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西安市从2018年全面实施“名校+”至今进展和效果如何?

“五同”管理复制名校基因 学生回流带来居民回迁

名校之所以为名校,是因为其长期发展积累甚至改革后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和优秀的教师团队、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名校+”就是将这些成果进行复制,但是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还面临着不同的体制、校情,复制起来其实并不容易。

西安市从2018年开始全面推行“名校+”工程,这一工程目前的进展和成效如何,各种类型的“名校+”共同体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还有哪些问题和困难,家长和学生满意度如何?华商报记者对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原名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名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体验式采访,希望了解西安“名校+”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校长说

打通教育改革最后一公里

关键在学校 核心在课堂

早在2017年高新九小建校初期,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就与高新九小组建成“一长多校”的“名校+”模式。高新区实验小学“名校+”遵循“文化同根、管理同步、课程同享、科研同行、质量同优”的“五同”管理理念和运行架构。

“‘名校+’的核心是名校带动‘+校’,提升‘+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如何开展“名校+”工程,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名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志宏说,他们的目标是名有其实、“+”有其质。要达到这个目标,名校首先要有核心的文化理念和完善的课程体系。

王志宏认为,一所好学校必须具备鲜明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能力、研发能力和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高新区实验小学推行“高新全人教育”,聚焦于人的培养,健全学生的完整人格。“全面发展不是不要学业水平,但学业水平绝对不是教育的全部。”

“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应该得到发展。”王志宏说,打通教育改革最后一公里关键在学校,核心在课堂。“过去我们都把音体美当副课,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这种思维和习惯必须改变。”王志宏认为这种“改变”首先是学校管理者要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老师要改变僵化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他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各学科包括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的浸润,课堂也要变成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课堂。而“名校+”工程的实施,就是把改革的成果移植到“+校”,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为了确保“+校”的质量提升,除了校长王志宏任总校长全盘统筹管理各学校工作外,高新区实验小学先后派驻十余名管理干部先后到“+校”交流任职,总数占到了学校管理干部的半数以上。“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学校制度、要求和程序的连续性。”王志宏说。

据了解,在全面管理上,高新区实验小学“名校+”采取“统分结合”,将战略规划、重大决策、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文化建设等全局部署“统”在名校,“+”校“分”管教务管理、总务协调、电教支持等辅助功能,真正意义上达成以文化为中心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带领“+校”高新九小进行深度融合。

一所好学校存得住好的故事

会发掘孩子的无限可能

高新九小语文教师韩妮娜和张闫秋琦都曾在民办小学任教,进入高新九小后,她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理念。

韩妮娜对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习惯养成尤为认同,“以前上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在这里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样态。”

“一所好学校存得住好的故事,会发掘孩子的无限可能。”张闫秋琦说,“高新全人教育”就是提供好的教育资源,无论是优质的课程、丰富的社团还是课前小讲、全人微讲坛,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无限可能。

高新区实验小学副校长陈争说,在小学阶段,教育有时候比教学更为重要。“第一次当家长,也需要学习和成长。”陈争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学校和家长是“合伙人”,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需要家长的陪伴。

在一节家长课堂上,心理教师方丽捷和家长们一起通过场景重现的方式,让家长们感受不同的表达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一个图形,用语言描述出来后,大部分家长第一次是无法正确画出来的。描述的家长刚开始认为“我觉得我说得已经够清楚了”,看完其他家长画的图形后反思“责任在自己,没有说清楚。”

“像不像你们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情景,你以为你说的他都听懂了,其实你没有用孩子的认知层次去讲解。”方丽捷一语道破。

采访镜头1

时间管理安排得当

有学生感受到“秩序美”

不久前,华商报记者分别前往高新区实验小学和高新九小,完整经历了两所学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早上7时许,两所学校的孩子穿着同样的校服开始陆续进校,见到老师都会礼貌问好。无论是晨读还是上课,孩子们都表现得积极踊跃,课堂氛围严肃活泼。大课间一起做操、跑步。午饭、午休按时按点,起床后伴随着古典音乐进行午写,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参加社团的孩子们利用晨起、午休和下午课后时间发展体育运动、艺术特长。放学后整队出校、错峰放学,连每个班出校门的路线都是提前设定好的。因为时间安排得当,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很有规律,紧张却不忙乱。

高新九小六年级(3)班的付霄晴和班里其他同学一样,随着村子回迁,于2018年四年级时进入高新九小就读。说起对学校的印象,付霄晴觉得学校的饭很好吃,时间管理有规划有条理,在学校学习生活觉得很舒服。“我很喜欢我的老师们,他们上课严厉下课亲切,讲课很清楚。”付霄晴说,学校现在有丰富的社团,她参加了舞蹈社团,找到了自己的兴趣,长大后她想考中戏,做一名舞蹈演员。

