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研究报告》。对全国(除直辖市、国家级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地级市市辖区创新实力进行综合评估,形成了赛迪创新百强区(2023)榜单。
在全国创新百强区榜单中,西安共有三个区上榜,雁塔区第11名,长安区第64名,未央区第85名。
梳理近五年数据可以发现,雁塔区稳居西安乃至西北第一,长安区发展迅猛,去年开始连续入榜,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64名。
为何上榜的是这三个区,长安又为何有如此大的突破?
近五年雁塔区连续入榜 稳居西安第一
记者梳理了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中,西安近五年的上榜情况:
2018年,西安三个区上榜,雁塔区第29名,未央区第87名,碑林区第93名。
2019年,西安两个区上榜,雁塔区第30名,碑林区第80名。
2020年,西安三个区上榜,雁塔区第16名,未央区第92名,碑林区第96名。
2021年,西安仅一个区上榜,雁塔区排第15名。
2022年,西安两个区上榜,雁塔区第9名,长安区第64名。
2023年,西安三个区上榜,雁塔区第11名,长安区第64名,未央区第85名。
对比近五年的榜单数据发现,雁塔区连续五年入榜,常年位居西部第一区的位置,最高排名为第9名;碑林区、未央区均上榜三次,但排名都偏后,碑林区从2021年开始再未进入榜单;长安区从2022年开始连续入榜,连续两年排第64名。
评价指标体系有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
整理近五年榜单数据时,记者注意到,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每年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有所不同。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3)构建了“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4个一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等16个二级指标的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区创新环境、服务、主体、成效等城区创新要素进行系统评估,开展了全面分析。
创新百强区评价结果显示,城区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创新百强区集聚了1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共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14家,是我国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引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优化创新生态、探索突破性创新实践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级评价指标中地区全年生产总值位居前列
在过去一年中,雁塔区、长安区、未央区取得了哪些成绩,它们是如何通过考核入围百强区的?
16个二级评价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位列第一。梳理三个区202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发现,它们大都排名靠前。
雁塔区:地区生产总值在陕西省率先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05.56亿元,稳居西部第一。
长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18.28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位列全市13区县第2。
未央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563亿元,同比增长6.5%。
三个区创新活动、创新产业园居多
创新生态、创新动力,离不开活跃的创新活动和为之提供服务的创新产业园区。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雁塔、长安、未央三区都在积极构建创新服务平台,积极融入秦创原,优化营商环境,对接举办创新活动。
雁塔区:全区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紧扣全市产业链和雁塔区8条重点产业链企业,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秦创原崇贤坊、西京科创园、未来产业城和交大科技园4大创新平台为重点,以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大项目为引领,设立秦创原·雁塔·企业服务攻坚中心,全力打造雁塔全域秦创原。
长安区:举办5场大学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制定发布《长安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完成9项营商环境自主改革,推动55项高频事项“全市通办”,与10个省29个区(县)实现245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852户,同比增长12.9%,经济发展动能充分激发。
未央区:组织“秦创原未央区新材料产业高峰论坛”“陕西科技大学成果发布”“科技助力智能制造”等7场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对接活动;与7个省市实现业务“跨省通办”,“1+N+Y”政务服务踏勘标准化在全国推广,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万户。
三个区共有830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主体,科技型企业是主力,三个区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雁塔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564家。
雁塔区:以“秦创原·雁塔·企业服务攻坚中心”为依托,大力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政务服务”效能,全区市场主体保有量达23.86万户,位列全省第一。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64家,认定国家级高新企业362家,获批市级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3个,电连接器产业集群跻身特色产业“国家队”,入选全国首批5个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
长安区:4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2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招引中油北斗等10个高质量项目。
未央区:以“一核三校一园一带”为核心的秦创原“1311”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全区新增“五上”企业4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94家;以7家驻区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为依托建立“未央区科技创新智库”,西北有色新材料双创示范基地主体封顶,长安大学交通基础设施实验平台、广成国际中心、西安市三院二期项目基本完工,国机集团西部研发中心建成投用;辖区现有院士工作站4个,重点国家级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基地3个,各类科研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9个。
创新成果体现在人工智能、农业、稀有金属等方面
雁塔区:2022年,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共同研发的“大规模雷达遥感图像智能解译系统”,荣获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创新先锋”优秀成果,是我国智能遥感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长安区:先后荣获中国创新百强区、西部百强区、全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市经济稳增长工作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花园乡村建设经验全国推广,引镇、太乙宫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加快建设,2个案例入选全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两个“国字号”创建工作成效显著,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长安花卉”、秦岭花世界等4个企业品牌喜获省级品牌认定。
未央区:“国家级西安稀有金属材料创新中心秦创原——未央分中心”等4个创新平台挂牌成立,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总产值过百亿元;创新审管联动推动全国首家无仓储危险化学品产业园落户未央,100余家企业入驻,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可以看出,成果产出方面三个区各有特色,雁塔区以人工智能、智能遥感等科技型成果为主;未央区以航空航天、稀有材料等制造业为主;长安区在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创新成果。
三区能够入榜,有来自行政区内开发区的贡献
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际化大都市蓝皮书主编李栋分析称,雁塔区、长安区、未央区能入榜的核心原因其实类似,是因为有来自行政区内开发区的贡献。
李栋说,百强区评选是针对行政区进行评选,不包含开发区,而西安这三个区的行政区域内其实都包含多个开发区,属于多区共建的情况,比如雁塔区内有曲江新区、高新区、航天基地,长安区内有高新区、航天基地,未央区内有经开区,行政区与开发区通过分税等方式,提升综合实力,这在全国都是普遍现象。
包含开发区的行政区之所以能进入百强区,是因为开发区承担了主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等功能,很多创新资源会优先倾向于开发区。
李栋认为,长安区这几年的发展,除了与两大开发区的合作共建,自身也做了很多探索,比如省级开发区常宁新区,近几年发展势头比较好,在西安“双中心”城市建设中,长安区也成为一核两翼中的一翼。大学城内40多所高校在科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未来也将成为很重要的发力点、价值增长点。从传统行业方面来说,长安区的现代农业技术,比如花卉、水果、蔬菜等的发展,以及精品民宿的发展,在全市都位于前列,综合来看,长安区具备跻身百强区行列的实力。 华商报记者 田睿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