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华商政务观察

渭南市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对城市性质作出关键性表述

  4月25日,渭南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渭南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于渭南的城市性质作出了关键性表述: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区域中心城市、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按照《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核心,渭南中心城区、铜川中心城区、杨凌示范区为副中心组成的西安都市圈,是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域。渭南此次提出的城市性质定位源于怎样的发展基础,和另外两个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相比,又有哪些优势?

  将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

  按照规划介绍,渭南市位于黄河中游,关中平原东部,是陕西“东大门”,辖2区2市7县。全市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国土面积1303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8.87万人,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区、华州片区及卤阳湖片区。

  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常住人口规模为46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8%。

  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三区八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具体包括:“一核”:功能集聚核。“三区”:主城区、华州片区、卤阳湖片区。“八组团”:老城组团、中心组团、高新南区组团、高新北区组团、华州城区组团、西渭东区组团、经开组团、空港组团。

  主城区:老城组团:延续渭南老城传统格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修补传统肌理;中心组团:推进高铁站以南区域商务休闲文化区建设;高新南区组团: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渭河南岸休闲空间;高新北区组团:深入实施工业倍增,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群区。

  华州片区:华州城区组团:重点发展绿色化工和新材料等产业;西渭东区组团:重点发展科研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

  卤阳湖片区:经开组团: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空港组团:重点培育航空物流、试飞科研等产业。

  两个性质定位的提出源于工业倍增计划和西渭融合

  规划中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区域中心城市、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关中平原城市群为西部地区第二大城市群,范围包括陕西、甘肃、山西三省,以西安为中心,陕西有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个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

  按照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核心,渭南中心城区、铜川中心城区、杨凌示范区为副中心组成的西安都市圈,是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域。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副所长刘亮称,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空间类规划的顶层设计,是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是对渭南城市未来15年发展的畅想,而这次渭南规划的提出,首先基于渭南之前提出的工业倍增计划,要求5年之内工业产值翻一番,还基于各个层次如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等设定的十四五目标。其次在于西渭融合战略,“西渭融合在之前的十年间双方就陆陆续续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富阎经济合作区、西渭东区等一系列重大新区,目前这些都在逐步落地。”刘亮指出,源于这两个重大战略,渭南提出了“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区域中心城市”与“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两个概念。

  刘亮表示,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提出基于三个原因:第一,渭南本身就是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性比较强,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区域经济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战略引领地位;第二,在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中,对于渭南未来的发展就提出过要求:2035年要建成关中东部的区域中心城市;第三,渭南市人民政府也多次提出,要建成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后经过专家多次研讨,决定聚焦自身区域辐射能力。基于自身的条件和上位指引,因而这次新的规划中,渭南提出要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区域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的概念并不是唯一的,没有第一第二的区分,主要是为了突显自身的战略引导性而提出。”刘亮说。

  关于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概念的提出,刘亮告诉记者,虽然杨凌、铜川、渭南都在提,但相对于其他城市,渭南是最有优势的。首先,在于近年来西安与渭南在纵深发展道路上空间抓手、实施路径比较多,如渭南高新区、富阎经济合作区、西渭东区等,其他城市的发展基础、空间载体相比于渭南比较薄弱。其次,在于渭南这两年提出的“研发在西安,转化在渭南”战略,在未来西安的产业纵深发展中,渭南可以是非常好的承载基地,如渭南高新区和卤阳湖片区,在承接先进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等产业方面具有深厚的自身优势。最后,在于渭南的地理位置特殊,交通环境优越,能更好地承接西安的一些产业功能。因此渭南提出打造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地铁17号线让渭南将成为又一个与西安地铁相接的城市

  作为西安东拓计划的桥头堡城市,近年来,渭南实施区域协同战略,多次提到要推动西渭融合、“富平-阎良”等次区域一体化发展。

  2023年渭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西渭融合发展,突出西渭东区在西安都市圈特色功能单元,完成起步区5平方公里规划编制,构建西渭相融互补、相互赋能的先行示范区,深化产业融合,筹划布局渭北工业新区,加快国际现代物流港、富阎融合双创园、莱德智造产业园建设,力争新舟700支线飞机等项目尽快落地,深化交通融合。

  产业发展、交通先行。此次规划中也提到未来渭南的重点任务要大力构建道路交通系统:“30123”。具体是指,西安都市圈30分钟通达;渭南市域1小时通勤;与关中平原城市群2小时互通;与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规划中明确标识,地铁17号线会形成主线与支线,一条北上连接富平,一条东进连接渭南主城区。

  其实在之前,西安就提出要推进《关中城市群核心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西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编制,谋划启动二环、三环扩能提升和地铁11、12、17号线规划建设,根据相关报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综合交通中心已预留了地铁12号线和17号线的接口,获批建设的西延高铁高陵站则预留了支线接轨条件。未来,17号线将向北延伸至富平县、向东通过支线延伸至渭南主城区。17号线为都市区北部横向切线,带动西咸新区北部和渭北工业的发展,具体线路走向、站点位置还需经过相关程序审批后方可最终确定。

  2022年6月,渭南、西安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了西渭融合发展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对接座谈会,会上进一步明确要增加西安地铁17号线支线、线路走向及站点设置,大西安高速外环线、渭南国际物流港及专线线路走向,富阎新区、渭临协作区及富平中华郡等用地开发边界等内容,并对项目矢量化数据进行了入库对接,为统筹西渭融合与国土空间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8月,西安地铁官网发布《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一次公示》,对未来建设地铁线网进行规划,共规划线网数量24条线,分为快线和普线:快线8条,分别为7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17号线、20号线、21号线、24号线;普线16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4号线、15号线、16号线、18号线、19号线、22号线、23号线。

  在2023年渭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要加速推进西渭协同融合,西安都市圈环线北段项目有序推进,西安地铁17号线主线连接富平、支线延伸主城区项目纳入《关中城市群核心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虽然目前西安地铁四期仍处于前期规划阶段,但种种迹象都表明,在不远的将来,17号线的接入,不仅会让渭南成为继咸阳之后又一与西安地铁相接的城市,还会加速助力西渭融合。 华商报记者 杨芷瑶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