采访镜头2

从细节抓起 软文化成就好习惯

事实上,这种让孩子感到舒服的日程安排是学校提前计划,从细节抓起的结果。据了解,每年开学前,两所学校都会对全体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高新区实验小学四年级(11)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张欢是一名90后年轻教师。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学校从细节抓起的软文化,成就了孩子们做文明人的好习惯。从一年级开始,他们就会告诉孩子们,入校要问好,着装要干净整洁,不同的校服红领巾该如何佩戴,书包和被褥该如何摆放,早读和上课要注意坐姿、站姿,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领取午餐时哪一个组该从哪个走廊出来,吃饭要铺餐布,汤和饭该摆在哪个位置,午睡不能打扰别人……

四年级(14)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张玉说,规范的行为举止让孩子们学会做文明人、文明事,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学习效率自然更高。高标准、严要求,老师的工作节奏自然要加快,但她觉得,这种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让她觉得平凡人生在做有价值的事情,可以无限发掘自己的潜能,老师也获得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采访镜头3

集体打磨上好“先行课”

让所有孩子受益

高新区实验小学何梅老师带着一节精心打磨的语文课来到高新九小三年级(5)班,班里除了听课的学生,还有高新九小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何梅上的这节课为《大自然的声音》以配乐古诗朗诵导入,描绘大自然的声音,带领孩子们朗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引导学生感受运用词语,引入自读课文《风的四季》……整堂课充满诗意、行云流水,似乎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大自然。

何梅介绍,这堂课是高新区实验小学语文组老师们磨了一个星期的成果。大家边听边提意见,有年轻老师觉得何梅最早选的音乐不够好听,她们帮忙找了更优美的音乐;还有老师提出,这么美的课文,每一个环节的名称设计为何要用常规的“导入……总结”等名称呢,于是大家集体商议,给每一个环节都起了别致的名字。

“一开始参加教研活动,九小的老师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搬到了PPT上。”高新九小副校长洪霞说,教研是要研究这节课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读教参只是基础,目的是对课程进行重构,提出课堂设计思路,把最核心的内容提炼出来。

除了集体教研,名校和“+校”从2017年开始开展青蓝工程,一对一师徒结对。30岁的王亚楠是高新九小的第一位美术教师,“来到这所学校,不再担心体音美被占课。”王亚楠说,刚入校时带她的师父是高新区实验小学“名校+”办公室副主任贾晓嘉,从每周固定的教学教研到学期末的艺术节布展及社团工作的组织,贾晓嘉都会手把手地指导,通过这种带动,她迅速成长起来,第一学期期末的人文节就组织了一期画展。

王亚楠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和家长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对学校组织活动和比赛的配合度非常高,每年期末画展的质量也在提高,还有孩子举办了个人画展。

家长说

把孩子交给学校

很放心

从胆小害羞到优秀开朗,高新九小四年级(7)班学生曹子儒的变化,得益于学校的严格要求全面培养。

高新九小四年级家长康佳说,把孩子送到九小,就是因为听说这里是高新实验小学的“+校”。“学习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写字时一笔一画都有规定。”三年级学生家长段敏说,孩子书写方面,从握笔姿势到顿笔、回锋,一笔一画该长该短都有要求。他们还特意和高新区实验小学进行过对比,作业、试卷、伙食都是一样的。把孩子交给学校,很放心。

一所学校肉眼可见的变化:

学生的回流带来的是居民的回迁

高新九小行政中心主任张焰从建校初至今,完整见证了高新九小的变化。

“第一年招生时原本想着只招收一年级的学生,村民们得知学校是被高新区实验小学托管了,第一年就招了11个班476名学生。第二年春天增加到30个班,2022年已经发展到49个教学班,2542名学生。学生的回流带来的是居民的回迁,13个自然村回迁社区创汇社区的回迁率基本达到了100%。”

2017年的第一学期期末,高新九小组织了第一次艺术节,“很多家长边看边抹眼泪,有激动也有感谢。”张焰说,教育不仅仅是改变一个孩子,更是改变一个家庭、改变一代人。

“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要从教育抓起。”高新区实验小学常务副校长李宏延说,城市化不仅是拆了村子建了楼房,更重要的是从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做起。

正如校长王志宏所言,“教育要的不仅仅是成绩,知识不是教育的唯一选择,我们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人格、品德、情智、批判性思维等很多方面。我们希望学生未来能过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