为渭南市的发展贡献华商力量。渭南市文旅局局长刘会军表示,希望分中心可以发挥好媒体力量,让渭南故事在全球开花。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赵前明表示,学校有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等优秀师生资源,未来将高度配合渭南市的外宣工作,持续贡献高校力量。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曹熙斌对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渭南分中心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传媒学院有着品牌打造、文创输出等优势资源,希望日后可以与华商品牌密切合作,为渭南在中国出彩、在世界闻名不断贡献力量。

美景天赋 富饶人成“渭”来之景 魅力秦东

陕西渭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渭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渭南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为渭南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走进渭南,体会华夏大地上的历史沧桑,饱览黄河渭水湿地的无限风光,感受“诗经”里的中华文化精髓。

渭南,是一座兼容古今的魅力之城。

>>文旅渭南 魅力秦东

渭南,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相接,南依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黄龙山、乔山与延安、铜川接壤。悠久的历史、灿若星汉的文化与壮丽的山川河流交相辉映,风景名胜荟萃,形成了渭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渭南地貌类型多样,山河壮丽,自然景观神奇瑰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风景区誉满中外,奇险峻秀;洽川风景区,是中国黄河流域面积较大的湖泊型湿地,十里荷塘的荷花,百种珍禽,千眼神泉,万顷芦荡的湿地风光令人流连忘返,《诗经》首篇《蒹葭》描写的便是这里;少华山森林公园,峰峦叠嶂俊秀清雅,行在栈道依山而上,远伸的玻璃栈道犹如腾龙出海;富平陶艺村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品;位于大荔县境内的丰图义仓景区,是当下中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个仍在使用的清代大型粮仓;登司马迁祠墓,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

渭南历经沧桑,文物古迹荟萃。渭南市范围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68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8处。馆藏文物24519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95件(组),二级文物174件(组)。在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以唐睿宗李旦桥陵、司马迁祠墓、西岳庙、仓颉庙、党家村明清民居最为著名。渭南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珠联璧合,空间组合良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全市A级景区79家,其中AAAAA级景区1家;AAAA级景区17家;AAA级景区60家;AA级景区1家。

>>人杰地灵“渭”来之景

渭南人文底蕴厚重,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之美誉,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以及爱国将领杨虎城等都是渭南人的杰出代表。在渭南人的奋斗下,这里很早就成为“陕西粮仓”,如今粮食产量全省第一,占全省20%以上。富平柿饼和山羊奶、白水苹果、蒲城酥梨、韩城大红袍花椒、大荔冬枣、澄城樱桃、临渭葡萄、潼关软籽石榴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

工业方面,这里发展动能集聚,“一带一路”、西安都市圈建设等政策机遇交织叠加,具有“中国钼都”“华夏金城”等美誉,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15个,规上工业企业637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高新企业上,科技型中小企业443家,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引进科技型企业18家,助力高新产业不断发展。

经济方面,2021年,渭南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2022年,渭南市生产总值完成2201.1亿元。今年上半年,渭南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6%;接待全球游客4100万人次,仅旅游综合收入,就已达250.9亿元。县域层面,渭南市紧抓各区县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大荔县、富平县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富平县、合阳县获评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潼关县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富平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王煜鑫/文 杨托 周晶/图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