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要闻 > 正文

老有所为

“物业费”0.4元/平方米

每年还有结余

4位老人把小区管得井井有条

业主交口称赞,街办还要推广

“整个小区2栋楼,4个单元,65户,两户空置正在出租中,其他全部入住。除了10户已经租出去外,其他都是自住……”聊起自家小区,77岁的杨俊杰如数家珍。

>>小区管理

4人组成业委会

平均年龄70岁

杨俊杰是西安城北农业局小区的业委会副主任,3月28日中午,他从外面看完牙回到小区,就一直在院子里转悠,还进入单元内,查看一楼保洁用品摆放得是否整齐干净。一圈转下来后,专门在后楼停留了十几分钟,那里正在安装电梯,“轿厢会停在跃层的层面上,大家可以进出,也快完工了。很快,老人们不用再为上下楼梯而烦恼了。”杨俊杰说。

院子转悠完毕后,杨俊杰回到门房,对此前的账目再次进行核算,然后询问工勤人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小区仅有一名工勤人员,负责打扫卫生,每月工资2450元左右,一年近3万元。

据了解,这个小区在2009年之前曾有过物业,因为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后经过全体业主大会通过,选了6名业主成立业委会自行管理。后来其中两人的房子卖了搬走,就由包括杨俊杰在内的4人组成的业委会管理,4人平均年龄70岁,都是退休人员。从今年3月开始,门卫制度取消了之后,小区实行无人看守制度,工勤人员的工资是小区住户所收费用的主要支出之一。

“我们小区不收物业费,每平方米0.4元的称谓是‘其他’,算是物业费吧,卫生费每户每月7元,全年84元,这两项费用一年能收2.7万元左右。再就是停车费,每辆车每月100元,按年交的话,可优惠一个月,只需要交1100元就行,能收3万元。这样下来,整个小区一年能收近6万元。”杨俊杰说,扣除工勤人员的工资后,每年还能结余一两万元,结余的钱再用来服务业主,对公共设施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杨俊杰说,门房里有账本,所有的费用、资金收入和支取,每一笔都会公示,让业主对账目明明白白。

28日下午,华商报记者看到,小区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的收费表中,应收管理费、应收卫生费等都很清晰。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小区的收支表上,也详细记录着卫生费收入10920元、支出9800元、结余1120元;修路、修门26500元……

>>管理秘诀

把大家当做自己人

就会获得信任

这么多年,在业委会的带领下,小区改造了后楼的水路电路暖气、污水管道,房顶改造、道路修建花了很多钱,收上来的钱不够,由业主筹集,“一说需要干什么,大家都非常配合,两三天就能把钱收上来。”杨俊杰说,他们管理的秘诀是付出和奉献,“我们把大家当做自己人,就会获得信任。”

小区此前有门卫,3月份开始取消门卫制,实行无人看守,在做这样的决定之前,业委会也犹豫过,但考虑到小区监控全覆盖,业主从进小区到进单元门,要刷三次卡,就不再犹豫了,“事实证明,我们小区很安全。”

>>业主感动

不少业主主动加入业委会

几位老人的行为感动了小区其他人,不少业主主动加入了业委会。

今年以来,小区还实行楼道长管理制度,大家参与热情很高,很多人报名。后来一个单元选出2人,共8人,其中一人担任工勤人员,负责小区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单元内楼道的清洁由业主轮流打扫,而其他7名楼道长都不拿工资,“管理内容包括帮助打扫卫生、哪里出现问题了及时提出来等等,有的楼道长还在上班,但仍然热心地参与了进来。保洁、安防、门禁、垃圾分类等日常工作,全部由业委会成员和小区业主完成。”杨俊杰说,现在正在创建无烟头、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的四无目标,基本达到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小区建成平安、干净、和谐、温馨的家园。

3月28日下午,记者在小区走访时,业主谷女士说,她才住过来时间不长,但杨叔叔的责任心感染了她,“每天都能在小区里看到他的身影,特别负责任。”

业主史先生说,改造等事情其实很琐碎,但杨主任跑前跑后地联络,打印文件材料也是他自己掏钱,现在大家已被他深深地感染了,有什么事情,他一说就一呼百应,“小区收费很低,所有收入全部用作垃圾清运、设备维修、小区维护等开销。用相对便宜的费用,就能享受到优质贴心的服务,小区的业主们也都对小区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所有业主共同努力下,小区肯定会越来越好。”

>>街办点赞

将会推广小区管理模式和经验

未央区张家堡街办纬二十九街社区主任王涛说,市农业局小区业委会在长期的管理探索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即在街办党工委指导下的“三级包抓+业主自治”的方式,所谓“三级包抓”,社区属于一级,街办包抓科室属于二级,当小区业主遇到一些问题时,基本上一级和二级就能解决。如果一级和二级没办法解决,街道就会协调区上把问题解决,所以群众有什么诉求,都会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王涛说,更难能可贵的是,整个小区全员总动员,业主把大家当成小家,65户打开隔膜,真正实现了邻里之间互相走访、关注,小区的卫生好了,环境好了,每个人都像是物业工作人员,自己维护自己的家,肯定比别人来维护更好一些,随后,这种经验将会在街办进行推广。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文/图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