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商南一农妇擅长手工制作

利用技艺助人受称赞

刺绣、扎花、抱枕、钩织品……她样样擅长

衣服破了、裤子长了、裤腰大了……她免费帮忙改

“她的手艺在整个街上都非常有名,其他村的人都来找她学习。她不仅免费送手工品给大家,谁的衣服破了、谁的裤子长了、裤腰大了,她都免费帮忙改……”在商洛市商南县试马镇试马社区,有一位擅长手工制作的能人,她叫王英。她不仅经常把自己做的刺绣、扎花、抱枕、钩织品等手工艺品免费送给附近的邻居,还免费传授技艺,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心灵手巧 14岁学做衣服补贴家用

14岁时,王英来到试马镇上跟人学习做衣服、绣花、扎花等工艺,心灵手巧的她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将做衣服的相关工艺悉数掌握。17岁那年,王英就在镇上租了一家店铺自己带学徒做衣服出售,这一做就是19年。

据王英介绍,最开始是机绣,机绣要注意手脚配合,针脚大小要匀称,还有绣线颜色的搭配都有学问,由深到浅或者由浅到深。机绣主要有平针绣、珍珠绣、长针、隔丝绣等。后来是刺绣,刺绣速度慢,但是更加精细,也更费眼睛。扎花就相对简单一些,照着图案扎就可以,但也要注意线颜色的搭配。

无论是机绣、手工绣还是扎花,王英的技艺都非常在行,因此她做的衣服不仅款式好还耐穿,王英的服装店生意火爆。后来,衣服都是机器批量生产,很少有人再去买手工做的衣服,她又紧跟潮流去西安批发市场进服装回来卖,为山里人也带来了不少便利。

当时商南通往西安仅有一条312国道可以通行,需要翻山越岭,道路崎岖难行。由于路况不好,进货时,王英凌晨四点就起床坐最早的一趟班车,为了省下住宿费用,她又赶最晚的一趟班车回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的一天,正在路上走着的王英被一辆摩托车撞成锁骨粉碎性骨折,住院一个多月,她不得已关了服装店。康复后,由于不能再提重物,不能再进货,开店已无可能。邻居说:“你有那么好的手艺,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在邻居的鼓励下,王英把家里剩余的毛线、布匹找出来,开始了她的手工制作。

“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办法供5个孩子同时上学,我上到小学六年级就没再读书了,早早地就出来赚钱补贴家用。学徒时买不起缝纫机,只能用手缝衣服,手上不知道被扎了多少次……为了多做几件衣服,晚上借助蜡烛微弱的光一针一线加班加点……那段最艰苦的岁月都过来了,现在生活变好了,舍不得丢掉之前的技艺。”王英说。

善良淳朴 热心帮助想学手艺的人

7月14日,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记者来到王英家里,看到了众多手工艺品,有刺绣、扎花、抱枕、钩织品等,都是她亲手做的。

据王英介绍,2020年商南县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她的手工艺品获得优秀作品展示奖,之后很多人慕名而来向她学习,她认真传授技艺,免费为大家培训并提供材料。

“大家来找我学习的时候,我很开心,也很乐意把手艺教给她们,这些手工制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也给大家增添一份收入。”

日常生活中,王英也会把自己做的一些手工艺品送给附近的邻居,如小孩子穿的绣有“五虫”图案的肚兜、吉祥图案的罩衣、虎头鞋等,给乡亲们送去美好祝福。

王英的邻居梦英说:“王英的手艺在整个街上都非常有名,其他村的人都来找她学习。她不仅免费送手工品给大家,谁的衣服破了、谁的裤子长了、裤腰大了,她都免费帮忙改……她这个人为人淳朴,整个村都知道她是个好人。”

如今,已经56岁的王英,多年来由于做衣服、做手工艺用眼过度,视力已大不如前。“趁着我现在还能看得清,能多做就多做,以后还能留给孩子,也是个念想。”王英说:“原来做的东西样式有些老旧了,想学习一些新鲜的样子,于是就让女儿在网上找新颖的图案,我就照着图案学习。也会在网上买针织类的书籍进行学习,我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我喜欢学习,更喜欢手工制作,我会一直做到自己看不见的那天。” 华商报记者 程娟 实习生 李思琪 文/图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