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大风教育 > 正文

美国流浪宇航员回家 他们曾面临多少挑战?

8天太空出差意外变成9个月“星际社畜”挑战赛

昨日他们终于搭乘马斯克的“龙”飞船开始返回地球

@感觉这俩宇航员像是被发配到太空流浪去了,美国总统都选出来了,他们还在天上。

@打破了被迫滞留空间站的天数纪录?!太好笑了。但不管怎么说,回来了就好。

@真是不容易,想问问加班费得不少钱吧?

@怎么有种刑满释放的感觉?

@这体质能扛到现在也是杠杠滴了,希望回来后身体不要受到影响,祝平安。

@说好的8天回家,结果被迫在太空“续租”9个月 原计划8天的“太空出差”硬生生变成“星际社畜”生存挑战赛……

终于,这场剧情比科幻片还离谱的事件要结束了——北京时间18日13时05分,滞留太空超9个月的两名美国“流浪”宇航员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脱离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按计划,“龙”飞船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下午5时许(北京时间19日凌晨5时许)在佛罗里达海岸附近溅落。这再度引发了世界对两人的关注。

马斯克创办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搭载包括因“星际客机”飞船故障滞留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在内的4名宇航员,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凌晨脱离国际空间站,启程返回地球。

“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1时05分(北京时间18日13时05分)脱离空间站启程返航。飞船计划于当天17时57分(北京时间19日5时57分)左右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溅落。

“龙”飞船搭载的4名宇航员分别是威尔莫尔、威廉姆斯以及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和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戈尔布诺夫。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于2024年6月5日乘坐“星际客机”飞赴空间站,他们原定2024年6月14日返航,但因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只能不载人返回地球。这两名宇航员至今已在太空滞留超过9个月。

此次返航的另两名宇航员黑格和戈尔布诺夫于2024年9月28日飞赴空间站。

据统计,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在太空中度过了286天,而国际空间站的平均任务时间是6个月。威廉姆斯还完成了她的第三次太空飞行,累计在太空停留608天,在美国宇航员中排名第二。

目前,在空间站连续停留天数的世界纪录由俄罗斯宇航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保持,他1994年1月至1995年3月连续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呆了437天17小时58分17秒。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虽然没有打破在空间站连续停留天数的世界纪录,但是毫无疑问是打破了被迫滞留空间站的天数纪录。

按照流程,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返回地球后将前往NASA位于休斯顿的航天中心进行健康检查。在得到医生批准后,两人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

威廉姆斯本月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表示,她非常期待回家看到她的两只狗和家人。 本版稿件据央视、中新社等

多知道点

空间狭小、失重环境等

让他们滞留的每一天都不容易

空间站并不是理想的度假胜地

“常驻”宇航员面临多项挑战

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两人从8天的出差模式转为在空间站长期滞留9个多月,也让外界对两人的身体健康状态产生担忧。有美国媒体日前就表示,经过9个多月的太空生活,威廉姆斯身体消瘦,黑眼圈明显,威尔莫尔则面容憔悴。

有的朋友会觉着在空间站里面欣赏太阳系美景,以及在零重力状态下飘来飘去,是种不错的生活体验。但实际上,虽然太空景色美不胜收,但空间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度假胜地。空间狭小、失重环境等,让滞留的每一天都不容易。

考验一:“电话亭”大小的睡眠舱

在地球上,睡觉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在失重的太空中,躺下或是把头靠在枕头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的主要睡眠区位于空间站的“和谐”舱,每个睡眠舱就如同一个电话亭大小。宇航员没法像我们一样,四仰八叉地舒服躺在床上,他们要用睡袋把自己固定在舱内,因为在狭小的舱内漂浮,很容易碰撞到各类仪器设备,发生危险。

考验二:有点复杂的上厕所

在国际空间站,上厕所被戏称为“轨道厕所”。

与地球上的厕所不同,太空上的厕所分为固体和液体废物两个容器。宇航员用一个带漏斗的管子来收集尿液,而固体废物则通过一个带盖的小孔和风扇吸力来处理。

尽管这个系统安全卫生,但使用起来需要一些练习,否则可能会有点尴尬的“混乱”。而且,这种需要抽吸的精细过程,让人很不舒服。

考验三:太空洗澡,基本靠“擦”

在太空中,洗澡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重力,水的表面张力使它像一种粘稠的团块,形成大的漂浮球体,附着在附近的表面上。宇航员只能每天用湿毛巾擦洗两次,并使用无水洗发水清洁头发。因为要注意防止牙膏泡沫和水珠,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四处漂浮,而漂浮的废水对电子设备有危险,航天员在太空刷完牙后要将牙膏沫吐到纸巾上扔掉,当然,要是喜欢那些可食用的牙膏沫,也可以直接吞下。

