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华商要闻 > 正文

山阳:担当实干 攻坚克难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4年,山阳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接续打好“四提攻坚战”,扎实开展项目提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补短、党建增效“五大行动”,全力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

■重点项目蓄足后劲

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0个、完成投资36.6亿元,总投资96亿元的山阳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动工,西十高铁山阳段路基完成90%、山阳站站房主体竣工,丰阳雨露食用菌产业园等33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型环保采暖设备制造等3个项目代表商洛接受全省视频观摩。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

■产业发展聚链成群

锚定打造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新材料、康养旅游“三大百亿产业链群”目标,引进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类企业5家,电源制造、触控显示、碳纤维材料“三条产品链”初具规模,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项目落地建设,丰源钒业等7个技改扩能项目建成投用,富新振兴金矿通过环评;天竺山景区完成提升、对外复园,世界定向排位赛等大型节赛活动成功举办,山阳获评“健康中国·深呼吸康养旅游强县”“全国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招商引资实现突破

坚持全民、团队、企业、乡党“四联”招商,实行“热力图”“备忘录”等制度,成功举办2024年乡党回乡联谊暨开放发展大会等招商推介活动;新建标准化厂房2.6万㎡,高新区新入驻投产企业6家,亩均产值达到525.6万元;外出拜访考察青岛拉米拉等企业120余家,签约项目50个,实际使用内资16.83亿元,完成外资直投4.21万美元。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大力实施便民设施提升“四大工程”,城市运动公园二期、卜吉沟水生态治理项目竣工投用,投放智能便民设施156套;实施镇容镇貌改善等项目46个;高标准建成五条整流域粮食生产示范带;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6个、市级19个,袁家沟红色美丽村庄基本建成,户家塬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稳步推进,法官镇入选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在山阳观摩。

■灾后建设有序推进

面对史所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建立镇、村雨情水情互通机制,提前果断撤离群众1.33万户2.99万人,第一时间安置受灾群众1441户,仅用10天抢通了所有受灾村的道路、饮水等设施;启动灾后建设项目74个、583处水毁饮水设施全部恢复,修复道路24.8公里、河堤13处,维修加固桥梁31座,谋划2025年、2026年灾后建设项目86个。

■民生福祉持续攀升

实施易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8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9万人;分层分类联动救助做法全省交流推广;西北首家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建成投用;县第一中学迁建和第五、第六小学改扩建竣工投用,高考全市文理第一名花落山阳;全市首个县级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建成投用,中心卫生院“管理圈”等做法全国交流,慢病医防融合三色管理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山阳获评全国医共体建设示范县;“中村民俗展”获首批“陕西省优秀群众文化品牌”项目,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示范县创建通过验收。

■生态价值加速转化

动态排查整治秦岭“五乱”问题109个,省总台账实现销号清零;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5天,水环境质量稳居全市第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通过市级预审,成立生态资产管理运营公司,完成18个镇街GEP和法官秦岭原乡农旅小镇等4个VEP试点核算,发出首张“林业碳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做法被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安全基底扎紧筑牢

成功应对多轮罕见暴雨灾害,圆满完成丹宁高速水阳段桥梁垮塌事故配合搜救任务,扎实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城镇燃气安全等“六大专项行动”,整改风险隐患685个,保交房、棚改、国企破产改制等难题化解稳妥推进,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获评省级“平安县”。

■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推进

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常态化举办“丰阳大讲堂”,承办省文明实践“强基工程”示范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如愿》获全省二等奖;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产业型党组织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组团式”帮扶工作受到中组部调研肯定。

锚定目标 真抓实干

奋力谱写山阳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经过科学研判,山阳县确定的2025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5.5%、7.2%以上。

