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混用、消毒全靠自律 真菌感染、指甲变软变薄……
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多元化,美甲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可是近年来,一些消费者反映,在美甲过后,指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美甲变成了“毁甲”,有的消费者的指甲甚至还感染了一些真菌性疾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有消费者美甲之后
健康指甲变成了病甲
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短视频和社交软件上,不断有爱美的女性发帖子声称,自己因为美甲感染了绿脓杆菌或者是其他病菌,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消费者甚至因为美甲感染上了HPV病毒。美甲之后,让健康的指甲变成了病甲,这种经历让她们很是后悔。
记者注意到,除了真菌感染,还有消费者的指甲变得软塌塌的,有的变得凹凸不平。江苏的王女士就是在做了几次美甲之后,出现了上述的一些症状,让她不得不去求助医生。
王女士说:“我有几个指甲前面变薄,还有断裂的表现,已经可以看到肉了,医生说是甲板打薄以后,指甲变薄变软,然后甲周有点感染,有甲沟炎倾向。”
指甲变薄变软后,王女士都不敢触碰硬物,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回想起不成功的美甲经历,王女士这才意识到美甲也蕴藏着风险。
打磨指甲破坏组织细胞
存在感染风险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美甲一般要经过打磨甲皮、剪死皮、打磨角质层、涂抹指甲油、贴片、烤灯固化等步骤。究竟是哪些环节导致消费者的指甲出现了问题?
记者发现,到访的每一家美甲店,美甲师都会首先用电动磨甲机对消费者的指甲进行打磨。经过打磨以后才会进行下一道工序。
记者注意到,几乎每一个来店的消费者都是共用美甲师面前的电动打磨机。美甲师告诉记者,她们更换打磨头的标准是不好用了就换,至于这个打磨头在更换之前被多少顾客使用过,她们没有关注过。在她们看来,打磨过程中虽然会把指甲打磨掉一层,但也不会导致指甲破损和出血,因此不存在什么风险。
可是,临床医生却告诉记者,指甲是人体表皮组织的一部分,在美甲过程中对指甲表面进行的各种打磨,和皮肤破损出血一样都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主治医师余珊珊表示,打磨就是把指甲表面的这一层角质层打磨掉。这个过程中,会让指甲原来的一个物理屏障受到损害,这个物理屏障受损之后,容易引起细菌真菌感染。
据了解,一个打磨钻头的价格一般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一些收费相对高端的美甲店会建议顾客每人自备一套,或是准备多套打磨钻头轮换消毒使用。而记者调查的部分美甲费用不过几十元的美甲店目前都是通过线上引流,预约客户的到店时间几乎也是无缝衔接。为了节省成本和消毒时间,这些美甲店很难做到一人一换工具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美甲行业消毒杀菌
全靠商家自律
据了解,目前我国针对美甲行业的消毒杀菌并没有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美甲店是否有消毒管理的意识和流程,全靠店家的自觉行动。
目前,王女士和很多短视频发布者一样,面对美甲出现的各种症状,都面临两难的选择。因为已经变薄和变软的指甲,已经不允许她近期继续做美甲,可是如果不做的话,变软的指甲,在进行一些需要手指参与的日常生活操作中,又会变得疼痛和不给力。
医生告诉王女士,目前她受损伤的指甲,即便是通过治疗几个月以后能逐步恢复,也回不到以前平整的状态了。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医疗美容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表示,如果操作过程中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细菌、真菌或病毒就会通过不严格消毒的器械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这种交叉感染隐患是客观存在的,也有相关的病人在临床上能碰到,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对有这一类操作的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培训,更好为广大求美者服务。
20款美甲灯
18款属于高危险级别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除了缺乏消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美甲灯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上海市消保委日前公布的关于美甲灯的比较试验结果,就揭示了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隐忧。
