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上千元一瓶赶超茅台,啤酒不再『亲民』了?

当心盲目高端化害了啤酒业

夏日炎炎,什么最解暑?冰凉的啤酒绝对是首选之一。不过,当啤酒产业走上高端化之路,曾经三五元一瓶就能冰爽十足的啤酒消费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啤酒走向高端化

百威贵过茅台

夏天是啤酒消费旺季。但今年以来,数款啤酒却早早涨价。

今年初,华润雪花啤酒浙江销售分公司发布调价告知书称,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运输费用增加等原因,导致产品成本大幅增加,2月1日起,对雪花系列产品价格进行上调。

同期涨价的还有“网红”乌苏啤酒,决定上调620ml红乌苏产品价格。

实际上,啤酒涨价已不鲜见,近两年可谓厂商常规操作。

公开消息显示,2021年开始,青岛啤酒陆续对苏北经典、陕西汉斯小木屋、上海经典和纯生等进行提价,提价幅度5%-10%;华润啤酒通过升级勇闯天涯包装,将出厂价上调约4元/箱,提价约10%;重庆啤酒则对绿乌苏等产品提价10%。

对既有产品提价的同时,啤酒企业也先后推出高端单品。

去年华润啤酒推出定价999元/盒(2瓶)的超高端啤酒“醴”。今年以来,青岛啤酒推出了1399元/瓶的“一世传奇”,百威亚太则推出1588元/瓶的百威“大师传奇”,定价已经超过了飞天茅台1499元的官方指导价。

令人意外的是,千元啤酒一度供不应求。5月举办的青岛啤酒年度和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表示,今年一季度中高档产品销量增长10%以上。百年之旅、百年鸿运、一世传奇三款超高端产品销售近20万瓶,一世传奇仍供不应求。

华商报记者上周四在天猫青岛啤酒官方旗舰店看到,23.9度的一世传奇券后价1369元,店铺显示预售。在雪花官方旗舰店内,礼盒装“禮以醴成”显示为现货,折后价999元。此外,记者在百威的天猫和京东旗舰店看到,暂无“大师传奇”售卖。

“冲破”价格天花板

低价啤酒被边缘化

在国内市场,啤酒曾被定义为“低端消费品”,长期被困在低价里。直到近几年,啤酒企业纷纷对自家产品进行升级,对外打造高端化品牌形象,千元啤酒开始涌现。

不过从电商销售看,千元啤酒似乎并不追求走量。仅以天猫旗舰店来看,青岛啤酒一世传奇、雪花禮以醴成的月销显示均未过百。一位酒业人士认为,这可能与供应量少有关,高端啤酒更多体现象征意义。如果缺乏量的支撑,对企业实际利润贡献或一般。

不过,高端单品虽不走量,却抬高了啤酒价格天花板。

中金公司指出,随着啤酒行业高端化趋势推进,需求侧发生深刻变化。10元及以上高端和超高端价位带正快速扩容,进而为中低端提价升级提供空间。与之相应的是,啤酒厂商的提价方式和路径呈现出时点选择更积极、提价产品更高端、提价方式更多样的特点。

上周五华商报记者在西安高新区一大型超市看到,啤酒占据三排货架并搭起销售展台。价格方面,多数超过5元/听(瓶)。数十种不同品牌和口味的啤酒里,一共只有4款单价5元以内。另外,城南一家生鲜超市的啤酒货架上,啤酒单价普遍在10元左右。查看标签可见,这些中高价啤酒原麦汁浓度相对较高,用料较为纯正,配料表中也没有出现大米等原料。

上述酒业人士介绍,过去主流啤酒厂商的产品价格主要是4元及以下、5-6元、10-12元三个价格带,近两年大厂商纷纷调整策略,推出百元以上产品来占据制高点。在12元以上、10-12元区间则推出差异化产品或引入海外品牌。8-10元发力新品,承接主流升级。6-8元的主流档则替换低档产品;5元及以下被逐步替代。

高端化、提价背后

啤酒企业对冲成本压力

啤酒频频提价,走高端化路线,背后是啤酒厂商提高毛利率、改善业绩的诉求。

例如,华润啤酒在2021年报提到,2021年下半年逐步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适度调整,整体平均销售价格较2020年上升6.6%,以抵消原材料及包装物料价格上涨而带来平均销售成本上升的影响,使2021年整体毛利率较2020年上升0.8个百分点。

另据财报显示,青岛啤酒、百威亚太、重庆啤酒毛利率,在2021年分别同比增加1.28%、1.9%和2.49%。其中,重庆啤酒、百威亚太毛利率均超过50%。

那么,价格走高是否为啤酒企业带来更丰厚业绩?

