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新冠溯源研究情况

通过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

通过冷链的引入是存在可能

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的可能性是可能到比较可能

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

有人质疑中方新冠数据不够透明

中疾控:无任何隐瞒保留 妄加指责损害世卫组织公信力

华南海鲜市场早期研究数据有啥新发现?

有关专家:对市场环境样品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序列

和当时病人序列几乎100%相同

提示新冠病毒很可能来源于人类

4月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和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新冠溯源研究情况,并答记者问。

有人质疑中方新冠数据不够透明

中疾控:无任何隐瞒保留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周蕾,也是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成员,参与和见证了武汉溯源研究过程。

针对世卫组织个别官员认为,中国政府对新冠数据的发布工作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影响了全球新冠溯源研究工作,她回应表示,在第一阶段的联合溯源研究过程当中,我们是充分地分享了研究结果和数据,并没有任何隐瞒和保留。当时在武汉,国外和国内联合专家工作组在共同开展联合溯源研究的过程当中,中方科学家本着科学、公开、客观、透明的工作原则,把所有掌握的数据和资料都进行了分享,也包括早期病例信息,当时对武汉早期可疑新冠病毒感染的76000多人的病例资料,都进行了分享和深入的联合分析研究,当时的结果得到了专家们的集体认可。

对于世卫组织个别官员对中方公开透明的质疑,周蕾表示惊讶,她认为,世卫组织作为国际社会上公认的权威专业机构,如果这样妄加指责,尤其想要否认第一阶段联合溯源调查研究的成果,恐怕损害的是世卫组织的公信力。

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

有三种可能

有外媒记者提问,现在中方科学家专家认为,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周蕾表示,关于新冠病毒的起源,其实在第一阶段的联合研究过程中就已经得到了结论,相关结论目前没有改变。她介绍,相关报告明确提出对本次新冠疫情起源几个方面假设的研判结果。报告从人的方面、动物的方面、跨种属传播实验室的可能性等几个角度都做了评估。

当时在武汉的联合专家组分成了流行病学组、动物溯源组、分子溯源组等几个方面分别开展研究工作。当时得到的一个综合研判结论认为,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的可能性是“可能到比较可能”,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通过冷链的引入是“存在可能”,通过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

曾撤回华南海鲜市场研究数据?

中方团队未删除数据

有记者提问,有外媒报道,中国疾控中心作者团队在关于华南海鲜市场早期研究数据的文章论文投稿过程中,曾将上传至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平台上的数据删除,请问确有此事吗?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介绍,据了解,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团队于2022年2月投稿了一篇论文初稿到《自然》(Nature)杂志,在文章投稿和返修的过程中,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专家团队按照国际上科学论文发表的惯例,在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数据共享平台上传了论文相关的原始数据,仅用于杂志审稿人评审访问,并与杂志和数据库约定,在文章正式发表后对外公开释放数据,数据及访问链接一直存在,没有删除。

2023年3月11日,注册团队发现上传至GISAID平台上的数据,在文章尚未发表、团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被GISAID数据库的工作人员提前释放。团队的工作人员随即通过电话向GISAID平台询问了解情况。平台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数据释放是GISAID工作人员误操作所致,平台随即关闭了数据共享,但数据仍保留在平台上。

新冠最新研究成果:华南海鲜市场动物样本均为阴性

有记者提问,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一篇关于华南海鲜市场早期研究数据的论文,主要结论是什么?对于病毒溯源来说,这篇论文是否有一些新的发现?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童贻刚介绍,文章内容是2020年1月到3月中国疾控中心科研人员在华南海鲜市场采集的1300多份环境样品和冷冻动物样品,进行了一些新冠病毒检测和宏基因组测序等。其中包括市场内采集的400多份动物样品,这些动物样品所有的检测均为阴性结果。900多份的市场环境样品中,73份为阳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在环境样品中分离出了3株病毒。经过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的序列是和当时病人序列几乎是100%的相同,这也提示新冠病毒很可能来源于人类。

在分析的过程中,在环境样品中所携带的一些宿主信息显示,这些主要是人的宿主,也包括猪、牛、鸡、鸭以及一些冷链产品的基因,甚至有老鼠和猫的动物基因片段。这些都提示新冠病毒很可能是人污染的东西。这些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和世卫组织联合团队在第一阶段所作出的结论。 综合国新办网站、中国网等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