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

谢谢你 志愿者!

灾难来临

你们竭尽全力救援孤老病残

你们真情呵护生命

有过阳光 见过风雨

把善行汇成暖流

把大爱播洒人间

三秦大地每个角落

活跃着你们的身影

感谢有你 未来可期

秦岭救援队主任赵芳玲

老公黄马救人坠崖离世

她仍坚守公益救援

爱心妈妈邱华

倾尽所有做公益

感谢志同道合的朋友

陕西省十大公益大使曹金生

7年帮助800多走失人员找到家人

12月5日,世界志愿者日

他们,为陌生人微笑、牵挂

他们,志愿于心,服务于行

他们,忘了自己,宽了心胸

他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他们,点亮世界,传递力量

他们,为他人开了一朵花,洒下一束光

1.名词解释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中国称之为“世界志愿者日”。

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2.感动数据

这支队伍一直在壮大

无论是马路上、孤寡老人家里,还是乡村学校的教室里……每个角落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

华商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实名注册的志愿者有1.92亿,其中陕西有304.46万人,这个数字每天都在持续增加中。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3.善意表达

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布感谢信:

感谢广大志愿者用爱和责任书写出新时代雷锋故事

12月5日是第三十五个国际志愿者日,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布感谢信,向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表示感谢。

摘选——

感谢你们在志愿服务这个大家庭中,用爱和责任书写出一篇篇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承担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文明行为的倡导者、“善”的力量的传播者、人间大爱的行动者的责任。

志愿者积极行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三秦大地的各个角落都感受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善”的力量。

新的一年,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将高举旗帜,共同建设更加温暖的陕西志愿服务大家庭,服务“十四五”、争做十四运会“小秦宝”、汇聚三秦大地“善”的力量、创新陕西志愿文化。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4.他们的故事

在世界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华商报记者走进西安的志愿者群体,听他们讲述公益路上那些喜怒哀乐。

故事主角 秦岭救援队主任赵芳玲

丈夫救人坠亡后

她继续在公益救援路上坚守

她说:作为一个志愿者,我想沿着黄马遗愿走下去,把救援队带得更好。

12月5日是世界志愿者日,而这一天,也是秦岭救援队创始人、原队长黄马的忌日。黄马,原名黄忠文。黄马热衷于户外救援,他的妻子赵芳玲也有共同的追求。

老公黄马救人时坠亡

她继承遗志坚持救援工作

2017年12月3日,西安市长安区一名58岁老人独自一人带着狗从西安市鄠邑区紫阁峪进入秦岭后与家人失联,12月5日早上,秦岭救援队队长黄马带着妻子赵芳玲及其他救援队员赶往鄠邑区展开营救。冬季山上救援环境非常恶劣,老人已经有两天两夜没有消息了,救援队伍判断老人可能受伤,应改变搜救线路。于是,黄马一组4人又分成两组,一组顺着山梁搜索,另外一组往山沟走。下午3时30分许,为了大家的安全,黄马独自前往悬崖方向探路,走出去二三十米远时他还提醒队友:“这里有暗冰,等会儿要小心。”几分钟后,“啊!”一声传过来,黄马坠落到近50米深的悬崖,其他队友绕到悬崖下,看到黄马躺在那里,已停止了呼吸。噩耗传来,在指挥部协调的赵芳玲哭晕在地。

至今,赵芳玲还清晰地记得,三年前的12月5日,接到救援任务后黄马还说:“今天日子很特别,是世界志愿者日,我们要上山救援。”她和黄马最后一次通话,她说:“你们带的补给不多,不行了让候补队员给你们送一点。”黄马骂了她一顿,说:“山上地形复杂,路上有暗冰,别让队员们跑了。”

黄马不在之后,很多人都以为秦岭救援队会解散。因为救援是纯公益的,每次出任务都是自己掏腰包,创始人不在很难再继续。但历经悲痛之后,赵芳玲站了出来,她觉得,应该继承黄马的遗志,将秦岭救援进行下去。

她挨个给队员们打电话

很多人被劝进救援队

接到任务后,赵芳玲就挨个给队员打电话,有不想去的就做思想工作,怎么做呢?“其实是拿脸在那蹭,拿黄马的脸蹭,我让他们看在黄哥的面子上快来救援,我还说,你黄哥在天之灵都看着呢!”

