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3 社长:周怀忠

您的位置: 电子报 > 专题新闻 > 正文

陕西文物探探探第26期

陕西出土乐舞文物有多丰富?古人如何记录音乐和舞蹈?

中国被称为“礼乐之邦”,陕西是乐舞文化的主要发源地。那么,古代中国有哪些乐器?陕西出土的音乐文物都有哪些?1月6日,“陕西文物探探探”来到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博物馆,聚焦这里的“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音乐文物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等考古文博单位的多位研究人员和讲解人员受邀与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一起作为主讲嘉宾,为网友们介绍了在陕西出土的重要乐舞类文物,介绍了中国古代乐器的发展演变及乐舞文化。西安音乐学院多位演奏家结合展览内容,用流传至今的传统乐器和仿制乐器复现了千年前的乐声。227.3万人次网友观看了这场网络直播。

陕西音乐文物中部地区发现得比较多

“展览2017年在京展出后反响极好。”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副研究馆员王建玲介绍,这个展览是2017年为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而策划的展览。全省26家文博单位参与、共300余件精品文物组成了这个展览。7月国家大剧院展出结束,陕西历史博物馆和音乐学院签了共建协议,把这个展览做成了一个微缩版的“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音乐文物展”在西安音乐学院博物馆长期展出。

王建玲介绍,陕西音乐文物的出土比较分散,陕南、陕北、关中地区等地都多有发现出土,其中陕西中部地区出土比较集中且数量较大。从史前音乐文物看,主要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高陵杨官寨遗址、神木石峁遗址,出土有陶埙、陶鼓、陶响器、陶号角、骨哨、骨口弦等,种类丰富,是目前保留下来的陕西最早的乐器实物。商周时期的音乐文物,主要分布在宝鸡、西安、咸阳地区,出土了大量成组成套的编钟编磬,为研究商周礼乐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汉代和唐代的都城都在长安,在西安市周边出土的乐舞类文物极为丰富,种类齐全,有金银器、陶瓷器、石窟、壁画等。纵观陕西出土的音乐文物,从史前到明清,各个时代都有,承前启后发展脉络清晰,所以陕西古代乐舞展览,也是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历史的缩影。

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西林介绍,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乐器,这个时期的乐器简陋粗糙,使用的材料以土、石、竹、骨为主,例如骨笛、石磬、陶埙等。夏商时期进入青铜器时代,出现了青铜乐器钟、镈、铙、镛等。周代的乐器数量繁多,据专家考证有70余种,由于乐器数量的增多,出现了按照乐器制作材料分类的“八音”乐器分类法,分别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汉代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因而从东汉开始,西域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竖箜篌、筚篥、羯鼓等胡乐器陆续传入中原,打破了华夏音乐发展相对封闭的格局。到了隋唐时期,西域胡乐器使用频繁,在中原得到了高度发展,中原音乐与西域音乐高度融合。唐末出现了弓弦乐器“奚琴”,这种乐器由北方少数民族奚族传入中原,发展到宋代叫做“嵇琴”,广泛应用于民间器乐演奏,到了南宋更是成为宫廷教坊大乐中的主奏乐器。元明清时期随着说唱与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嵇琴”的派生性弓弦乐器。随着民间器乐的发展,锣鼓类打击乐器也高度发展。近现代受西方音乐发展的影响,民族乐器不断改良,吹、拉、弹、打每类乐器都是一个大家族,高、中、低音域俱全,进而出现了具有交响性特点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队。

九件(组)乐舞文物每个都很有特色

重点讲解的第一件文物是商代特磬。

王建玲介绍,这件特磬是1973年在蓝田出土的。体积较大,从外观看,还保持有一些最原始的打琢痕迹,时代应该属于商代早期。这个磬上面的孔是两头对琢最后穿通的,是用来穿绳子把它系挂起来的。特磬,就是独立使用的打击乐。这种特磬主要用于祭祀活动。特磬的音质清脆悦耳,悠长回荡。这件磬是商代很重要的一件乐器,被编入中国音乐大辞典中。

第二组是编钟。

李西林教授介绍,这组西周编甬钟共8枚,196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甬钟区别于钮钟的地方在于最上面的部位形状不一样,钮钟上面是环状的,而甬钟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这套编钟和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都属于合瓦形钟,不是平底圆口钟。大部分合瓦形钟都可一钟发两音,敲击其正鼓部是一个音,敲击侧鼓部又是一个音。这两个音的关系有大三度也有小三度,还有少见的大二度、小二度以及四度关系等。演奏时一般用木质丁字锤敲击,如果是大钟就要用木棒撞击,所以演奏动作不一样。

