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冬补 你到底懂不?

全家一律补“大枣” 小心帮倒忙

大枣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但是吃红枣也有很多禁忌。专家表示,大枣属于药食同源之品,有独特的药性,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辨体质,一律用大枣进补,有时起不到保健作用,还会帮倒忙。所以,大枣不能乱吃。

痰湿偏盛者、爱上火者

感冒初期、糖尿病患者少吃枣

枣对身体有很多补益作用,因此民间流传着“一日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王文泰介绍,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病后体弱、贫血患者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可以通过大枣调理身体。

“大枣虽好,也有禁忌。”王文泰表示,以下4类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大枣。痰湿偏盛者,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大枣的滋腻之性容易助湿,使得痰湿停留在体内难以清除,进而加重上述不适。这种体质的人更适合吃薏仁、红小豆、山药、丝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爱上火的人,这类人体质偏热,经常出现便秘、口臭、咽喉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而大枣性味甘温,偏于温补,若大量食用,犹如火上浇油;感冒初期患者,感冒初期,入侵人体的风寒或者风热之邪正盛,若此时食用大枣,其黏腻的性质常常会导致邪气滞留,使得体内的病邪难以驱除,不利于恢复;糖尿病患者,大枣含糖量较多,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枣。

吃完枣1~2小时后

再吃高蛋白食物

“吃枣后不要马上吃高蛋白食品。”宝鸡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李梅表示,枣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而维生素C会使大量的蛋白质凝结成块反而影响身体对蛋白的消化和吸收。一般在吃完枣后的一到两个钟头后再吃高蛋白的食品。特别要注意的是,枣不能跟海鲜类的食物同吃,食用过量会引起食物中毒。

动物的肝脏富含铜、铁等元素,铜铁离子极易使其他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因此红枣也不要与动物肝脏同食。

此外,服用退热药物同时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复合体,减少药物初期的吸收速度。枣属于含糖量高的食物,故不能与退热药物同食。

过量食用难消化

一次最好别超过20枚

“大枣虽然可以经常食用,但一次最好别超过20枚。”王文泰说,吃得过量会有损消化功能,引发便秘。此外,过多食用大枣会引起胃酸过多和腹胀。枣皮消化起来比较困难,吃枣时一定要将枣皮嚼烂。

腐烂的大枣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烂枣会出现头晕、视力障碍等中毒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要特别注意,腐烂的大枣不要吃。 华商报记者 李琳

选一杯正确的茶 过一个温暖的冬

冬天越来越冷,泡上一杯或浓或淡的茶,热热地一口一口喝下去,既暖身又暖心,真是舒服极了。那么,冬季喝茶有什么好处?应该喝些什么茶?喝茶要注意什么呢?近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如何选茶

最好喝经过焙火的茶或者温性茶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多酚、维生素等几百种成分,可以调节生理功能,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宝鸡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魏格玲介绍,冬季气温低,日短夜长,人体活动相对减少,食欲增加。喝茶可以祛寒暖胃,增强抗寒能力,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运动能力。还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不同的茶保健作用各不相同,最好根据体质选择适合的茶。

哪些茶适合冬天喝?从事茶叶工作十余年的茶艺技师李伟介绍,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讲,冬天最好喝经过焙火的茶或温性的、较少刺激性的茶,例如渥堆的黑茶、焙火的乌龙茶、红茶、陈放多年的老茶和老白茶等。

黑茶减肥 乌龙茶抗衰老

红茶生热暖腹刺激小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适合喝哪种茶呢?李伟介绍,黑茶有减肥作用,适合冬季控制体重。乌龙茶含有大量的儿茶素,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而且其去油脂、助消化的作用有时甚至强于普洱熟茶。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可以生热暖腹,而且冬季坚持用红茶漱口能杀菌消炎,直接饮用还有预防流感的作用。由于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刺激性小,特别适合睡眠不好的人和肠胃、身体比较虚弱的老年人。

另外,红茶也是调味茶,可以根据喜好适当加入牛奶、奶精或果汁,在冬天喝既温暖又可口,别有一番风味,上班族在下午感觉困倦时喝上一些调味红茶也可以缓解压力、解除疲劳。陈放多年的老茶也有暖胃、生津止渴的作用,但要注意选择保存得当、无异味、未变质的。

喝茶禁忌

宜温不宜烫

宜热不宜凉

“对普通人来说,一日饮茶12克左右,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不过尽量少饮浓茶,多饮浓茶会伤胃。”李伟特别指出,随着功夫茶的流行,人们喝茶“越来越烫了”,这是非常不对的。人们喝茶本为保健,但喝烫茶会增加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得不偿失。饮茶最佳的温度应该是60℃左右,不要超过70℃。冬季饮茶宜热不宜凉,最好要保持一定的热度,因为茶汤热饮时,香气十足,冷了之后,则香气减弱,且由于茶汤放置太久,也会因接触空气而产生氧化现象,味道欠佳。

此外,不要空腹饮茶,冬天肠胃调节功能本身就较夏天弱了许多,如果再空腹饮茶,肠胃就会立刻引起反应,加重它们的负担,导致肠胃功能彻底紊乱。 茶具最好选择散热慢的紫砂茶具。

不适合喝茶的人群

孕妇、经期女子、老年人

虽然茶有清头目、醒昏睡、化痰消食下气和利尿止泻的作用,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宜在冬季喝茶的。