49岁的队员“牧马人”就是这样进入救援队的。他和黄马关系好,黄马出事后,他曾劝赵芳玲“救援太劳人了,管理也麻烦。”赵芳玲当时说黄马不在了,自己要坚持,一直到干不动为止,“你要是觉得我难的话,来帮忙。”就这样,“牧马人”劝说没起作用,反而被劝进了救援队。他现在是秦岭救援队的执行主任,帮忙组织和救援。

秦岭救援队的队员杨勇说,赵芳玲的努力让队员们备受感动,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都在坚守,他们为什么不能呢?志愿者从最初的200多人到现在的500多人,“最艰难的时候出任务不到10个人,现在是四五十人一起出去。”

她每次都冲在前面

有人不理解

以前跟着黄马,赵芳玲不用操心,黄马不在后,救援中的任何事情她都要冲到前面。

今年夏天,洛南水灾,秦岭救援队迅速赶过去,承担通讯保障职责,每隔两天就要找到其他救援人员,对他们耗尽的对讲机电池进行更换。赵芳玲还记得,她守候在帐篷里盯着电源和电池,担心设备被雨淋湿,担心洪水过来,“还要把电池使用时间把握好,不能让队员们因为对讲机没电和指挥部失联。”

从洛南回到西安后,装备还没卸车,又接到鄠邑区救援队一个搜救任务,他们直接就去支援了。赵芳玲带着大家在团标峪待了两天,出峪口后准备请辛苦的队员们吃当地有名的酱骨头,接到滦镇派出所电话说光头山有人被困,他们连夜上山,第二天早上把人救出来。

赵芳玲最难忘的一次救援是2019年6月的紫阁峪救援,一名大学博士生被熊攻击,在40多小时后被救了出来。紫阁峪是黄马出事的地方,一出指挥部的院子,往上一看就是出事的崖,到那里时她就忍不住地难受。

赵芳玲也有委屈,有时候把人救下来,家属不理解还说三道四,嫌上去迟了慢了。

“我们是做公益呢,不能计较那些!”赵芳玲说。

她要给丈夫说:你拉起的队伍会继续走下去

黄马出事那一年,赵芳玲经常独自开车去紫阁峪,那样让她觉得距离黄马很近。黄马是在秦岭出的事,她就想尽自己的努力守护秦岭,守护老黄的在天之灵。

今年12月5日是黄马三周年忌日。秦岭救援队会有一个祭奠活动,全体队员和友队,包括鄠邑区救援队、阳光救援队、曙光救援队、先锋救援队、高新救援队等,到时候都会参加祭奠。

除了这些群体,曾被救援队救过的人也会参与。

赵芳玲说,12月5日祭奠的时候,她要给黄马说:“看,亲爱的,你当年拉起的队伍还在,秦岭救援还在,你安息吧!”

如今,赵芳玲在长安区秦岭花世界里做花架批发生意维持生活。谈到以后,她说,肯定会把黄马的救援遗志坚持下去,把队伍变得更大更强,为大家做点贡献,“很多亲朋好友都劝我不要弄了,但我从未波动过,还把儿子拉了进来。”

故事主角 “爱心妈妈”邱华

外号“啬皮老太太”

却把所有钱都拿出来做公益

她说:16年来,有苦有乐,收获了满满的爱。

邱华很忙。

12月3日上午,要在第七届“西部(丝路)风云人物”系列评选活动中领取社会服务优秀之星的奖项。下午,和残疾孩子一起联欢。

4日上午,前往白鹿原上的一个残障中心,给孩子们包饺子。下午,去一家医院看望患病的孩子。

5日,组织志愿者们进行培训。6日、7日……

不多想 就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邱华63岁了,但几乎天天在志愿者的路上奔波着。问她累不,她说,肯定累啊,老伴都开玩笑说,她每天晚上回到家就把嘴闭上,把话都留个外面的人了。

16年前,邱华在一所民办高校担任办公室主任,一次去蓝田家访,看见山区一户人家只能顾得上老大上学,小的都六七岁了,还没有入学,因为担负不起。了解情况后,邱华觉得很难受,就主动提出来助学。虽然她每月的工资才400多元,仍然坚持每学期给孩子送学费,平时还去看望,带去生活用品,一直到他高中毕业。

从那时开始,邱华就走上了公益和志愿者的道路,她资助了多名贫困山区的孩子,去西安的养老院助老,将志愿的范围拓宽。她也没多想,就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好事,但却越来越忙了。常常白天做公益,晚上回去后才有时间看手机、回复信息:晚上8时至10时,回复省内的信息,10时至12时,回复省外的。会看走过的路,她说:“16年来,有苦有乐,收获了满满的爱。”

医院坚持76天照顾伤员

被称为“爱心妈妈”

2008年,汶川地震时,邱华主动去唐都医院做志愿者。她祖籍贵州,会说云贵话,和震区转过来的伤者交流起来比较容易。

2010年,玉树地震,有40多名伤员被运送到西安一家医院的骨科治疗,医院找到她,问能否帮忙招募志愿者,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然后马上在QQ群里招募,当天就有50多人报名。经过筛选,40多人和她一起进入医院轮流护理伤员。去医院前,她还专门给志愿者做培训,要求穿平底鞋、剪指甲、不能留长发。

