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进一步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冬季来临 气温降低 新冠疫情与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风险增加

1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国家卫健委、海关总署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重点介绍进一步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本轮疫情波及21省份

新增确诊病例1379例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截至目前,本轮疫情波及全国21个省份。随着冬季来临、气温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增加。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截至11月12日24时,本轮疫情累计新增确诊病例1379例,经过精心救治,现在有300多例患者已经治愈出院。在此过程中,共有重症患者85例,有66例已经转为轻症,有的已经治愈出院。

甘肃最开始重症患者比较多,总数累计达到28例,但经过积极地救治,有25例患者都已经转轻或治愈出院。内蒙古重症患者累计总数曾经达到24例,有22例已经转为轻症或者治愈出院。黑龙江重症总数12例,因为疫情发生时间比较短,治疗时间也相对比较短,现在有6例转为轻症或者出院,还有6例在继续治疗。现在有19例重症患者仍在医院进行精心救治,整体病情还是非常平稳的。

大连疫情处于胶着期

个别乡镇街道出现社区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大连疫情近日发展较快,目前处于胶着期,市内个别乡镇和街道出现社区传播,病例主要集中在庄河市,没有扩散到大连市之外的地区。

北京-吉林关联疫情的感染人数局限,风险场所和风险人群的调查与管控措施正有序进行。

米锋表示,截至11月12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7271.3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07384.5万人。

全国疫情趋于平稳

多省份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全国疫情整体趋于平稳,前期受疫情影响的多个省份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成功阻断了病毒的传播。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病毒的传染性强,疫情涉及的省份多。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湖北、湖南、山东、江苏、浙江、贵州、重庆等省(区、市)的疫情基本都在一个潜伏期左右得到控制。目前,大连、黑河、成都、石家庄、上饶、瑞丽等重点地区仍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派出的工作组在当地指导疫情处置。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密切关注各地疫情形势,继续指导各地落实好防控措施,全力以赴控制疫情扩散蔓延,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

强化口岸城市疫情防控

米锋表示,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做到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要强化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做好人、物、环境同防,严控源头防输入。要始终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要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3-11岁人群已接种8439.5万人

力争12月底全部接种

吴良有在回答有关记者提问时回答,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根据我们今年下半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安排,还有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将继续推进重点人群的疫苗加强免疫和3-11岁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对重点人群要实现“应接尽接”。目前,3-11岁人群已经接种了8439.5万人,加强免疫已经接种4944万人,我们将力争在12月底完成3-11岁人群的全程接种工作。同时,指导各地合理安排资源,统筹做好流感等呼吸道疫苗的接种工作,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和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各地也在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服务模式,合理设置接种单位,做好恶劣天气下的接种安排,方便群众接种。

大学是否提前放寒假?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自主决定

教育部防控办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校园疫情防控要做到“三严”:第一要严把入校关。第二是做到在校内所有的场所、所有人员聚集的地方都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防止在校内出现感染。第三是一旦学校涉疫,就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做到应隔离的尽快隔离,也要防止校园疫情向社会其他方面关联。

今年大学生会提前放寒假吗?王登峰回答说,实际上从今年10月份教育部就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属地政策安排、学校的学习情况、课程进展情况等及早谋划今年寒假的安排。是否提前放寒假,第一是要看疫情形势的发展,第二是要根据属地对疫情防控措施各方面的要求,既包括疫情防控的举措,也包括一旦放寒假,高校学生可能要离开当地回乡,要同时考虑高校所在地和生源地两个地方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鼓励所有的高校在属地管理的前提下,结合校园防控的要求,以及课程进展的情况、学习安排的情况,由各地各校进行自主决定。 据中国网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