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啤酒企业里,燕京啤酒、惠泉啤酒、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珠江啤酒净利润实现增长,而*ST西发(西藏发展,主要生产拉萨啤酒)、兰州黄河业绩下降,并双双出现亏损。

目前啤酒企业中报尚未披露,仅*ST西发、珠江啤酒公布了业绩预告。其中,*ST西发预计上半年亏损1253万元-1880万元。珠江啤酒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长0%-10%。

除了业绩影响,原材料成本上涨,是提价另一诱因。

天凤证券表示,国内啤酒行业已出现三轮提价操作,第一轮是2007年12月-2008年因奥运费用投放及原材料涨价;第二轮是2018年1月-2019年3月,因为成本加大及行业诉求转移,企业对中低档产品提价;第三轮是2021年9月至今,因原材料成本上涨。

海通国际称,2021年啤酒行业经历一轮持续全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尤以铝罐、玻瓶为首,年初至最高点涨幅都在50%以上,对各家酒企产生严峻考验。受疫情影响,2022年啤酒整体销量仍会承压,原材料上涨也让啤酒的吨成本控制成为难题。

正如青岛啤酒在年报所称:“啤酒生产原材物料等大宗物资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也将对公司未来销量、收入和盈利的增长形成影响。”

近十年来

啤酒产量、人均消费量走低

国产啤酒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通过一项地方自筹+建设银行出钱+国家注资的“啤酒专项工程”,各地甩开膀子纷纷建厂。短短数年,全国就冒出了八百多家啤酒厂,上海的力波,天津的长城,重庆的山城,陕西的宝鸡、汉斯、衮雪……可谓“一城一啤”。

2002年,我国啤酒总产量达2386.83万吨,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就在世纪之交这十多年,伴随国产啤酒产量节节走高,还有一堆资本整合故事。青岛、燕京等老牌大厂主动出击,许多地方啤酒小厂被收购吞并。

这期间,陕西的宝鸡啤酒、汉斯啤酒先后被青岛啤酒控股及收购。

啤酒行业历来有“销地产”的说法,主要原因是运输成本过高,所以啤酒企业都习惯在需求区域附近建厂辐射,从而形成区域性市场特点。

正因如此,宝鸡啤酒、汉斯啤酒等收归青岛啤酒账下后,产地并未发生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汉斯啤酒厂的存在,西安大明宫街道还有一条以此命名的啤酒路。去年,随着临潼新厂区建成投产,过去的汉斯啤酒厂址启动了城市更新工作。

这场并购潮带来的结果是:啤酒成为国内高集中度行业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前五大啤酒企业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百威和嘉士伯已占市场约80%的份额。

伴随行业集中度走高,全国啤酒产量也在2013达到峰值——5061.5万千升,随后见顶回落。

华商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2021年我国啤酒产量3562.4万千升,比2013年减少近三成。2022年上半年,全国啤酒产量1844.2万千升,比去年同期下降2%。另据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数据,国内人均啤酒消费量在2013年达到最高值37.2升后,亦逐年递减。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前期扩张迅猛,导致折旧费用高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各大啤酒企业选择了关停低效产能,并从低价工业啤酒转战高端啤酒。

啤酒消费突破瓶颈

只有高端化一条路吗?

随着夏季来临和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啤酒消费的旺季正在到来。单看6月份,我国啤酒产量回升到419.3万千升,比去年同期增长6.4%。

安信证券认为,今年2月以来,聚餐、堂食等受阻,缺乏啤酒消费场景,叠加原材料、运输等成本上涨,啤酒行业当前压力较大。各酒企可通过提价、改善产品组合来转嫁成本压力,若消费需求得到释放,则啤酒行业有较大弹性。

问题是,面对近年产量、人均消费量走低的现实,啤酒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高端化和涨价一条路吗?

万联证券西安营业部投顾屈放表示,长期来看,啤酒行业高端化具有确定性,毕竟国产中高端啤酒还没有形成有显著优势的品牌,仍处于混战之中。但啤酒消费,绝不能脱离大众,而应考虑在细分领域,如女性酒水消费中发力,重点在口感创新下功夫,如打破啤酒与饮料之间的界限,扭转消费者对啤酒苦涩、涨肚等印象。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国内啤酒市场具有行业集中度高、体量已达天花板的特点。要突破发展瓶颈,“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一定会进入啤酒企业的中长期战略范畴。

在此背景下,我国啤酒的高端化之路,将随消费者需求,变成啤酒的精细化发展之路。 华商报记者 查京京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