第三组是编磬。

西安博物院高级讲解员、陕西十佳科普使者王筱玥介绍,这是西安博物院馆藏的一组石磬。这组石磬的年代是战国晚期的,在西安城北的一座汉墓中出土。李西林教授介绍,编磬有三枚编制的,也有五枚编制的,而曾侯乙出土的编磬是32枚。一般来说,三枚一组或者五枚一组的编组居多。单个的磬叫特磬,有的作为响器使用。多枚磬成组编制的就是编磬,可以把单独的节奏性乐器转化为旋律型乐器,演奏多种旋律。

第四件是错金银秦乐府钟。

结合展馆墙上的照片,李西林教授做了介绍。这枚秦乐府钟是1976年在秦始皇陵西侧发现的,属于合瓦形钮钟。有考古人员推测它可能是皇宫中作为定音的钟。不过也有可能是一组编钟里的一枚。从这枚钟的精美程度来看,它一定是皇家用钟。钟钮的侧边刻镂有“乐府”两个字。这枚钟采用了复杂的错金银工艺,先将钟铸体造好,再根据需要的花纹刻镂成槽,再镶嵌金银,然后打磨平整。

第五组是一组共三枚瑟枘。

王筱玥介绍,瑟枘是用在瑟上面用来绕弦、固定弦的器物。它的形状有点像蘑菇,整体造型精美,材质是青铜的,上面有鎏金的痕迹。在汉代时能采用鎏金技术装饰器物,应为当时皇室或顶级贵族所用。

李西林教授介绍,瑟是横卧类的弹拨乐器。据古代文献记载,有五十弦瑟,后来又有二十五弦瑟,弦下有雁柱,一弦一柱。它的发音原理跟古筝相似。瑟的形制比古筝短而宽。瑟在中国古代民间广泛应用,由于通常和古琴配器使用,所以有“琴瑟和鸣”的成语。

第六件是“玉舞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思哲介绍,这件玉舞人是在2005年在西安城北井上村M24号汉墓出土的。是平片式结构,透雕、线刻而成。

玉舞人的出现有深厚的历史背景。秦汉时期,因皇家特别重视歌舞艺术,还设置了乐府,很多帝王后妃也因能歌善舞而出名。比如汉高祖的戚夫人就善翘袖折腰之舞,这件文物正是翘袖折腰之舞最生动的写照。

第七组是“十六国跽坐乐俑”。

刘思哲介绍,这组是在西安机场二期十六国墓葬中发现的。这个时期的乐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十字发髻。她们拿着各种不同的乐器在演奏,分别有鼓、笛、排箫、笙、阮咸、筝等。

不过,古代叫笛的乐器现在称箫,古代称箫的乐器现在指排箫。排萧一般是用竹制的,很难长久保存下来,所以考古中很难看到实物,这组文物把排箫的实物样貌展示出来了。

阮咸也叫秦琵琶、圆形直项琵琶,但大家习惯叫它阮咸。可以看到乐俑是用手指在弹,这个动作是印证它为十六国时期文物的重要物证之一,因为十六国之后到隋代之前都是用琴拨来弹奏这种乐器的,到了隋至五代十国才又变回为手弹。这组文物出土时大概有21件,共有三组,展览展出的是其中六件。

第八组是“彩绘女舞俑”。

王建玲介绍,这组文物是周至博物馆馆藏文物。根据4个女俑的舞姿来判断,她们跳的可能是柘枝舞。柘枝舞是从西域一带流传至中原地区的。这种舞最初是以女子独舞的形象来出现,以击鼓节奏来伴奏,后来就发展成为两人舞,甚至到唐宋时期出现了几十人、百人同时跳的现象,相当于古代的“广场舞”。

柘枝舞在唐代盛行一时,在唐长安城出现很多专门表演这种舞蹈的舞伎,唐代不少著名诗人都对柘枝舞有生动描述。从这些陶俑来看,她们的腰身极具动感,是以静态来表现动感。由此也可以看出,唐代在陶器雕塑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

第九件是“三彩骆驼载乐俑”。

王建玲介绍,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这件文物至少体现了三个信息:一是反映了唐代在雕塑领域上的最高成就。一个小小的骆驼背上不仅容纳了8个人,每个人的手中还拿着不同的乐器,中间演唱的女子体态丰腴,完全是盛唐气象。二是折射出了唐代丝路上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场景,围坐的七人都是汉人形象,使用的乐器中有很多都是西域流传进来的乐器,由此也可看出唐代是个高度开放、高度包容的社会。三是采用唐三彩的表现形式,在视觉上达到了最佳效果。整件器物表现出唐代积极向上、社会开放、高度包容的社会风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所以是被纳入国宝级的文物。李西林教授介绍,驼背上演奏者使用的乐器,看得见的这面有竖箜篌、五弦直项琵琶、筚篥、笙等。其中筚篥、竖箜篌和五弦直项琵琶是胡乐器,笙是汉民族固有乐器,整个乐队就是一个胡汉结合的乐队。

在当天的直播中,西安音乐学院琵琶演奏家、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赵静,西安音乐学院箜篌演奏家、音乐教育系古筝箜篌专业孙清,现场演奏了琵琶与箜篌合奏曲《婆罗门引》。当天直播一开始,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琴学研究室在读硕士研究生、教学基地骨干教师彭天麒、张婉晴还演奏了双古琴《流水》。

古代乐队怎样编组?

