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用心用力调查研究让提案更有质量、更有分量

代表委员风采录

时序更迭,使命如磐,2025年全国两会启幕在即。过去一年,全国人大代表与全国政协委员们肩负人民重托,以“枝叶关情”的初心与“躬身力行”的担当,交出了一份写满奋斗与智慧的履职答卷。即日起,华商报开设“代表委员风采录”专栏,聚焦这些履职路上的“追光者”,记录他们的调研足迹与议案、提案故事,透过他们的视角,看新征程上,代表委员们如何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篇章。

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今年已是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第13年参加全国两会。

在过去的12年里,巩富文深入政治、经济、金融、法治、民生等众多领域进行一线调研,提交了150余件高质量提案。每一件提案从调研到落地,再到具体工作的实质性推动,他无不用心用力,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让提案更有质量、更有分量。

2024年全国两会上,巩富文提出关于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提案,希望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与立法设想。该提案被评选为全国政协2024年度好提案,并得到了有关部委的重点督办。

2024年6月13日,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全省首个涉具体文物遗迹保护的巡回法庭——乾县人民法院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巡回法庭在乾陵景区揭牌。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辉煌灿烂的显著标识,也是巩固民族记忆、凝聚民族力量、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巩富文介绍,近年来,陕西法院把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忠诚担当、履职尽责的重要方面,努力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陕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筑牢安全防线。

2024年11月12日,巩富文在全国法院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会议上,代表陕西高院作了“以司法之力守护民族文化瑰宝”的发言,相关创新做法获大会认可,陕西也是此次发言省份中唯一的中西部省份。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持续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并积极建言献策。今年两会,巩富文将围绕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提出提案,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总体战略规划与制度保障不够、开发保护手段单一、转化成效与资源优势不相匹配等问题提出建议。

巩富文提出,应强化系统规划,设立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构,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事业,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部门间、区域间协调,增强工作合力。此外,应强化产业扶持,以产业化形式打造“文化遗产+”特色品牌、加强自身造血功能、打造完备产业链,通过多方融合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拓宽发展思路,同时强化队伍建设、宣传引导,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奠定人才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记者手记

“提案要切口小、道理硬、靶向准,必须不断打磨,这样的提案才是有血有肉的,是接地气、冒热气的。”这是巩富文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总结出来的“履职经”。

耕耘十载,笃行不怠。巩富文把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与情怀书写在神州大地上。作为手执公器的法学者,他也将继续带着沉甸甸的民意,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不遗余力鼓与呼,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