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毕诗成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大数据先锋思想家、科技作家涂子沛谈『第二大脑』: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我们 但掌握了脑机协作的人将淘汰我们

大咖访谈

>>作者简介

涂子沛,大数据先锋思想家,科技作家,在政府、中美两国上市科技公司、创业公司拥有近30年的职业经历,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著有《大数据》《数据之巅》《数文明》《数商》《给孩子讲大数据》《给孩子讲人工智能》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图书总销量已逾一百万册。

你是否正在信息过载的海洋当中不断挣扎?

你是否正在信息过载的海洋当中不断挣扎?你是否相信,我们会度过怎样的一生,取决于我们一生能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以及如何使用它们?面对海量信息,现代人必须建设一个更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来管理知识、处理信息。

ChatGPT火爆全球后,表面上看,它似乎可以凭借强大的算法与全平台数据库的优势,给提问者一个优质的答案,但细究内里,它给出的是一个通用的答案,诚然这些东西可能帮助你思考,节省时间,但你却无法拥有这份答案的版权。也就是说,ChatG-PT正在为人类创建一个通用的云脑,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属于个人的人工智能大脑。

大数据先锋思想家、科技作家涂子沛提出了《第二大脑》,他认为: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待人工智能,拥抱人工智能,它是助力并不是取代,但是,熟练掌握了人工智能的人将淘汰不会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就像30年前会用电脑的人淘汰不会使用电脑的人一样。

第二大脑是什么?要怎样建设?

通过深信一种还不存在的东西,我们才可能把它创造出来。一种东西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渴望还不够深。

华商报:您谈到拥有了第二大脑、掌握了脑机协作方法的人,无论他是何工作,都能成为新时代的“智能增强人”,为什么第二大脑会有这样的优势?

涂子沛:第二大脑不是像ChatGPT、搜索引擎一样属于互联网的东西。第二大脑是一个介于你和互联网之间的新生事物,它必须由你自己去建设。

第二大脑首先是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数字记忆库。也就是要通过一套方法,把你的所思、所想、所读、所见,全部都用数字化的方法记录下来,这个数字记录体,或者说记忆体就是你的第二大脑。互联网上的数据人皆可用,是公共大数据,而第二大脑则是你的私域大数据。

当这个私域大数据接上像ChatGPT一样的智能工具,个性化数据就可以融入基于互联网海量数据的“通用云脑”,让它成为“个人云脑”,输出极具个人特色的结果。

举个例子,我们想去旅游,目前我们能做的是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些旅游目的地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偏好制订计划。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软件,辅助我们将路线和计划排成一个优美的文档,但还是很繁锁,体验并不好。在未来,我们只要启动第二大脑,类似于ChatGPT的算法就会启动,它会先从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然后结合第二大脑当中的信息为我们制订出一个合乎个人情况的旅游计划,例如它会知道你不喜欢登高,就不把华山列入你在陕西的旅游计划了。

当你可以让人工智能随心所欲地帮助你,这就厉害了,这就是我说的脑机协作,掌握了脑机协作的人就可能成为智能增强人。

华商报:从实际操作而言,如何建设个人专属的第二大脑?

涂子沛:类似于ChatGPT的算法以后有很多公司会开发,你只要付费就可以拥有,但构建数字记忆体的工作必须自己做,无可替代,这也是最核心的工作。

简单来说,首先要选定一个数字化的工具开启你的信息采集和记录,例如我选用的工具叫Logseq,要用分类和聚类的方法来管理这些信息,一条信息就是大脑的一个神经元,很多相关的神经元聚集在一起形成反射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它和人的生物大脑结构很相似,我在书中用了两章篇幅来介绍这个过程,这本书就是要手把手教会你建设自己的第二大脑,所以,它也是一本有实操性的工具书,看了就能做,做了就能用。

人工智能和第二大脑的局限及风险

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过错均从其中衍生,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

华商报:目前人工智能的话题非常火热,您提出的第二大脑也很有科幻感,人工智能可以和人聊天,人工智能的陪伴未来到底会呈现怎样的状态?人工智能能取代人吗?

