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大风教育 > 正文

最新研究:人类智力似乎正走下坡路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随着越来越多地接触视觉媒体,人类的整体智力水平,如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下降。

35%的美国人自述运用简单数学推理有困难

近日,英国数据科学专家约翰·博恩-默多克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从2012年开始,在国际基准测试(PISA)中,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主要学科中的成绩持续下降。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更多数据显示,智力表现下降不仅出现在青少年身上,多个国家的成人也在测试中表现出同样的下降趋势。

根据牛津词典定义,智商的含义是“理解事物的能力”,而约翰·博恩-默多克将智力拆分为两大基本能力类型:语言理解和数学推理。如今在高收入发达经济体中,各年龄段的人们在这两项能力中都出现大幅下降。

在OECD每年发布的学习能力问卷中,共有25%的人汇报自己难以通过简单的运算判断一段声明的对错,同样有类似比例的人汇报自己难以将一篇文章前后两段信息联系在一起。在美国,情况更为严重,高达35%的人群自述在简单数学推理中存在困难。

此外,一项持续几十年的“未来监测问卷”,每年都会询问当年满18岁的青年,是否在集中注意力、推理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感受到困难。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困难人群”的比例一直稳定在15%以下,但在10年代中期之后,这一比例迅速上涨,目前接近25%。

约翰·博恩-默多克表示,在短短几十年间,人类大脑的构造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合理的解释是人类对于自身大脑潜能的开发程度降低了。他还认为,尽管很多人将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列为人类平均智商下降的“罪魁祸首”,但这样的归因仍然比较片面。

被动接受信息可能让大脑发育迟缓

约翰·博恩-默多克称,在10年代初期,人们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比今天更加积极主动,因而能够刺激大脑成长,而被动地接受信息则可能让大脑发育迟缓。

如今的网络已经从有限的网页转向了无限滚动、不断更新的内容流,并且持续不断地通知轰炸。人们不再花大量时间主动浏览网络,并与认识的人互动,而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洪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有耐心阅读长文并进行推理判断的人大比例减少,更多人喜欢很短小、直接预设结论的信息。主动搜索优质信息的行为可能有利于大脑成长,但被动等待算法“投喂”则不利于大脑成长。

约翰·博恩-默多克指出,在“后文本时代”,人们更加沉浸于视频这种视觉媒体,人脑的注意力也从书本转向了电子屏幕。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评估中心长期的问卷结果,在1980年,约有36%的美国人几乎每天读书,只有16%的美国人“几乎不看书”。到了2024年,“几乎不看书”的美国人占比接近50%,几乎每天读书的比例萎缩到14%。

约翰·博恩-默多克认为,从文字到视频的转变影响的不仅仅是阅读能力本身,大脑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和思考推理的深度都被短视频极大限制了。不过,他表示,人类的未来并不悲观绝望,大脑总有能力重新恢复生长,“锻炼”出新的思考能力。

过度依赖AI会削弱认知能力

此外,这一趋势恰逢人工智能(AI)的兴起,据多位业内大佬预测,可比肩人类认知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有望在5到10年内变成现实。

据微软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生成式AI的使用可能会削弱批判性思维。这项针对319名知识工作者的研究发现,过度依赖AI会削弱认知能力,导致“机械化趋同”“数字健忘症”等现象。

与此同时,各大科技公司和各国政府已经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AI研究,重点关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自动化等领域。像谷歌、微软和Ope-nAI这样的科技巨头已经推出了越来越复杂的AI模型,例如ChatGPT和Gemini,这些模型能够执行复杂的认知任务。

去年12月,在xAI推出首款图像生成模型Aurora后不久,亿万富翁马斯克警告称,AI可能在未来三年内变得比人类更聪明。 综合羊城晚报、红星新闻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