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发布

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发布

8大类 79中类 449小类 1639细类 首次标识了97个数字职业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2.专业技术人员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商业、服务业人员

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7.军人

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新版大典意义重大

新版大典充分适应和反映了近年来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化

适应和反映了社会结构特别是人口、就业结构变化

适应和反映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配置需求

对于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修订完成,净增了158个新职业,同时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9月28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此次修订举行发布会。

此次修订工作,是2021年4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的,也是自1999年颁布首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以来的第二次全面修订。

此次大典修订,对2015年版大典确立的8个大类总体结构不做调整,写实性描述各职业(工种)的具体内容,优化更新大典信息描述,以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实际业态变化。具体来说,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制造强国和依法治国等要求,专门增设或调整了相关中类、小类和职业。同时,根据实际,取消或整合了部分类别和职业。

据统计,新版大典包括大类8个、中类79个、小类449个、细类(职业)1639个。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增加了法律事务及辅助人员等4个中类,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等15个小类,碳汇计量评估师等155个职业(含2015年版大典颁布后发布的新职业)。

新版大典的一个亮点,就是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数字职业是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视角,围绕数字语言表达、数字信息传输、数字内容生产3个维度及相关指标综合论证得出。新版大典中共标注数字职业97个。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吴礼舵说,标注数字职业,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李金生表示,新版大典的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中,增设了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金融科技师等29个新职业,为新兴领域、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大职业发展空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工信部已制订颁布了其中10个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启动实施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才8万人左右。”李金生表示,下一步将以新职业为重点,加快开发制订职业标准,促进职业标准与人才评价深度融合;探索在新职业领域新设职称评审专业,提供职称评价服务,为新职业群体搭建更加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

据悉,职业分类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此次新版大典特别是新增职业的发布,对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促进就业创业、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新华社、央视等

>>答疑解惑

7大热门问题 专家这样说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相关专家就一些热门问题进行了解答。

>>解惑专家团: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李金生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吴礼舵

职业分类大典到底是什么?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了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职业分类大典是职业分类的成果形式和载体,在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统计分析就业人口结构和趋势、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

刘康表示,对职业进行分类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化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的通行做法。

职业分类在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何时颁布?


1995年原劳动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牵头启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编制工作。于1999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工作的空白,标志着适应我国国情的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基本建立。

我国职业分类大典有几版?


截至目前,我国职业分类大典共有三版。

第一版职业分类大典于1999年颁布,基本建立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国家职业分类体系。

第二版颁布于2015年,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最新版则是2022年版。为了适应当前职业领域的新变化,更好满足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促进就业创业、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需要,2021年启动了第二次修订。

此次修订有什么背景?


刘康表示,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大的新台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职业变迁加速,新职业新工种不断涌现。

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已无法准确客观全面反映当前职业领域情况,社会对修订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呼声很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的“紧跟新技术、新职业发展变化,建立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要求,适应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需要,更及时、全面、客观反映现阶段我国的社会职业状况,参照国际上职业分类修订调整的惯例和做法,2021年4月启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第二次修订工作。

新版职业大典和2015年版相比有哪些变化?


吴礼舵介绍说,此次修订过程中力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对社会职业带来的一些变化。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对分类体系进行了修订。近几年陆续颁布了74个新职业,这次修订过程中把新颁布的74个职业纳入到大典当中。同时,围绕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绿色经济、依法治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点战略,比如围绕制造强国,我们把工业机器人操作员和运维人员纳入大典当中。根据乡村振兴的需要,我们把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和农业经理人纳入大典当中。经过调整后,与2015版大典相比,在保持八大类不变的情况下,净增了158个新的职业,现在职业数达到了1639个。

二是对相关职业信息描述做了一些修订。对两个大类职业的名称和定义做了调整,对30个中类、100余个小类名称、定义做了一些调整;对700多个职业的信息描述做了调整。

三是对数字职业和绿色职业进行了标注。这次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同时,延续2015年版大典对绿色职业标注的做法,标注了134个绿色职业,占职业总数的8%。这里面,其中既是数字职业也是绿色职业的,共有23个。这也反映出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带来的职业变化。

新版专业技术大类新增了哪些职业?


李金生表示,2015年版大典颁布后,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也就是二大类已经发布了15个新职业,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机器人、增材制造、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

此外,这次修订还增设了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金融科技师等29个新的职业。这些新增的职业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新兴领域、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专业技术人员大类这次新增的职业主要是集中在数字技术领域,特别是专门增设了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小类,专门增设了这样一个小类,这个小类下设13个数字技术职业。从2021年起,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制订颁布了其中10个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

首次标识97个数字职业其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吴礼舵称,这次标注数字职业确实是大典修订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创新。概括起来,标注数字职业有四点重要作用和意义:

第一,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到2021年底其规模已经达到45.5万亿,占GDP比重达到39.78%。通过标注数字职业,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各个行业在数字化进程当中的一些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个行业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国家加大数字经济政策创新力度提供有益参考。

第二,有利于加速数字技术创新。数字职业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来的,通过标注数字职业,可以提升数字职业社会的认同度和公信力,可以成为广大劳动者选择职业发展的风向标,也可以引导越来越多的技术技能人才投身到数字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来,为推动我国数字技术的创新贡献力量。

第三,有利于数字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标注数字职业有利于规范数字职业标准的开发,引导院校专业的设置。同时,对数字资源培训课程的开发也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这些基础资源开发,对数字人才的培养、评价和使用提供基础,拓展人才发展空间,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通过人才创新带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数字技术的转型。

第四,有利于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目前,随着数字产业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素养和技能已经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当中。通过标注数字职业,可以激发全民参与到数字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来,进一步激发全民提升数字素养的热情,为未来数字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据人社部官网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