在对消费者王女士的采访过程中,她提到的一个让她担忧的美甲环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王女士说:“每次涂完指甲油之后都要用灯烤,烤完之后,我的指甲就会很疼。所以我也问美甲师,我说是不是有毒性的东西。”
据了解,王女士提到的烤灯环节,就是在消费者的指甲上涂上指甲油以后,通过紫外线灯的照射来迅速固化指甲油的环节。这个过程往往需要重复3至5次,每次在紫外线灯下照射的时间从几十秒到一分钟不等,时间长短由所涂指甲油的厚度和指甲油的材质所决定。
上海市消保委消费指导部主任蔡恩表示:“很多消费者反映,在美甲的过程中指甲发生了变脆、断裂,甚至有一些皮肤变黑的情况。鉴于这个情况,我们对这个行业进行了深入了解和调查。最后,我们聚焦于美甲灯这个产品可能存在相应的质量隐患。”
在一些美甲店,美甲师告诉记者:“这些灯上面都是LED灯珠,不会对人体有伤害。”
据了解,市面上常见的美甲灯按照材质区分,主要分为紫外线UV荧光灯、LED灯或UV+LED组合灯。由于美甲工序中甲油、甲胶只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才能干燥固化,因此在美甲灯里,不论采用什么材质的灯珠,其散发的都是紫外光。而紫外光一般是用于需要消毒杀菌的场所,并且在使用时是要谢绝进入紫外光照射范围内的。
上海市消保委取样的20款美甲灯,其中15款为台式,5款为手持便携式,品牌多为美甲店门店同款,价格从17.9元至308元不等。记者注意到,这些产品的外包装上大多数标明有着不伤眼、不黑手的产品优势。可是,通过权威实验室检测以后显示,这些产品不仅都不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而且多数美甲灯存在多个测试指标不符合国标规定的情况,存在电气安全使用的隐患。更为严重的是,20款美甲灯均存在紫外光源安全风险,其中18款样品工作时紫外光源对皮肤及眼睛的危险级别达到高危险级别,2款为中度危险级别。
记者发现,此次比较试验测试的美甲灯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量都不错。其中测出的紫外线辐射最强的美甲灯,不仅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都高达数万单,在其中一家电商平台的销量更是超过20万单,其中除了美甲店购买外,还有的消费者是自己购买回家使用。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是紫外光,只是看着会刺眼,并不会伤眼睛。而记者再次追问对眼睛是否有伤害时,他又改口说,一般人不会对着去看,所以没什么问题。
专家:紫外射线易伤皮肤及眼部
专家告诉记者,美甲灯的光源峰值波长多集中在350—400nm的紫外UVA波段,这个波段的射线能更加深入地穿透皮肤,加速皮肤变黑、老化,尤其对眼部的浅表部位有较大伤害。
上海质检院国家电光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副主任杨樾表示,紫外线是一个短波段光,这类光的能量很强,它进入到眼睛里以后会伤害眼底,引起各种病变,甚至有可能灼伤眼底,所以RG3类的,眼睛是不能直视它的。
此次测试发现的18款美甲灯样品,工作时紫外光源按照对皮肤及眼睛的危险级别分类达到了3类风险,高危险级别,也就是专家指出的RG3类。根据最新的国际标准中的明确要求,紫外线产品应具有一个防护外壳或采取感应联锁开关等同等措施,以使人体能接触到的紫外线风险等级不超过1类风险。而当产品可能产生2类风险或3类风险等级的紫外线时,需要明确告知使用者采取适合的防护措施来保护眼睛和皮肤,对于3类风险等级的紫外线产品,应注明该产品“仅供专业使用”或“仅供合格专业人员安装”。
杨樾告诉记者,此次测试的20款美甲灯样品,不仅在外包装上没有任何警示用语,打开外包装后使用时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紫外光应该不能溢出到美甲灯这个设备以外,也就是说制造商必须保证所有的光都封闭在这个装置里面,而美甲灯产品很多都是没有防护措施的,你会看到它里面的一些光溢出,这个溢出对眼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记者注意到,美甲灯行业集中度低,品牌效应也不突出。美甲店大多是从一些网络平台购买,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对于这些美甲灯可能存在的一些危害,一些从业人员并非不知道。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美甲人数逐年递增,超过40%的消费者每年进行4-6次美甲,多数人更换美甲的频率在1-2个月,每次美甲过程至少照射美甲灯约5次以上,每次照灯时长约为30至60秒,且美甲款式越复杂照灯次数越多,照灯时间也相对更长。对此,相关专家提醒爱做美甲的消费者,一定要注意防护。
杨樾表示,做美甲可以戴一些防护手套,一定要有防紫外涂层的这类手套才可以。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宁海表示,会要求相关企业积极进行整改,把不合格的产品进行下架,相关情况也抄告了行政主管部门,希望引起主管部门重视。
美甲,虽然是方寸之间的服务,但从消毒环节的疏漏,到美甲灯带来的质量隐患,最终影响的是消费者的健康。期待美甲从业者能够以专业和责任为先导,让消毒成为习惯和规范,用合格的美甲灯照亮指尖,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美甲环境。 据央广网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