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大风财经 > 正文

一月份理财市场小幅波动 新发产品收益率下跌

春节前后,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出现小幅波动,在业内普遍认为市场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特点下,新发产品业绩收益下调也成为常态。业内认为,未来“固收+”或将是各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重点产品。

一月现金理财规模下降近2000亿

新发理财产品环比减少432款

一月份理财市场整体规模有小幅波动,根据华西证券研报统计,截至2月7日,全市场理财规模为30.29万亿元,对比前一周增长了1458亿元。据中信证券研究测算,截至1月末,银行理财现金理财规模下降近2000亿元,纯固收产品规模增长1300亿元,含权的“固收+”产品规模增长1800亿元。

据普益标准数据,2025年1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325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432款。其中,开放式产品497款,占总发行量的21.4%;封闭式产品1828款,占比78.6%。

西安某股份行投资分析师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银行理财规模往往在年末出现季节性的小幅回撤,并于次年1月重回增长轨道,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扩张走势。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这一季节性规律有所弱化。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表示,2月份,春节取现的短期影响将消弭,理财修复的长期趋势将成为主导。回顾去年11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5000亿元至30.70万亿元,增幅远超市场预期;12月的季节性降幅又远低于历史均值和市场预期,因此认为1月份的修复承压仅是短期现象,预计2月理财大概率将恢复到接近31万亿元的水平。

新发产品收益率下跌

赎回压力增大

2025开年,有些投资者就注意到理财产品发行利率因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滑而回落,而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业绩比较基准方面,2025年1月全市场新发开放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35%,环比下跌0.08个百分点;全市场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71%,环比下跌0.0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受债券收益率下滑与同业存款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今年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将进一步下行,新发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大概率会下降40至50个基点,低于2%。

银行一线人员已经感受到了下滑的影响,西安某股份行理财经理表示,春节前他们已感受到产品收益率下滑所带来的赎回压力,并表示由于现金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落幅度较大,节前这类产品赎回压力相对较高。

2025年可能是“固收+”产品大年

1月份“固收+”产品表现不俗。中信证券研究团队表示,虽然1月理财修复承压,但剔除受春节取现影响较大的现金理财后,“固收+”产品表现仍然不俗。1月份纯固收产品规模增长1300亿元,含权的“固收+”产品规模增长1800亿元,并认为这一态势未来仍将保持。在利率下行大背景下,纯固收产品收益率的吸引力逐步降低,“固收+”理财作为“黑马”,未来仍将是各大理财子公司发行的重点产品。

另外,政策也为“固收+”产品注入新动力。我国政策积极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2024年《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理财资金参与权益市场,权益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也可能带动投资者对含权产品类“固收+”产品的需求。

从数据来看,2024年“固收+”基金业绩翻身,超9成产品取得正收益,平均涨幅达到4.98%。2025年,看好“固收+”几乎成为公募行业的共识,不少基金公司计划在“固收+”产品上加大布局。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可能是“固收+”产品大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滨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