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经济 > 正文

数字化搭乘国潮热

日前,国内某数字藏品平台推出首款“唐三彩”非遗数字化版权品——骆驼“阿飞”,唐三彩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同样在近日,琅琊剪纸、景德镇制瓷、金陵皮影等非遗纷纷上线了数字藏品。根据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各个非遗类数字藏品发售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超过1.5亿元。非遗会成为数字藏品的下一个热点吗?

老树新枝

非遗开启数字化“升级”

我国拥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已有42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610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时代表达一直是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今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建设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今年6月,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各地共举办了62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其中近四成为线上活动。

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非遗正在全面焕发新生,借助VR、AR以及区块链等相关数字化技术,非遗实现了“老树新枝更著花”,增添了很多新的更符合时代审美的展现方式,延长了自身的生命周期,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

突破桎梏

数字藏品成非遗数字化探索的新途径

文化数字化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重新焕发新生和流行起来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信息环境和触达方式的转变以及文化借鉴,当代的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接纳度正在逐步减弱。而数字化展示方式和网络媒介的裂变式传播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以低成本和沉浸式的方式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中,今年以来热度居高不下的数字藏品就是重塑非遗生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例如,今年年初,中国移动咪咕与中国国家京剧院联合出品的贺新春大戏《龙凤呈祥》,便用云VR制作世界非遗京剧首部VR系列专题片《京剧人生》,并在大戏开幕前率先播出,吸引一波戏迷。

此外,“三孔”古建筑系列、蜀绣《竹叶熊猫合家欢》和《丹凤朝阳》、“龙泉宝剑”系列作品《断云剑》和《玄天剑》等多件非遗和文博文物主题数字藏品先后在各类数藏平台上发布。其中,被誉为“织中之圣”的“缂丝”非遗大师系列数字藏品包括《美人图》《绶带图》《玉堂富贵双燕图》3款共6000件藏品,上线后全部秒罄。可见,非遗类数字藏品,由于其稀缺性和高度的文化内涵,正在成为数字藏品领域追捧的热点。

数字文创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认为,非遗的传承需要借助新技术来进行延展,且技术的出现并非是改变非遗的内核,而是将非遗包装为更符合当代人生活的形式,令人们接受、产生兴趣甚至由此衍生出喜爱、热衷等更多深层次的感情,从而帮助非遗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非遗数藏开发任重道远

本报将联合各方力量推进非遗数字化

尽管现在看来非遗数字藏品在各个平台收获了巨大的关注,但从可持续的眼光来看,非遗类数字藏品要想在未来长远发展,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我省著名非遗专家王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遗数字化难以绕开二次创作,而文化的二次创作就难以避免“失真”和“偏差”。非遗的传承需要新技术,但并不是用技术改变非遗的内核,只是将其包装为更符合当代人生活的形式让人们更容易喜爱,帮助非遗传承下去。

在业内人士看来,数字科技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需要内容的多元表达和更丰富的价值触达路径。尽管非遗本身具有的魅力不会消散,但其数字藏品却会因同质化严重而被淹没,因此需要通过结合具体的数藏市场环境探索更丰富的表达呈现方式,不断更新数藏制作技术,让非遗真正的价值得以展现,不能舍本逐末。

我省是非遗大省,作为国内最先发售数字藏品的媒体之一,华商报一直关注非遗数字化的探索与创新。目前,非遗数字化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华商报将在今年积极利用自身资源,联合数字经济生态链伙伴,借助数字化技术,积极推广传承我省的“非遗”资源,助力中华非遗走向世界。本报将推出不同类型的活动和专题,请读者保持关注。 华商报记者 杨刚 实习记者 吴晨茜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