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

抗生素使用将被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近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规范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其中,抗生素是抗微生物药物里最主要的一大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多肽类、林可霉素类等。

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

延缓微生物耐药性产生

通知指出,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微生物耐药问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规范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同时,统筹部署推进结核分枝杆菌、寄生虫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建立完善有关疾病诊疗规范、技术指南、临床路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监测指标体系等。对各临床科室医师以及临床药师、微生物检验人员开展理论和实践培训,强化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规范经验性用药,减少无指征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进一步提升感染性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延缓微生物耐药性产生。

近年一系列“限抗令”之后

抗生素类药物将进一步被严控

最新的通知也意味着,在近年一系列“限抗令”之后,抗生素类药物将进一步被严控。

为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2011年国家曾启动一项为期三年的全国行动,重点改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抗生素合理使用;2012年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5年8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在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各地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高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医疗机构优化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提高药学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加强重点环节管理等。

而本次的《通知》则进一步提出,将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合理用药考核等工作,并适当加大考核权重的要求。

认为抗生素可以治感冒

抗生素曾长期存在滥用情况

抗生素曾被誉为“最伟大的医药发明”,其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因此有不少人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或等同于“消炎药”,误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事实上造成人体炎症的感染来源很多(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只有对细菌造成的感染,抗生素治疗才有效,而对咳嗽和咽喉痛等症状,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在国内,抗生素曾长期存在滥用情况,因此也一度被称为“吊瓶大国”。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卫生系统与卫生安全组组长马丁(MartinTaylor)在2015年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援引权威数据介绍,“过去10年中,中国半数以上门诊患者获得了处方的抗生素,这远远超过世卫组织建议的限值(30%以下)”。

《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发表的《抗生素的滥用与对策》一文中指出,1995年至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18%至21%。也就是说,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对抗生素作用的误解是抗生素类药物在国内曾被长期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中国受访者中,有61%的人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或流感。

滥用的会产生抗生素耐药性

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包括肠道菌群失衡、肝脏损害、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等,而最严重的危害是产生抗生素耐药性(即在体内产生了耐抗生素的新型病菌)。2014年,英国发布的《反抗生素滥用报告》显示,如果找不到应对耐药菌的办法,到2050年,每年会因此多死亡1000万人,并造成100万亿美元损失。2020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例行发布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比新冠疫情致命得多。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在2006年披露,中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至40%。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

从全球范围看,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并且这一问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更加凸显。世卫组织主管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事务的助理总干事哈南·巴尔克伊教授曾在2020年的世卫组织发布会上说到,“有证据表明,新冠疫情确实在加剧滥用抗生素。在病毒感染中滥用抗生素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长期问题,我们一直在提倡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疾病。” 综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央视等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