『天书』『绝书』指的是啥?

单个乐器这么有特色,组成乐队演奏时一般会如何搭配呢?

展馆中间有个小厅,两面墙上都是唐代乐舞壁画,一幅是韩休墓乐舞壁画,一幅是苏思勖墓乐舞壁画。

两幅唐墓壁画直观展示古代乐队组合特点

李西林教授介绍,唐朝是古代乐舞发展最繁荣时期,这与统治者的爱好与倡导相关,唐玄宗李隆基本人既是演奏家,又是作曲家,他是以音乐家身份入编中国音乐词典的唯一的皇帝。唐墓考古发掘出土的乐舞壁画就是一幅生动的唐人乐舞图。其中,2014年在西安市长安区韩休及其夫人墓葬中发掘出土的乐舞图,是迄今发现最为完整的大型唐代乐舞图。韩休(672-740),字良士,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唐玄宗时位居丞相。这幅画中乐舞场面壮观,胡汉乐舞交相辉映,气氛热烈,呈现出一派盛唐时期中外乐舞艺术交流的绚丽图景。

壁画整个布局为:两边是乐队,中间是舞者。

左侧是女性乐人,是典型的体态丰腴的唐人。她们使用的乐器有古筝、竖箜篌、拍板、笙、横笛等。“左侧画面最下角有个人右手持一根长竹竿,叫竹竿人。”据文献记载,这种竹竿人以往主要见于宋代,是引舞人,可能负责指挥舞队表演。在唐韩休墓以前,我们从来没见唐代有这样的引舞人。所以这幅壁画是首次出现了唐代引舞人的壁画。画面右边是男性乐人。使用的乐器有竖吹之笛、等管排箫、曲项四弦琵琶、铜钹、箜篌等。有个徒手乐人应是乐队中的歌者。

另外一面墙上的壁画是苏思勖墓乐舞壁画。李西林教授介绍,苏思勖墓乐舞壁画中间的舞者动作与记载中的胡腾舞是一样的,伴奏乐队也符合胡腾舞的乐队编制,使用乐器跟韩休墓乐舞壁画相似。

敦煌琵琶谱被称“天书”

敦煌舞谱被称“绝书”

古代乐舞文化如此丰富,古人又是如何记录变化的音乐和舞蹈的?

展陈内容中有一个古代乐谱图,看起来就像是一篇文章。

李西林教授介绍,这是一个琴谱,琴谱的作品名称叫《碣石调·幽兰》,是由南朝梁代丘明所传,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首用文字谱记录的琴曲,原件保存在日本,是用文字来记录弹琴的弦序、音位和指法的古琴谱式。一般认为,唐初以前用的是这种记谱方式,唐代琴家曹柔在文字谱基础上简化缩写,使它符号化,最后就形成了古琴的“减字谱”,一直流传到现在。这种谱式虽然能够准确记录音高、音色的变化,节奏记录得却不是很清晰,需要琴家按照一定的演奏规律进行“打谱”。

除了琴谱,展馆里还展陈有五弦琵琶谱图,上面的符号像是汉字的偏旁部首。

李西林教授介绍,这是藏于日本的五弦琵琶谱《秦王破阵乐》,是李世民时期的乐舞,文献又把它称做《七德舞》。推测这应是表演《秦王破阵乐》时,五弦琵琶使用的乐谱。这属于唐代记谱方式中的“燕乐半字指位谱”。所谓“半字谱”,就是把汉字当中的某个笔划或偏旁部首抽象出来作为记谱的符号。敦煌藏的琵琶谱也采用“半字谱”,因为一般人很难看懂,被人称为“天书”。

古代人又是如何记录舞蹈动作的?馆内还展陈有一张舞谱照片。

李西林教授介绍,这个唐代舞谱发现于敦煌石窟藏经洞,是隋唐五代时期舞蹈编排的文本记录,刘半农先生将其命名为舞谱。这幅舞谱图能清晰看到的是《双燕子》《浣溪沙》等舞蹈作品名称。这种谱式是由作品的标题和序词,以及具体动作的谱字构成的。表示舞蹈动作的谱字一共是13个字,都是动词。虽然知道它是动词,但是动词背后涵盖的舞蹈姿态及意义,现在很难揣测。“有人把舞谱称为‘绝书’”。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摄影 张杰

(温馨提示:下载一直播App,搜索华商报社,可看直播回放)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