涂子沛:我并不主张人工智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事实上,人工智能目前就有很多挑战,例如你很难想象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一场谈判,这涉及大量的交流、反复和妥协,其中还有语气、表情,其复杂程序都是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想象的。也就是说,背景和情境越复杂的工作,人工智能越难完成。人工智能也很难跟人发展一种长期的关系,因为它很难理解人的情绪以及情感的需要,所以智能陪护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们可能通过和机器人聊天、陪伴来缓解我们人类的孤独感,但是,只是有限的缓解,就像我们听一首歌、看一场电影一样,歌会唱完、电影要散场,我们必须回到真实的世界,面对真正的问题。人工智能和历史上人类发明的所有工具一样,不仅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会带来新的问题。

华商报:作为个人信息和知识的管理系统,第二大脑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人的遗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里?它的伦理风险在哪里?

涂子沛:简单地说,它帮助你管理信息、知识和智慧。今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信息时代,一个人会度过怎样的一生,取决于他一生能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以及如何使用它们。第二大脑就像一件东西一样,未来他可以传承给自己的后代,你的后代可以像你一样使用它。也可以捐献给博物馆、图书馆,成为流传时间更久的个人遗产。

当然这个新生事物也会有带来新的伦理风险,我觉得首先还是隐私,比如说我现在用一个软件来构建我的第二大脑,一般这个软件可以提供两种数据保存方式,第一个保存在云端,第二个是保存在自己的硬盘上,我还是选择了保持在自己的硬盘上,因为我每天的大量的个人信息,我的所见所得、计划,日程,做了什么以及日记日志全部都在上面,如果放在云端,感觉还是不太放心。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人不敢记录的原因,因为他内心的世界要是全部都说出来,脑袋里想的东西全部都写出来,他就怕别人看见,不敢记录阻碍了他去建设第二大脑。而不去记录,你的数据质量会大打折扣。但我们要知道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信息保存方法;第二,我担心未来会出现更多的造假,因为掌握了你足够的数据,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你的声音和表情,说出一些你没有说过的话来,一般人难以识别,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无意为之的造假,ChatGPT的智能已经让很多人惊艳叹为观止了,但它也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提供一些虚假的信息,这可能是一种缘于算法的无心造假。虚拟的东西、假的东西增多,会增加我们的鉴别成本。

如何给孩子讲人工智能和第二大脑

创新是现代人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们对脑机协作最大的期待。

华商报:您谈到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读这本书,您认为儿童期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来更好地进行第二大脑的建立?

涂子沛:确实,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尽早读这本书。我写了十多本书,从来没有规定自己的孩子要去读其中任何一本。但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包括孩子的孩子都认真地读一读这本。孩子很有必要及时开始准备第二大脑的构建,这会成为他整个人生的竞争优势。

第一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孩子的第二天性。我鼓励孩子养成记录的习惯。记录可以从记日志开始,注意不是写日记,而是写日志。日志是清单式的、简洁的,日志比较简单,容易养成习惯,这个理想的开始年龄是小学三、四年级。在坚持1~2年的手写日志之后,可以鼓励孩子使用数字化的手段,即电脑和软件来进行记录,这个最理想的年龄应该在初中一年级左右。

我自己一直坚持记录。儿子曾经在他三年级的一篇作文中写道:“一天晚上,半夜我睡不着觉,就爬起来去看爸爸,我走到走廊尽头,看到一张小台灯照亮了小半个房间,我站在门口看见爸爸从书柜里抽出很多个本子,封面有红的、蓝的、灰的、绿的,有的上面写着2000,有的写着2006,里面大多用黑色的笔写着,有的地方被红色圈了出来,字密密麻麻像蚂蚁一样。”身体力行就给他做了表率。

第二,让孩子领略数据的作用、人工智能的好处。教会孩子使用搜索、ChatGPT之类的智能工具,通过故事引导他们了解趋势、未来和背后的基本逻辑和原理,讲故事传四方,讲道理人跑光,这方面我也推荐两本书《给孩子讲大数据》《给孩子讲人工智能》,都是多次获奖的作品,里面有很多故事,相信这些故事以及对前沿知识的直白讲解会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华商报记者 刘慧 王宝红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