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昨日启用 出行体验明显升级
现场直击:首日运行航班密集 旅客赞其漂亮又便捷
2月20日0时7分,来自喀什的东航MU2204航班搭载着100名旅客,顺利落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这是首个到港航班。
“刚在飞机上得知,我们是首批抵达这个新航站楼的旅客,很有纪念意义,也很幸运。”旅客杨先生觉得这次旅程值得纪念。随后,来自库尔勒、乌鲁木齐、昆明、伊宁、西宁、海口、厦门、北京的航班也纷纷抵达,对于高大上的T5,旅客们也充满新奇。“很明亮,设施很先进,希望我们厦门新机场也能有这么漂亮的航站楼。”一位到达旅客说。
在行李提取区域,由于采用“全封闭式悬吊行李钢平台”系统,这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最成熟的系统之一,行李传送速度也大幅提升。“我刚从飞机上下来,在这儿站了大约一分钟,行李就到了,确实很快。”武汉来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清晨5时的T5航站楼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首班旅客已经开始办理值机手续。“自助机上值机很快,自助行李托运、选择座位,整个过程一两分钟就完成了,特别好。”旅客杨女士说,感觉T5的各种设施都高端大气上档次,标识指引清晰,值机区十分宽敞,智能设备多,饮水机、洗手间、母婴室布局密集,出行体验明显升级。
6时05分,国内首个T5出港航班MU6245西安至泉州按时起飞,乘务组和旅客们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T5航站楼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核心工程,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客流组织模式,能够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不用转换楼层,大幅提升旅客的舒适度和出行效率。
在T5航站楼,“智慧化”元素无处不在,国内旅客在进门闸机处采集人脸信息后,从值机、托运再到安检验证、登记环节,均可实现无证通关。
魅力文物:国家一级文物秦公镈领衔出场 打造旅途中的15分钟博物馆
20日上午,全球机场首家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西部机场博物馆在T5正式揭牌。放眼全球各大机场,以机场自己建设时期的考古挖掘文物为主要展陈,并讲述有深度的历史故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可谓独一份儿。
该馆以“汉唐风韵·城市华章”为设计理念,以打造航空旅途中的“15分钟”博物馆为目标,营造安静而有艺术氛围的内部空间,通过“宝匣式”展柜设计、现代影像技术和互动装置,让乘客能“一步一匣一故事”,在紧张旅途中停留一刻钟,感受丝路繁华和盛唐气象。
西部机场博物馆位于T5航站楼核心区域,整体采用仿唐式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该馆集中展示历年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期间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以“基本陈列展览+专题陈列展览+临时陈列展览”为框架,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展示体系。
专题陈列展览设置场馆名为“珍宝馆”,珍宝馆为轮展,即每期精选一件陕西文物系统代表性文物展出。
20日上午,首展重磅推出了国家一级文物、春秋时期青铜礼器的瑰宝——秦公镈。珍宝馆内,秦公镈静静地矗立,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此次展览主题为“青铜之声——秦公镈的历史与艺术”,其铭文中提到了秦襄公、文公、静公、宪公世系及业绩,着重讲述了秦襄公被赏宅受国之事,记录了时任秦公朝夕虔祀祖先,纳聚贤才励精图治,勤于治国的心迹,可以修订补充史书对秦国历史的记载,极具参考价值。
秦公镈是一种古老的大型打击乐器,在乐队中主要用于指挥节奏。其器身上共135字铭文,这些铭文书法是春秋初期秦篆的典范,字画纤细、起笔重落笔轻,落笔处浅细而尖锐。
秦公镈是秦人开拓精神的缩影,上面的铭文既是对秦人祖先功勋的彰显,也是秦武公发愤图强的决心。它的出土,让史书里关于秦人开拓精神的记载立体丰富了起来。
T5航站楼就餐价格咋样?
多家餐饮店表示“同城同价”
随着T5航站楼上新,一大波知名餐饮店进驻,很多人关心价格贵不贵。
2月20日,从0点后就陆续有航班进出港,上午8时许,二楼出发层,在新开餐饮店里吃早餐的旅客很多,凉皮、肉夹馍、油泼面、臊子面、泡馍、稀饭、包子应有尽有,星巴克、茶话弄、好利来蛋糕等锦上添花。同盛祥泡馍、太二酸菜鱼、肥韬茶餐厅、星巴克、茶话弄等多家餐饮店表示,与市区内价格一致,同城同价。
记者注意到,五一虾仁包5元一个、酸菜包3.5元,麻酱凉皮10元、羊肉泡馍32元、优质肉夹馍15元,老陕葫芦鸡69元。“两个包子一碗稀饭16元,和市区价格差不多,挺不错的。”旅客王女士点赞。
据了解,T5航站楼商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店铺100个,餐饮占比40%,其他为零售以及配套服务等。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文 赵彬/图
2月20日0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
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特巡警支队采取“双特警车巡+特警武警联勤+全装携犬巡逻”三位一体防控模式,实现重点部位全天候、核心区域全覆盖,东航站区派出所民警采取步巡与车巡相结合方式穿梭于旅客之间,加强对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区域的巡逻力度,切实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综合指挥室内,民警紧盯着监控屏幕,密切关注着航站楼内的各区域动态,借助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对整个区域的实时监控,确保一旦出现警情能够迅速响应、妥善处置。
为方便旅客出行,东航站区派出所公安执勤室24小时开放,民辅警们热情地为各类特殊情况的旅客办理临时乘机证明、解答求助问题。综合枢纽区派出所辖区处于多维交通网络交汇点,派出所民辅警全体上岗执勤,全力做好现场治安巡逻和旅客引导工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卿荣波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进入“四楼四跑道”运行时代
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核心工程,T5航站楼总建筑面积70.55万平方米,超过原有的3座航站楼面积之和,这座“超级航站楼”的建成投运,将大大提升机场综合运营能力。再加上去年底正式投运的北二跑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也从最初的“一楼一跑道”升级为“三楼二跑道”之后,又进入了“四楼四跑道”运行时代。
西安为什么需要一座新航站楼?
