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减负提质 蓝田县让每一朵“小花”都能绽放

今年8月以来,西安市蓝田县对“双减”工作高度重视,积极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立足县域实际,综合施策,以“控总量、提质量、优服务、严治理”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校内校外协同发力,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强化作业管理,在“控量提质”上下功夫

近日,记者从蓝田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了解到,截至11月17日,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到100%。37256名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且每周五天全程参加,参与率95.42%。4548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参与率93.18%。全县100%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100%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从目前看,全县’双减’工作起步稳健、开局良好。”蓝田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李旭表示。

今年以来,蓝田县建立工作机制,在“统筹推进”上聚合力。成立蓝田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9个部门20名业务负责人组建“双减”工作专班,强化联动,建强机制,全面统筹推进“双减”工作落实。

县教科局制定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全县中小学校推行周作业量协调平衡机制,建立“学科组设计,年级组统筹,教导处把关,主管校长审核”的作业质量监管办法,落实校内作业公示制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和时长。确保小学阶段作业基本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另一方面,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建立作业帮扶制度,倡导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组织开展“义务教育优秀作业管理和设计案例”征集,遴选9个优秀管理案例和11个学科作业设计案例在全县范围广泛推广。创新开展“蓝田双减进行时”系列线上宣传活动,推广“双减”经验,宣传“双减”成效。引导各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多元有效的作业实施途径,做好数量“减法”和质量“加法”,推动“双减”政策下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

深化“三个课堂”建设

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为提高教学质量,蓝田教育人在“三个课堂”上抓突破。统筹“双减”和“建设教育强市”工作任务,深化“三个课堂”建设,将课堂教学各环节、课外教育各种资源、社会教育各领域深度融合,引导教师突破学科思维,改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推行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分享式、合作式、开放式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蓝田教育人积极探索丰富课后服务,在“五育并举”上做文章。今年8月份,县教科局联合县发改委、财政、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印发了《蓝田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课后服务对象、方式、内容和保障机制。今秋开学,全县中小学校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实现全县109所义务教育学校和服务时间“5+2”两个全覆盖。在内容形式上围绕“五育”并举,推行“作业辅导+素质提升”为主的“两段式”服务模式,第一时段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第二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各个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强化家校社贯通,通过调动本校老师参与或外聘等方式,积极构建课后服务校本课程体系,形成多元化课后服务特色,既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

将“双减”这一民生工程

做实、做细、做稳、做出成效

“十三五”以来,蓝田县加大资金、教育设备、师资力量等投入,完成294所学校校舍建设,新增建筑面积7.45万平方米;硬化操场36.4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1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2所。加大教育设备投入,完成312所学校的设备购置,在西安市率先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免费校车全覆盖。整合蓝田教育资源,设立县城第一幼儿园,高标准迁建三里镇五里头小学、焦岱镇中心学校校本部等。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全县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蓝田县县教科局党委书记、局长何平郎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要求,依法规范校外培训。健全机制,发挥教研员和督学力量,聚焦“三个提高”,“减负”“提质”两手抓,保障教学质量;计划分批次组织召开校长座谈会,集思广益,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加餐”、校园安全管理、家校共育及教师“弹性”上下班机制。另外,加强体音美教师招聘引进和兼职教师培训力度,探索教师“走校”服务机制,加强教研引领,通过专家指导、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渠道,有针对性的提高师资水平,做精做优课后服务,切实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努力办群众满意教育。 华商报记者 黄涛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