在护理期间,邱华和震区来的人结下了深厚感情。一个女孩因为截肢心情很差,不配合医生治疗,邱华天天陪着她、开导她,渐渐地女孩对她有了依赖,叫她“爱心妈妈”。这一叫,很快就在医院传开了,大家都把她叫“爱心妈妈”。

“爱心妈妈”肩上的担子很重,每天早上7时许赶到医院,给病人洗脸刷牙,喂药喂饭,还陪同检查,陪着伤员散步,从1号病房一直到10号。

邱华说,自己能坚持这么久,和家人的支持分不开。当时,邱华的母亲也在医院住院,妹妹对她有意见,说她自己的妈妈不管却去管别人,但老母亲很支持她,还说自己有人照顾,伤员没有。“这让我很感动。”邱华说,她记得震区伤员没有衣服换,老人知道后就在小区里募集衣服,然后让儿子开车送到医院。

伤员是躺着来西安,走着离开的,志愿者们在医院整整坚持了76天。

志愿路上也曾委屈哭过

从2012年开始,邱华帮30多个患白血病的孩子募集了上百万善款,哪怕是将极少数孩子从死神手里抢过来,邱华都会激动得哭出来。

一个汉中的3岁白血病患儿没有爸爸,邱华帮忙募捐了11万元,孩子妈妈要自己把钱拿上,邱华的意见是专款专用,孩子妈妈不理解,说要去法院起诉她,她就觉得特别委屈。后来,孩子的亲戚知道情况后给邱华道了歉。

经过积极治疗后,孩子恢复得不错,现在已经8岁了。“每当过年,孩子会给我打电话,说‘爱心妈妈,新年好’,接到一个问候电话,我就觉得付出很值!我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的是希望。”

每天在外面奔波路费是大头

能坐公交就不坐地铁

几乎每天在外面奔波,路费是大头,邱华能坐公交就不坐地铁,能坐地铁就不坐出租,她因此在志愿者团队里落下个“啬皮老太太”的外号。她退休工资不到3000元,几乎全用来做公益了,她对自己吝啬是想把钱留下来做公益。她笑着说,自己是月光族不说,有时候还要靠家里接济,“感谢其他志愿者的默默付出,给予的力量和支持,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天安排得满满的,在得到的同时,邱华也在失去,失去的是亲情。

12月2日,在采访时,邱华坦言自己对家人照顾太少,外孙女从出生到现在,都5岁半了自己从来没带过,都是姥爷在带,孩子跟自己不亲,老吵架,感觉很伤心,给她买零食都不行,还是喜欢姥爷。

今年11月,邱华填了人体器官捐献表,女儿知道后打电话说:“妈,你终于要把自己捐献出去了,了却了心愿。”那一刹那,邱华觉得女儿是懂她的,这就是她的心愿。如今的邱华,有了自己的陕西慈善爱心大姐志愿者团队,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队伍去帮助更多的人。

故事主角 陕西省公益大使曹金生

7年帮助800多个走失老人、孩子、智力障碍者找到家人

他说: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只要群众有需要,就坚持做下去。

陕西省十大公益大使之一曹金生的志愿者之路始于2013年1月13日。那天,曹金生在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的食堂打了饭正吃着,旁边治安大队的一位同事对他说:“你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帮我们个忙,我们那来了一个失忆的姑娘,找不到家了,她连自己的姓名都不记得了。”

曹金生简单了解了失忆姑娘的情况后,便痛快地回复:“行。”他没想到,帮助这个姑娘找到家人后,他的业余生活就都被寻人这事儿给占满了。

第一条找人信息有8000多万人次点击量

失忆姑娘看起来二十六七岁的样子,瘦瘦的,曹金生随口问了几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儿?”“不记得了,我想回家!”

如何让姑娘找到家人,曹金生想到了自己的微博。2012年看新媒体挺火的,他也开了微博,起了个“西安莲湖曹警官”的网名。

曹金生想,要是把姑娘照片发到微博里,会不会有更多人关注到这条寻人消息?他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配上一段文字说明,就发了条微博。

这条微博转发量特别大,一些“大V”、明星也在转发,最多时有八千多万次的点击量。微博发出后的第五天,姑娘的弟弟联系了曹金生,他人在河南商丘,和家人连夜买了火车票,次日就来西安和妹妹相认,失忆姑娘一眼就认出了妈妈和弟弟,三个人抱在一起痛哭。

消息传开后,就经常有人找曹金生帮忙寻找失散的家人。

邀请找到的人和家人加入志愿者服务队

只要群众求助到曹金生,他一定会尽力相助。

2017年,西安市未央区一个7岁的自闭症男孩失踪,曹金生及时发布了消息,很快,宝鸡救助站和他联系。原来,孩子是被人贩子拐卖的,在从西安到西宁的火车上,人贩子发现孩子有自闭症就将他扔下,好心乘客发现后告诉乘警,乘警将孩子放在宝鸡火车站,之后送到救助站,最终回到家人身边。后来,孩子又走失了两次,都被曹金生和志愿者们找见。

