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国际 > 正文

深挖特色文化 推进文旅融合 立足资源优势 创建文旅品牌

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公开投票即将启动

讲好陕西故事——第十五届中国(陕西)文化和旅游总评榜

讲好陕西故事,激活文化自信的陕西基因,为新时代的追赶超越贡献文旅力量。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华商报》社主办的“讲好陕西故事”——第十五届中国(陕西)文化和旅游总评榜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即将进入公开投票阶段。

在前期的报名征集中,我们从海量典型案例和事迹报名中,不定期挑选优秀典型案例进行分享。本期关注的是昆明池·七夕公园和华山西峰索道,它们各自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深挖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创建属于自己的文旅品牌。

>>昆明池·七夕公园

文旅融合发展逐步提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在文旅融合道路上,昆明池·七夕公园依托深厚的汉文化和悠久的七夕文化,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高品质的游览环境,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优秀文化产品、旅游产品,推动了景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作为牛郎织女爱情故事起源地和七夕文化发祥地,景区三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圆满完成了2018年、2020年及2021年央视七夕晚会的录制工作。晚会紧扣社会背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生动多样的艺术形式为表达,充分展示了昆明池的秀丽风光和七夕传统民俗。让观众欣赏演出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七夕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从中感受文化传承的意义。

2021年,昆明池·七夕公园持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入现代创意。在新春、清明、端午等节庆期间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将传统节日中的民俗风情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通过新颖有趣的互动性活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民俗活动的观赏性、艺术性,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知,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为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昆明池·七夕公园于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举办西咸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启动仪式,向游客全面展示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同时,景区依托节庆节事,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内容,包含华阴老腔、剪纸、皮影、泥塑、脸谱、茶艺、扎染、拓片、黑陶、葫芦器、茯茶等观赏性强、体验感十足的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观摩体验,让游客通过非遗展品欣赏到非遗文化精品,体验学习非遗技艺魅力,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使非遗在新时代中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未来,昆明池·七夕公园在发展中将继续紧密结合景区历史人文资源优势与旅游资源优势,持续挖掘传统文化、演绎城市魅力,提升昆明池·七夕公园的独特魅力和韵味,把更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用文化增加旅游附加值,着力推进文化铸魂、旅游为民、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华山西峰索道

文旅品牌不断创新升级

华山作为五岳之一,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在这里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故事。作为华山的一条客运索道,华山西峰索道(太华索道)如今承载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交通代步、游客运输本身,它是集合运输、观光,代表华山乃至陕西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

华山西峰索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整体安全与运营系统采用最尖端的客运索道技术,全程数字自动化控制系统达世界一流水平。索道下站设在瓮峪内东沟口,中间站设在仙峪白缺寺,上站设在华山西峰巨灵足南侧下绝壁硐室内。索道线路斜长4211米,相对高差894米,支架28个,客运吊厢84个,吊厢间距为115米,每厢可乘8人,运行速度最高6米/秒,单向运量1500人/小时。

华山西峰索道于2013年4月27日正式对外营业,投入运营后,完善的综合设施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信息化系统与景区信息中心的对接为有效调整客流量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绿色通道的开辟为老、弱、残游客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使游客切实感受到了“真源华山,待客如亲”的温馨,大大缓释了华山的旅游安全压力。独具魅力的西峰索道与华山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为打造国际旅游品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华山西峰索道在努力做好索道安全有序运行的同时,在提升服务、实践活动、宣传引导方面稳步提升。助力“华山之巅华山云海音乐会”圆满完成;华山西峰观光大索道成为“摄影创作基地”,引来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拍摄和宣传华山的无限风光;“九九重阳免费惠游”“驻点扶贫”等活动进一步助力索道品牌的提升。 华商报记者 李怡

>>温馨提示

主办方将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审核查验、梳理名单,随后将开启大众投票环节。此次评选最终分数将由资料审核、大众投票、专家评审等多维度组成。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