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经济 > 正文

拼多多活跃用户大幅攀升至7.3亿

11月12日,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强烈关注,其中第三季度营收超过142亿元,同比增长89%,超出市场预期。三季度财报另外一个非常亮眼的数据是,拼多多的年活跃用户数量超过了7.3亿。

根据拼多多提供数据显示,在这些活跃用户当中,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占据了较大比重,同时,随着下沉市场的全面爆发和“百亿补贴”规模的扩大,更多年龄层的用户正在成为拼多多的活跃用户,其中不乏70、80后,这些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正在与年轻消费群体逐渐形成合力,夯实了拼多多的用户基础。

90后偏爱拼多多

拼购成“时尚标签”

1996年出生的梅涧中在上海一家外企机构上班,2018年起就成为拼多多的“资深”用户,他告诉记者,刚开始在拼多多上主要是拼购一些家里的日用品,一是便宜,另外不管商品价格多低,都能包邮,他在拼多多上买的最便宜的一件商品是把多功能剪刀,仅用了5元,质量也非常棒。这种拼购的乐趣对他而言一发不可收拾,现在近乎每周都在拼多多上购物,今年还购买了省钱月卡,这样每个月的购物成本又大幅降低。今年小梅准备换一部手机,在拼多多“百亿补贴”专区,买手机最高能省上千元,简直开心得不得了。果断下手了。

类似梅涧中这样的“拼购一族”已经成为95后的一个时尚标签,他们在网购时不喜欢一板一眼的购物,更倾向于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带有社交属性的拼购方式,这种形式不仅新鲜有趣,还能和好友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和心得,形成一种独特的粘性效应。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90后用户在2020年7月达到3.62亿,超越了80后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报告显示,在当代网络使用和消费中,95后新青年群体随着个性与经济的独立,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市场比例。

电商C2M模式重塑新国货

高性价产品牢牢锁定95后

对于95后甚至00后而言,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更强,因其收入水平、购买力和消费习惯的特性,他们更加热衷于在拼多多等网购平台上购买新国货。

同传统的国货相比,电商平台的“新国货”在新的时代又赋予了一层新的意义。

周小希是北京某家新媒体公司的绘图师,她最近又迷上了在拼多多的“国潮”专区,购买百雀羚的面膜、回力老爹鞋和国产的扫地机器人。另外,在拼多多上,还有“京慕”壁挂式冷暖空调、“家卫士”智能扫地机器人等等,这些“新国货”在品质上不亚于一线品牌产品,但是其售价仅有其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这些新国货产品就是新电商平台的反向定制产品,既C2M(消费者直连工厂)模式。以百雀羚为例,它和拼多多合作,在研发过程中利用大量消费者画像、消费需求以及大数据分析方面的建议,通过柔性供应链,为拼多多打造了一款名为“蓓莉”的定制产品,作为渠道特供,不仅保证品质的稳定,同时在价格上也比母品牌更便宜。

对于拼多多而言,其通过将C2M设计与其社交商业平台整合,将单个生产商和工厂与消费者内在需求(如地理位置、偏好、行为)相关联,从而实现为用户带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水平,对价格敏感群体的95后新青年,就形成了在平台上超强的购买粘性。

来自拼多多数据显示,上半年百雀羚在拼多多销量飙升10倍,后续还将推出定制化的“拼品牌”。回力品牌一个月内在拼多多上卖出13万双回力鞋,已被95后买爆。另外,销量占全网超1/3的曹县汉服联合拼多多和敦煌莫高窟壁画推出的多款新品整套汉服价格低至百元内,真正让年轻人实现“汉服自由”。

70后也爱拼购

主力消费群体快速崛起

事实上,除了95后偏爱拼多多,70、80后等主力消费人群也正在悄然成为拼多多的消费人群。

根据移动大数据平台QuestMobile报告显示,拼多多已成为70和80后用户最爱使用的APP,其TGI(Target Group In-dex,目标群体指数)高达80.5%,甚至超过各类短视频应用。

同95后相比,70、80后有的已过不惑之年,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且时间充裕,他们在购物上也会更加理性,同时在购物上又具有一定的宽容行,什么新鲜事物也都愿意去尝试。

今年43岁的卓蓝女士去年开始用拼多多,她非常喜欢在平台购买当季水果,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水果他都会在拼多多上购买,云南的橙子、浙江的橘子、烟台的草莓、宁夏的枸杞等等这些当地的特产,他都会在上面购买。当然,家里的一些日用小杂物也少不了拼多多,一年下来,花费不下四五千元。

有业内专家认为,70后、80后掌握着家庭的财务开支大权,因此,生活态度更趋于务实和理性,对传统品牌高溢价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这与拼多多所追求的高性价比及对有闲时间的有效转化高度契合。 华商报记者 杨刚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