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西安翻译学院 多举措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

近年来,西安翻译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使命,坚守“高尚教育”办学初心,秉持“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精神,实施内涵、特色、品牌、融合和创新发展战略,奋力书写“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内涵发展打造优势特色

擘画发展新蓝图

西译坚持取之于学、用之于学的高尚教育理念,深耕内涵、追求一流,取得了显著成绩。

立德树人教育全面开展,效果喜人。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另有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骨干”殊荣并获得多个奖项。

一流专业建设尽显成效。形成了语言、教育、健康、经贸、信息技术服务等若干有特色的专业链群。成功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一流专业建设稳居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前列。据软科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西译的办学实力稳居陕西民办高校前茅。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原“丁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外语+微专业”“专业+外语微专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获批省级教改项目30余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

校企合作学科竞赛效果明显。与阿里巴巴集团、优逸客科技、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200多家单位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深化育人模式。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3项,名列陕西同类院校前列。

创新创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构建“课程+实训+孵化”平台,共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49项,省级大创项目185项。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省级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

倾力打造现代化智慧校园

为西译增添亮丽底色

近年来,西译不断加大教育基础建设投入,累计投入10亿余元用于校园升级改造,以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校利用5G、Wifi6和云技术等,建成集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安全与保障为一体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有效支撑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需求。

学校建成智慧教学楼5栋,智慧教室222间,建成集教学、文化体验、实习实训为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楼3座。同时,投入5.87亿在西安高新区建成集实习实训、校友投资创业的现代化开放共享的大学综合产业园。

学校还先后完成19栋学生公寓标准化升级改造工作,安装空调5000多台,均配备了盥洗室、洗衣房、吹风机、咖啡机等便民性服务设施,均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探索构建多元资助育人模式

助学筑梦育人

“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为主体,丁祖诒教授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学费减免、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为辅助,以利民奖助学金等社会和校友捐赠为补充的学生资助体系,以表彰优秀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每年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专项资助经费,用于学生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等项目。同时还设立了学校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集体奖学金以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专项资金等,对特别困难学生进行全程资助帮扶。此外,学校还通过开辟勤工助学岗位、追加勤工助学资金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近三年来,西译共减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学费、住宿费、颁发学校助学金、校内奖金、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奖励、勤工助学学生补贴累计超过6200万元。2022年,西译资助工作将从保障性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过渡,把“扶困”“扶智”“扶志”相结合,让受助学生通过几年的努力学习,有尊严、体面地进入社会。

拓宽渠道打好就业组合拳

为毕业生就业护航

西译始终把毕业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提升站位,高位推动,全员建立“一人一策、精准施策”就业台账,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自启动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来,学校领导“访企拓岗”50余家优质企业集团,拓展岗位800余个。

西译不断夯实校园招聘会主渠道,做到“天天有宣讲,月月开双选”。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参会企业2114家,提供就业岗位76788个;组织企业招聘专场512场,提供就业岗位11776个。

学校实现就业指导常态化,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线下线上生涯规划讲座,主动出击,打通求职“逆向通道”,“求职特别直通车”,围绕就业开展多样化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帮助毕业生结合实际高质量就业。

西译将继续砥砺前行,落实好实现好党和国家对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的要求,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