在寻人过程中,曹金生发现需要帮助的人特别多。2017年,曹金生在省慈善协会注册成立了“曹警官志愿者服务队”,有300多人,包括媒体、救助站,更多的是曾经帮助过的人的家人和当事人,“帮助他们找到家人后,他们要感谢、要给钱,我都会拒绝,但会邀请他们加入服务队,一起传递爱心。”

最关注的两类人群

老人和未成年女孩

有人觉得,曹金生是不是太闲了,不然哪有工夫去寻人啊?其实,作为一名政工科民警,平时工作很忙,但曹金生把所有的休息和休假时间都用来寻人,只要群众有需要。毕竟一个走失的人背后,是一个家庭。

在公益寻人过程中,曹金生主要关注两类人群,一是老人,一般都身患疾病,很容易出现意外;另外是未成年女孩,如果不及时寻找有可能遭遇不法侵害。

今年9月11日,一名25岁患有轻微抑郁症的女孩,因工作压力大,从自强西路一小区走失。得到消息后,曹金生通过自己的渠道发布寻人消息,9月17日,找到时,女孩已经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

11月22日,西安一名78岁的老人走失,家属找了几天没找见,求助曹金生。核实情况后,曹金生询问经常联系的几个救助站看老人是否在救助站,又询问经常收治老人的医院是否留治老人。同时,还编发信息在微博、公益群等进行推送。11月25日下午4点多,老人在西部大道被找到,因为本身有疾病,饥寒交迫中已去世。

听到这样的消息,曹金生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2013年到现在,在曹金生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努力下,有800多个走失老人、孩子、智力障碍人员找到家人。找的人多了,曹金生也体会到,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患老年痴呆症的人越来越多,失踪的老人也不少,但没有专门的寻人机构。“作为民警,要对得起自己的这身警服,只要群众有需要,就会坚持做下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善举唤醒更多的人去关注老人、关注走失人群。”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故事主角 即墨、邱金花、李永兰

他们一直都在默默奉献着

赵芳玲、邱华、曹金生只是陕西300多万志愿者的缩影。其实,还有很多志愿者,一直在默默的奉献着,绽放着。

志愿者即墨:志愿者的快乐无可替代

50岁的“即墨”是西安一公益互助团队的负责人,从2005年开始做公益,主要是助老、助贫和助学。刚开始是几个人朋友、同学一起做,慢慢地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现在,他的志愿者群里有400多人,志愿足迹遍布陕西全省。

即墨最难忘的一次志愿活动,是十多年前去一家养老院给老人们表演节目,离开时,一位老人蹲在墙角探着头,从窗户看着他们的身影,他转过身看去,老人的目光缩了回去,像孩子们躲猫猫一样,“她舍不得我们,眼神里都是恋恋不舍,但又知道我们不得不走,从她眼睛里我看到的是孤独。”

那个眼神让即墨终生难忘。也是他一直坚持的动力。

即墨说:“这么多年,作为志愿者,付出的同时感受到的是快乐,这快乐,是任何金钱和物质都不能取代的,很充实。”

志愿者邱金花:每次志愿活动都是精神洗礼

邱金花今年59岁,从1998年开始献血,每年两次。那时,她对公益没有任何概念。2010年2月中旬,和另外一个志愿者团队一起去献血,她才知道这就是在做公益。后来,在一次无偿献血时,光荣地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名志愿者,到目前为止,一直等待着和白血病患者配对成功。

最初几年,邱金花做的最多的是去山里捡拾垃圾,还把妹妹带进了志愿者队伍。

12月4日,邱金花说,做志愿者,她最难忘的是,结识了一批有爱心、愿意付出的人,“每个人都非常无私,每一次志愿活动,对我来说,都是精神的一次洗礼。”

的姐志愿者李永兰 身边榜样是我努力的方向

43岁的李永兰是西安西汽集团雷锋车队的一员,2018年开始,她成为爱心车厢标兵团队的一员,团队有个500人的大群,如果老人有出行需求,谁在附近谁去服务。“接老人都是免费的,尽管如此,我们都非常开心。”她和其他出租车司机每年还会去养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李永兰说:“我是陕南农村来的,能在西安找到一份开出租车的工作很感恩,身边的榜样是我努力的方向,我现在就想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编后

每个人,如果能做到不添堵不添乱,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贡献。

每个人,如果在力所能及情况下,对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就是一种推动社会向善向上的汹涌力量。

每个人,如果都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必将变成美好人间!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