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半坡立交桥下
自发形成的人力市场里
已挤满熙熙攘攘的人群
招人的、找活的、讨价还价的
他们在此开始新一天的等待与寻觅
有艰辛,有坚韧,亦有希望……
清晨5点半
已挤满熙熙攘攘的人群
8月6日清晨5:30,天蒙蒙亮,阳光还未洒在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东三环与长乐路相交的半坡立交桥下的马路人力市场,已挤满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在马路边转悠着寻活,遇到有找人干活的,便蜂拥而上,七嘴八舌地讨价还价,马路对面是一字排开等着载人的几十辆面包车,一旦谈妥,便过马路,坐上其中一辆再到周边工地,开始一天的劳动。
像半坡立交桥这样自发形成的人力市场,西安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和平村、十里铺、团结村、西沣路与南三环立交桥下等几十处,这些人力市场找活者多以打短工为主。而半坡立交桥人力市场是西安最大的人力自由市场,每天大量农民工聚集于此寻找活计,他们多来自周边的蓝田、临潼、乾县、三原等地,趁着农闲出来打个短工贴补家用。女性以保洁、拔草、刷墙等轻体力活为主,男性以铺地砖、维修、泥瓦工等重体力或技术活为主。
“破碎锤”大叔:
干了一天杂活,挣了320元
人群中,两位大叔坐在路边,穿着略显陈旧的工装,面前放着破碎锤,他们一边说笑着一边告诉记者:“这么热的天,一天350元是起步价,否则宁愿歇着。”询问得知,他俩面前放置的破碎锤是花好几千买的,这应该是打短工者里最贵的工具了。有的打短工者有刷墙的滚子,电工类也有一些常用工具,还有一些短工没有任何工具,背一个大包,里面装有茶杯、毛巾等自用物品。
8月7日,再次见到“破碎锤”,问他昨天咋样,他笑呵呵地说:“破碎锤没用上,干了一天杂活,挣了320元。”他口中的杂活,其实就是给一个学校操场打了一天的水泥,属于体力活,技术性不强。
找活的网络诗人:
“我的灵魂与肉体是分离的”
8月6日一大早,一位中年人坐在人力市场马路边的道沿上,旁边放着一个大包,他正拿着啤酒往嘴里送。一大早就喝啤酒?攀谈中,健谈的他说,他叫段青,四川人,喜欢文学,也写诗歌,被称为“网络诗人”。他还说他的灵魂与肉体是分离的,随后与记者互加了微信。
在他的朋友圈看到“江南才子百度诗人段青”的介绍,朋友圈里第一条诗歌为《盛夏感悟生命力》:“落片的文字淡然印染心间,荷塘漾起美影无边的心浪,写一段流年时光静诉云海,也曾面朝大海向往的春天……”
8月7日上午9时,一辆黑色面包车停靠在马路边,主副驾两侧挤满找活的人,激烈地讨价还价中,有人觉得不划算离开了,又有新人挤在车窗前讨价还价,谈妥了,背着工具直接上车。
一位等活的蓝田中年人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万能人,啥活都能干,就看价钱到位不。另外一位坐在自己的电摩上,慢悠悠地说:“这找活,就像钓鱼,有时半天也钓不上,有时候就能钓到一条大鱼。”
人力市场里
个人“中介”不在少数
8月7日,记者继续在人群中穿梭,不时与招工的老板或者找活的人交流几句。此时,一位中年男子举起右臂高声喊着:“20个女的,保洁,一天150,去的跟我走。”他边喊边走,一连喊了好几遍,而那边站着几十位找活的妇女,却没有一个跟着他走。只见一位妇女嘟囔道:“一看就是抽过成的,这么热的天……”原来这位男子是“个人中介”,他以每人每天200元接到活后,再每人每天150元雇人,赚个差价。找活的人也都是老江湖了,对这种把戏已是见怪不怪。找不到人,“中介”也只能是加价,每人每天180元或者换一个人力市场再找。
其实,像这样在人力市场里找人的“中介”不在少数,不少面包车等候旁边,也多是拉这样的“大客户”,他们在这里找好人后,送往附近的高陵、长安等地,以建筑工地上的杂工居多。
在人力市场里,一位女士举着两部手机一边拍摄视频一边直播,她给附近的唐都医院、西京医院等几家医院招护工,每天费用在200元左右。
中午时分,阳光愈发炽热,没有找到活的人慢慢散去,有的索性找个凉快地儿避暑或者三五个熟人玩会儿扑克,打发难熬的时间。
到了下午五六点,没有出去的或者干完一单回来的,重新又聚集到桥下,寻找新的活计。
傍晚时分,带着些许疲惫,有的人离开人力市场回到自己租住的小屋,有的索性就在大桥下停车场的空地处,铺下自己携带的凉席、被单,和衣而眠。
第二天清晨五点多,他们又聚集于大桥的马路边,开始新一天的寻觅,期待着在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里,撞一个好运——“好活”在等待着。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团结 文/图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