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星普医科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布了一则更名公告,称公司决定将更名为“盈康生命”;7月初,*ST嘉陵宣布拟更名为中科电能源;鲁商置业变更为鲁商发展;永兴特钢公告称拟更名为永兴材料。
近期上市公司出现一轮“更名”潮流。同花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已有198家上市公司“改名换姓”。同时,改名次数比这个数据还多,因为不少公司改了两次,先是被ST,后变成*ST。
经济学家李大霄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类是名字改后符合未来目标,一类是因为被ST甚至*ST后被动更名。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顾问孙佳欣分析,上市公司“更名潮”,一方面是不少企业业务转型,另一方面是实际控制人变更而更名。如果确实因为主营业务改变而更名,属于正常现象。对于部分更名后业绩仍连年亏损、未实质开展业务的行为,应加强监管,投资者也应注意风险防范。 华商报记者 黄涛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