上世纪90年代初,西安咸阳机场建成投用,已运行半个多世纪、位于西安市主城区的西关机场随之关闭。1995年8月16日,“西安咸阳机场”正式更名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伴随着陕西经济社会和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不断攀升,2003年9月T2航站楼启用,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但仅仅过了四年,年旅客吞吐量就突破1000万人次,二期扩建工程提上了日程,2012年5月3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式跨入双跑道运行时代,T3航站楼开始使用。
尽管经过2次扩建,从最初的“一楼一跑道”升级为“三楼二跑道”,但依然无法满足爆发式运输增长需求,再次升级扩容迫在眉睫。2017年11月,三期扩建工程获得民航局行业审查意见。2019年1月取得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2020年1月取得国家发改委可研批复。2020年7月22日,三期扩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建成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拥有4条跑道、4座航站楼,具备保障83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100万吨货邮吞吐量,59.5万架次飞机起降的能力,成为集航空、轨道、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不仅是航空大通道
还是区域大发展新引擎
航空运输,不仅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交通枢纽,也是地方经济融入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快速通道。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公布,西安被明确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文件还要求“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实现2条以上轨道交通衔接”。
2023年,国家正式选定102个城市作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西安是处于第一层级的24个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之一。西安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如何建设?答案可以归结为“双核引领、三极支撑、多点保障”。这里的“双核”便是指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两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显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西安所承担着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等国家使命休戚相关。
“大”机场,不仅是加速构建一条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同时还是引领带动区域大发展的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共有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这种依托大型航空枢纽,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形成的特殊经济区域,正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支撑。
凭借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这一顶级航空枢纽,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于2018年4月成功获批设立,这是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此外,不光是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与咸阳经开区结伴构成了以发展推动西安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为显著特色的西安都市圈八大组团之一,相邻的泾阳县和礼泉县也有意跟着一起“向天空要GDP”。
截至2024年12月,空港新城联合西部机场集团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16条,其中国际客运航线88条,国际货运航线28条,通达全球43个国家、88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9条联通“中亚五国七城”的客货运航线稳定运营。随着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今年陆续投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保障能力将跃升至8300万人次。从西安出发,2小时航程可覆盖我国75%的领土和85%的经济资源,3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重要经济城市。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T5航站楼投运对于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意义深远。“可增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客运和货运保障能力,提升西安作为中国西部交通枢纽的地位,促进对外经贸交流。配套建设的综合交通中心实现了航空与陆路交通的无缝衔接,可带动临空经济发展”。
伴随着枢纽能级的提升
机场之间流量争夺将更趋激烈
近些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常年位居全国十大机场前列。特别是,2017年12月15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这标志着机场发展跃上了新起点,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量级。
客观地说,这对于长期满负荷运行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而言实属不易。根据《2023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吞吐量排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排名第9,货邮吞吐量第13位,起降架次第8位。前不久媒体报道,2024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7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保障航班起降33.18万架次,同比增长7.1%,货邮吞吐量达到29.05万吨,同比增长9.3%。虽然各项数据均呈现出增长之势,但根据民航数据分析系统(CADAS)初步统计,2024年全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前10位次有变,上海浦东机场力压广州白云机场首次夺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跻身前10,昆明长水机场降至第10位,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退至第11位。
在国内前10机场中,拥有四条跑道的机场还有上海浦东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及重庆江北机场。而论单体航站楼规模,T5航站楼的面积略小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可以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引领国内顶级大型航空枢纽开启“四楼四跑道”运行时代。
坦率地说,各大城市航空枢纽扩建的步伐还在加快。2024年8月,民航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3+7+N”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规划。这是国家层面对于各大城市航空地位的一次全新规划定位。按照规划,未来将重点提升7大城市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其中5个在西部,分别是重庆、成都、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可以预见,伴随着枢纽能级的提升,机场之间的流量争夺将更趋激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提供的“2020年至2030年重大工程及重大政策列表”中,三期扩建工程结束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容工程还有两项任务,一项是进行机场总体规划调整,另一项是启动四期改扩建工程。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鹏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