魏格玲介绍,孕妇不宜喝茶,由于茶叶中含有的茶碱有兴奋作用,这对胎儿的形成和发育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经期不要喝茶,冬天寒冷,一些女性喜欢通过喝茶来保持身体的热度,但是如果是在经期中本身失血过多,如果再喝茶的话,就会造成体内的铁流失,形成缺铁性贫血;老人冬季少喝茶,茶叶本身寒凉,老年人到了冬季,抵抗力下降,手脚容易出现冰凉的现象,如果此时再喝上一杯茶,那只会更加重寒气,从而导致疾病的入侵。因此,在冬天,老年人还是少喝茶为好。 华商报记者 李琳

真“全谷物”才健康“纯天然”多是炒作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食品商家也开始在健康饮食上大做文章,各种标榜着“纯天然、全谷物、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备受人们欢迎,掀起不小的饮食营养的热潮。但是这些食品,真的能够带来预想中的健康吗?

全谷物受欢迎 要看清成分表

粗粮对身体有益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各大超市都有标着“全谷物、纯粗粮”等字样的食品,声称含有精选谷物,可补充膳食纤维,调节膳食平衡,养颜减肥。不少市民喜欢将其作为早餐或者夜宵来食用,既能够获得粗粮带来的营养,又方便快捷。

宝鸡市营养学会一级营养师王亮介绍,市面上常见的像燕麦粥一类粗粮速溶饮品,选用的大多属等级较差、成本较便宜的原料,例如碎米或存放比较久的谷物等。这些东西经过加工、磨粉后,营养素很容易流失,靠它来摄取谷物当中的膳食纤维根本不实际。另外,纯正谷物就算被磨成粉,也应保有原来的麸皮、胚芽比例。在成分表首位标有“全麦”“全谷物”字样的,相对比较纯正。

粗粮能量棒、粗粮饼干、纤维饼干是很多女性的零食首选。王亮介绍,粗粮食品膳食纤维含量应≥3克/100克,或≥1.5克/100毫升,但市面上粗粮棒或饼干很少达到这一标准。有些所谓的“粗粮食品”,甚至只是在精白米面中加了点麦麸。建议市民,获取粗粮的正确途径,应当是杂粮粥、杂粮饭和五谷豆浆等。

高价纯天然多为炒作

“纯天然无污染”这句话经常在各种食品宣传中出现,许多消费者明白,很多食品根本不是“纯天然”,但仍然愿意花高价购买标有“纯天然”等字样的食品。超市里印有“纯天然”或“天然”字样的食品主要包括肉蛋类、加工食品,如水果干类以及打着标签的果蔬。

王亮说:“‘纯天然’很多都是噱头,相对而言,天然形态、加工程序少的食品,健康价值损失比较少。比如新鲜的苹果比粗加工的苹果干更有价值,苹果干又比深加工的苹果果脯更有营养。” 华商报记者 张甜甜

新人冬补太过火?小心关键时刻化妆难

拍婚纱照前半个月要忌口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却依然挡不住恋人火热的爱情,不少准新人依然选择在冬季拍摄婚纱照,唯美的雪景、时尚的街景,伴随着新人的微笑成为冬日里最明媚的一缕阳光。

小心进补多上火 化妆也难遮挡

宝鸡市某大型婚纱摄影中心摄影师陈先生介绍,在冬季不仅不妨碍拍摄婚纱照,婚纱照当中的雪景还会增添唯美浪漫,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时机。

在冬季放弃婚纱照拍摄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寒冷,其实在拍摄之前,新人都是穿着羽绒服在外面,只有在拍摄的短短几分钟时间需要穿着比较单薄,工作人员在拍摄结束也会第一时间为新人送上热水、暖水袋等。

拍摄中,摄影师会与新人互动,缓解寒冷。工作人员会建议新娘选择拖尾的盖住腿的和有小披肩的礼服,这样女孩可以在裙子底下穿上保暖裤,肩膀也不会太冷。建议新人在拍摄前特别准备保暖贴片贴在腰腹,暖手宝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会选择吃一些进补的东西,但又经常上火,特别是在嘴部周边出现一些红肿,即使化妆也非常不容易遮挡。因此,新人在拍摄婚纱照前半个月就要开始忌口,并且多喝热水。更不要在拍照前感冒,会导致精神状态比较差。

冬天拍婚纱照以雪景和街景为主

陈先生说:“冬季的婚纱照,虽然角度不同风格不同,但多以突出温馨的情景为主。”拍摄雪景一般选在下过雪后,天气比较好。摄影师选一个点来拍摄,飘散的雪花可以后期添加。

除了雪景外,冬季在宝鸡拍摄婚纱照比较常见的地方就是植物园,很多人都认为冬季大多数植物都已凋谢,其实不然,冬季的傲雪红梅、苍翠的青松,都可以成为照片亮点,湖光、古塔婚纱照中常见景物。

街景在婚纱摄影当中以其时尚的氛围而广受欢迎,并且不同季节的街景,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现如今依然非常受欢迎。

陈老师介绍,冬季的街景没有夏秋绚烂,更多是一种宁静感,夜晚的街道、林立的高楼,街景之中的情侣,正是在印证灯火阑珊之间,蓦然回首的温情。 华商报记者 张甜甜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