聚焦这一目标,山阳县委、县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接续打好“四提攻坚战”、争做“六个做示范”,重点抓好抽水蓄能电站、全钒液流电池、漫川酒旅融合产业园、高铁新城、高新区提标扩容“五件大事”;接续推进灾后建设、闲置资产盘活、困难企业激活、棚改尾欠项目建设、政府债务化解“五件难事”;坚决守牢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生态环保、防返贫、安全生产、社会稳定“五条底线”。聚力推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改革创新、城乡融合、生态转化、民生福祉、民主法治、基层治理“八个突破”,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加快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奋力谱写山阳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坚持项目为王、投资引领

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紧盯中央和省市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动态谋划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不低于200亿元,全年实施重点项目76个,年度投资不低于63.4亿元;全力保障西十高铁建设,突出抓好山阳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强化标准化厂房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招引项目30个以上,实际使用内资增长10%以上、使用外资增长3%以上。

坚持延链补链、培优育强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成粮食播种42万亩,力争产量达到8.5万吨以上;创建县域电商直播示范基地5个,完成农特产品网上交易1.5亿元以上;聚焦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新材料产业发展,推动全钒液流电池项目一期7月底前投产,力争富新振兴金矿项目年底前核准投产;完成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省级审批,创建省级创新创业平台1个,申报秦创原项目2个,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0家;减税降费6000万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0亿元,新培育“五上”企业50家以上;启动漫川酒旅融合产业园一期,建设挂面非遗文创街区,启动天竺山5A创建,办好2025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加速释放消费增长潜力

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县级物流配送中心、镇级商贸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抓好城区商业设施招商;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中医康养、运动康养等旅游新产品,大力发展电商直播等新业态,鼓励发展首发经济、首店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夜间经济;扎实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发放消费补贴200万元以上;全力办好全省武术锦标赛等大型赛事,积极申报天竺山国家定向运动基地;做优做强文旅三产,力争旅游接待人数增长12%以上,争创国家级县域商业“领跑县”。

坚持建管并重、内外兼修

全面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深入推进以生态修复为主线的县城更新行动,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磨沟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育才路排水管网、西河新区路网改造提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打造一批城市微空间,争创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启动丰阳序、众安翡翠华府建设,推动82个“三无小区”和单位家属院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快银花挂面小镇、天竺山文旅小镇等重点镇建设;加快建设2个综合交通枢纽等配套设施,完成高铁站点周边食宿商超等业态布局。

坚持抓点示范、有序衔接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抓好高标准农田和整流域粮食示范带建设;加强帮扶车间和社区工厂招商运营,实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补短和公共服务项目25个;统筹抓好灾后建设,5月底前完成所有D级危房重建或搬迁,年底前道路、水利等设施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5个以上,推动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的村全面清零,培育50万元以上强村13个。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

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抓实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特色改革和“小切口”改革,积极争取国省改革试点,打造一批“山阳样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抢抓国家建设战略腹地等机遇,争取商郧高速过境山阳;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服务专项行动,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坚持系统施治、转变理念

巩固放大生态环境优势

深入开展守护秦岭祖脉三年行动,启动实施生态修复项目4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0平方公里、造林绿化16万亩,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50天以上;建成全域污水处理站25个,确保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塑料污染治理,严防建设用地环境污染风险;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应用体系,申报实施VEP项目16个;规范运营生态资产公司和生态试点银行,发放“生态贷”10亿元以上;申报认定农产品“三品一标”4个以上,不断扩大“源味山阳”区域公用品牌溢价空间。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建成零工市场1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以上;启动县第七小学建设,完成漫川中学等6所学校改扩建,高质量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验收;深入推进医保总额预付等“四项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县人民医院创三级医院;完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县养老中心建成投用;开发文创产品10种以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三馆”管理,巩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成果。

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

切实筑牢安全发展屏障

纵深推进维护政治安全“十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反邪教反恐怖斗争和“净网”行动,严防重大敏感案事件发生;加快落实一揽子债务化解政策,稳妥化解棚改、移民搬迁、国企破产改制等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防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加快推进县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实行“人盯企业+专家排查”模式,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新建气象监测站30套、人影工作站3个,完成县镇两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不断提升防灾减灾“两个能力”。 徐世旺 陈锋 孙婕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