考验四:让人难受的“太空晕”

与地球不同,国际空间站和太空飞船中的重力非常微弱。由此产生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称为“太空晕”。在地球上,我们身体的平衡受到重力很大的影响。耳朵深处有一个小但重要的平衡器官,称为“前庭”。这个器官将身体受到的重力和加速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发送到大脑。

在地球上,大脑一直接收来自这里的重力信息,以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在重力非常微弱的太空中,来自前庭器官的信息发生变化,导致大脑混乱,从而引发太空晕。然而,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在太空停留几天后,太空晕会逐渐减轻。太空晕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不会出现太空晕。此外,回到地球后,受到地球重力影响,也会出现类似太空晕的“重力晕”症状。

考验五:面部浮肿是常有的事情

在太空中,脸部水肿很常见。在地球上,人类不会漂浮是因为受到重力的牵引。事实上,在地球上,像血液等体液流动也受到重力的影响,更多移向身体的下半部分。当到达太空时,由于重力减小,体液会积聚在上半身,导致脸部水肿。由于这种影响,鼻腔粘膜也会肿胀,因此宇航员经常出现“鼻塞”的情况。

在太空逗留一段时间后,体液平衡会恢复,通常几周内脸部水肿会消失。

相反,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他们经常出现头晕(直立性低血压)。在太空中,由于可以用较小的力量将血液送出,心脏肌肉会退化,回到地球后,由于地球上的重力比太空大,心脏向头部输送血液变得困难,引起头晕。

考验六:骨骼和肌肉力量变弱

长时间在太空中停留会导致骨骼和肌肉退化。在地球上,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我们不断使用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和骨骼来抵抗这种力量。在重力非常微弱的太空中,即使不用两条腿站立,也能保持姿势,移动时也不需要使用腿部。长时间在太空中滞留会导致肌肉力量减弱,骨量减少。因此,科学家正在研究预防宇航员的骨量减少的药物。此外,为了防止宇航员的肌肉和骨骼变弱,他们需要在国际空间站逗留期间每天进行约2小时的运动。

考验七:在狭小空间中生活带来的压力

相比于过去的太空船,国际空间站(ISS)的居住空间已经扩大很多。然而,与地面生活相比,活动范围仍然非常有限。长期在狭小空间中与其他宇航员共同生活和工作数月,可能会在自己都未察觉的情况下积累压力。ISS上的宇航员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各个国家,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等也可能导致压力。心理上,宇航员也易患抑郁症。

想象一下,你正在一个地方出差,但突然被告知因为飞机故障,8天的公差需要延长到2个月,半年,再到9个月……

2024.06.05

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搭乘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飞船升空,执行该飞船的首次载人试飞任务,6月6日飞抵国际空间站,飞船原定6月14日返航,但发动机故障和氦气泄露导致一拖再拖。

2024.08.24

美国航天局决定,让两人改乘SpaceX的“龙”飞船返回地球。这个决定对于口碑与营销业绩屡受打击的波音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波音多年来投入巨资研发“星际客机”,试图与SpaceX竞争,但进展不顺。

2024.09.07

“星际客机”飞船降落美国新墨西哥州。

2024.09.08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商业载人项目负责人斯蒂克称,虽然“星际客机”安全返航,但不让两名宇航员搭乘这艘飞船返回是“正确的决定”。

同时,他宣布调整宇航员轮换计划,将即将前往空间站的Crew-9乘组去掉两人,腾出座位。问题是,Crew-9乘组任务计划为期6个月,这意味着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需要在天上加6个月的班。

2024.10.29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人类载人航天活动始终充满风险与挑战,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永远是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最为关切的重中之重。作为同行,我们也十分关注美国宇航员出差延迟返回的事态发展。我们对NASA高度重视航天员安全表示赞赏,也预祝两名航天员能安全归来。

2025.01

马斯克透露,去年下半年本可带回宇航员,但由于自己属于“特朗普战队”,因此前总统拜登认为“SpaceX带宇航员回家”会让特朗普“看上去不错”,这不利于哈里斯竞选。

2025.02

原计划当月升空的Crew-10乘组宣布延迟一个月升空。

2025.03.06

美国总统特朗普拿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被困开玩笑说:“我希望他们彼此喜欢,也许他们会爱上彼此,我不知道。”随后他表示,两人滞留是由于前总统拜登“无能”造成的,自己将督促马斯克迅速接回宇航员。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