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无』中生『有』——马路炁象作品展西安开幕

马路:先喜欢艺术然后选择才有意义

“还有什么

还有许多水

空气

雷电

黑洞

各种粒子

我们总把人看作是重要的

是整体

其实不是

这只是宇宙中的一粟

有多大

不可想象

只有阳光给你希望

其他也能给

……”

4月3日,在位于西安市的崔振宽美术馆,在“无”中生“有”——马路炁(qì)象作品展现场,很多人品读完马路作品《不只是阳光》,再读这段作品后记时,突然发现自己和马路的艺术世界产生共鸣,“哦,是我想象的那样!”

接受记者采访时,马路表示,面对艺术,首先应该是喜欢。建立在喜欢基础上的选择,读懂与否,共鸣与否,才更有意义。

>>现场

三个系列呈现“艺术十二年”

马路为中央美院原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本次展览由中央美院、西安崔振宽美术馆及陕西水墨长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担任策展人,展出了马路先生2010年以来的“炁象作品”110件。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以其中的一件作品命名,展现艺术家2010年至今的艺术探索与思想轨迹。

展览的第一部分为“那沙”(2010-2013)。《那沙》是马路第一幅以抽象为探索方向的作品。自此马路艺术探索开始从对人和社会的关注和表现转向了两个方面的深入思考: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是抽象艺术的本质;第二部分为“不知道”(2014-2016)。这个阶段马路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艺术与抽象艺术之间的区别;第三部分是“炁象”(2017-2020)。随着艺术家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更深的体悟,马路开始逐渐将作画过程的自然性与绘画本质的自然性统一起来,并最终形成了新的价值观。马路在这些作品里强调的是一种现实的生命状态,个体意识深处各因素彼此之间的所处方式,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死而复生的循环过程。这个新境界,马路将其命名为:炁象。

红梅表示,“炁象”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马路发明了这个术语来指称自己最近12年间创作的艺术,从而与抽象艺术和意象绘画等艺术形式区分开来。“炁象”这个术语的界定直接来源于马路的世界观,他将整个世界视为是各种不同的能量形式彼此作用的结果。马路认为,自己的作品描绘的是由时刻变动的能量所形成的各种不固定形态,因此并不抽象也不是意象,而是一种一直客观存在却未被注意的形象领域,“从一定程度来看,这种不固定的形态又是自然、人生恒定变化的某种视觉显现。”

>>观点

马路已打通表现与抽象的界限

“无”中生“有”——作为崔振宽美术馆成立5年来的第三个个展,马路炁象作品展学术含量是非常高的,展览同样聚焦了学界的目光。

在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眼里,马路的“炁象”是由“炁”而“象”的结果,联通了艺术的契机与精神的归宿、创造的能量与作品的形态,将“象”的意义提升到精神的形象化层面。同时,正是因为“炁”以贯之,马路当下的作品已经打通了表现与抽象的界限,成为超越“类型”的表象语言,他们难以被已有的抽象艺术流派所归纳,却又真实而精微地传达着精神的信息和万物的气息。

“马路的创作一直在思考和调整,作为一个艺术家个案是很值得研究的”,著名美术评论家贾方舟表示,马路从新表现主义里面脱胎换骨,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一条路。他的作品始终都在变动中,里面有很多不确定或者未知的东西,这对他的未来来说是最具有魅力的。马路探讨的是一种动态的东西,或者说是一种动态的能量、能量场,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的经验中领略他的艺术。

西安美院教授、著名批评家彭德则认为,马路作品属于广义的抽象绘画,而抽象绘画发源于西方。马路既不想单纯的西式突破,也不想加入中国大家用烂了的意象绘画,“于是,马路在超越这个形式的同时,把精神的内涵剥离,让画面变得很单纯,还能使人联想到一些意象之外、具象之外、抽象之外的东西,这个非常难,这是马路的思路,也是马路对于当代油画的贡献。”

>>共鸣

非刻意为之的“后记”打动观者

“万/是多是复杂/卷/是书/亦是路/是山是大千/约/是重叠的结果/已经看不出是书是路是山/取/是认识总结”……

在作品《约取万卷》的旁边,贴着这样一段像诗歌又不是诗歌,充满着深邃哲学意味的作品后记。而这样的后记,大部分作品都有。对比很多当代艺术的展览,似乎不经意间,多了一种观者与艺术家交流的通道。在当下审美水平发展不一的社会现实面前,更多的当代艺术展给予观者的认知是——“看不懂”,但也很少有当代艺术家会为此做得更多,因为“怎么创作是艺术家的事,看不看得懂是观众的事。”

在马路个展现场,记者看到不少观者读到作品后记后若有所思,似乎有种精神共鸣。

对此,马路表示,人的视觉经验是相通的。自己创作时一定是达到喜欢程度才会停止。他相信,自己喜欢的作品也能打动观众。况且对待艺术,首先是喜欢。喜欢和读懂是两个层面。读懂是一种分辨形象的能力,读懂可以让画面更有生命力,“但一定要先喜欢,然后选择读懂才更有意义。”对于打动观者的“作品后记”,马路坦言,自己首先也是一个观众,后记更多是自己给自己说的话,这些话可能是创作结束后的有感而发,也可能是很多年以后的重新表达,“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是艺术的魅力。” 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