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长路漫漫,哪怕艰难险阻
再多的辛苦和疲惫
看见故乡、看见亲人那一刻
都会被团圆的笑脸所替代
回家的路,是最美的风景,哪怕长路漫漫,哪怕艰难险阻。再多的辛苦和疲惫,看见故乡、看见亲人那一刻,都会被团圆的笑脸所替代。
涂料桶上坐了40多小时
1月21日,腊月二十二,北方小年的前一天,尽管距离除夕还有些日子,但远途的人们已急急踏上归程,西安火车站的客流也在不断上升。
上午10点多,候车大厅里人来人往,座无虚席。人群中,一位中年女子引人注目,她趴在两个叠放的涂料桶上,正在吃着康师傅方便面,旁边座位上,放着一堆大包小包。
看到记者上前,女子有些羞涩,放下了方便面碗。原来,她刚下从新疆喀什来的远途火车,在西安短暂中转,然后再搭乘火车回河南南阳的老家。
女子名叫张胜娟,今年51岁,和丈夫已经在新疆工地上打工13年了,她搬砖干杂活,一天能挣200元,丈夫是瓦工,收入高一点。一儿一女都在山东打工,和爸妈一样,也正在回老家的路上。
“过年肯定要回老家,在外边过年不热闹,老家有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张胜娟说,有些疲惫的脸上充满了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这趟为了回家过年,19日从喀什上火车,她已经两天没睡觉了。没抢上硬座票,只能买了站票,一路在火车上俩人都是坐着提前准备的涂料桶,因为休息不好脚都肿起来了。
张胜娟给记者看自己的车票信息,T270次,1月19日15点45分从喀什站上车,05车无座,票价352元,到西安全程41小时59分钟。“火车票不好买,学生放假,打工的回家,人太多了。”张胜娟说,以前孩子在新疆上学的时候,他们也在当地过年,但感觉不一样,毕竟是外地人,找不到老家过年的味道。今年提前十天票都没抢上,本来丈夫买上了25号的硬座票,但她一算到家都27号晚上了,第二天就是除夕,根本没时间收拾房子,所以拽着丈夫硬是退了票,坐了这个无座车。因为没有座位的乘客很多,晚上车厢里横七竖八躺着人。不过,大家也相互理解,都是为了回家过年。
今年回家,对于张胜娟夫妻来说不一样,他们计划离开新疆了,这些年攒下的物件一部分托运了,还有些自己带在身边,所以包裹很多。她说,这些年打工给家里盖了新房,只有过年才能住上几天,孩子也大了,所以想就近找点活干,离家近一些。
“孩子们正从山东回河南,我们也快到了,很快就能全家团圆了。”张胜娟很高兴,恨不得马上飞回家看看孩子,看看兄弟姐妹,看看自己久别的家。从西安到南阳,还有6个多小时的火车,幸好这次有座位。不过,张胜娟说,即使依然无座,自己也能勇敢坚持下去,只为了阖家团圆………
18岁的男孩小冯,戴着耳机,拿着个小背包,在候车室里听着音乐,他回家的路,因为离家近显得很轻松。
小冯是今年的高考生,老家在延安,高中这几年独自一人在西安上学。“学校刚放假,我就往家走了,想回去陪爷爷。”小冯说,自己是第一年高考,因为前面基础不扎实,所以高三这一年在补习学校里补课,由于今年是首次新高考,学校给大家留的自我复习的时间较多,年后也是正月十五后才开学,所以感觉不是很累。
过年除了写卷子之外,他想多陪陪爷爷和家人。对于新年的愿望,他祝愿自己考上西安理工大学,也祝愿家人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再赶回老家陪妈妈过年
候车室里,姚先生无微不至地照顾着5岁半的小女孩糖糖,本以为他俩是父女,其实糖糖是姚先生朋友的女儿,也是他们夫妻俩的旅游“搭子”。这个寒假,姚先生夫妇带着糖糖,一路向北,北京、天津、哈尔滨、大庆,逛了很多地方。
“1岁多的时候,我们就带她出去玩,也经常在我家住,孩子和我们特别亲。”50多岁的姚先生说,自己的孩子大了,夫妻俩现在空余时间多,出去玩只有俩人觉得没意思,又都很喜欢朋友家的闺女糖糖,所以这几年旅游都带着她,平添了许多欢乐。海南、桂林、珠海、河南、哈尔滨,这些地方都去过,经常一走就是一两个月,不带她还不高兴。这是第二次去哈尔滨,去了冰雪大世界,有糖糖一起,玩得很开心。糖糖父母也放心,双方成了难分难舍的“铁搭子”。
这次坐火车是姚先生送糖糖回老家过年,送完孩子,他就会回河南过年,老家还有86岁的老母亲和姐妹们住在一起。“妈在哪儿年就在那哪儿,陪伴老妈最重要。”姚先生说。
大学生计划乘高铁去香港旅游
女孩小刘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大二学生,她和弟弟一起,准备回陕北老家过年,两人回家的路熟悉又轻松。过年对于小刘来说,可以好好地陪伴家人,与同学聚会,还可以收到一笔不菲的过年大红包。“刚好西安开通了去香港的高铁,准备趁着过年期间体验一下。”小刘说,青春的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年是休息是红包是游玩,是一年又一年的好时光。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摄影 赵彬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